回望纽西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藝術要如何擺脫資本的束縛

藝術與商業的關係,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它涉及到藝術生存和發展的持續性,更涉及到藝術家如何能生存,如何生存得更好的問題。因此,如何擺正藝術與商業的關係,成為了讓藝術工作者感到頭疼的事。

當然,有的藝術家處理起這個問題來,顯得得心應手,並獲益頗豐,既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也助力了其藝術達到了巔峰。但現實情況是,更多的人為此終生糾結卻無法好處理兩者的關係。

按我的經驗來看,從事藝術工作的,大多數人都是從業餘走向職業化的。在其業餘階段,大多數人都有工作,生存大多是沒有問題的,只有物質生活水準高低之分。

當一個藝術工作者,考慮從業餘轉向職業化時,或當其藝術作品還未能贏得商業眼光關注前,生存往往成為其首要問題。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也成為了藝術工作者的棘手問題,對此,中外藝術工作者各出奇招。

很多年前,北京圓明園成為曾是藝術工作者的聚集地,初時並不太引人注目,但隨著其影響力的增加,藝術品逐漸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商業資本與藝術之間的矛盾,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也引發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北京的798,再到後來的宋莊,這些藝術家聚散地的變遷,其實是藝術與商業資本博弈的過程。人們從媒體的報導知道了一個一個近乎神話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那些藝術家聚集地,逐漸成為了地標。藝術家在商業上的成功,也引發了商業資本的聚集,以致地價暴漲,最後成為趕走大批未成功藝術家的關鍵因素。隨之而來的是暴漲的地價、大規模的商業開發、租金的暴漲。以致大批窮困的藝術家,不得不面對租金上漲的後果,不得不再去尋找租金更便宜的地方繼續藝術創作。

有天我與朋友去深圳梧桐山下的大望村閒逛,據說此地這幾年逐漸成為了藝術家的聚集地。因為前些年隨著深圳大芬村的名氣越來越大,引發租金上漲的問題,也讓原先那些聚集此地的藝術家,不得不另尋租金更便宜的地方聚集,於是大望村成為了首選。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單中國的藝術家要面對,紐西蘭的藝術家的情況也一樣。我剛去紐西蘭就和朋友遊覽激流島,去那裡的原因,是去參觀顧城的舊居。上島一看,風光無限,那裡成為了藝術家的聚集地,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那裡的地價飛漲,迫使藝術家不得不考慮如何將藝術品更好地商品化。

紐西蘭有許多藝術家聚集地,比如南島的但尼丁,還有距我家不到一個小時路程的Raglan小城鎮等。許多藝術家聚集在這些地方,安靜地從事自己的藝術創作,定期舉辦藝術活動,成為此地的一個標籤。

總的來說,雖然他們也不得不去處理藝術和商業的關係,但似乎顯得沒那麼急迫和焦慮,至少步調可以慢一些,藝術家們還能有閒暇和精力來潛心藝術創作。

他們有這樣的心情和耐心去創作,我想與他們有更強的生存本領有關。紐西蘭人的生存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由於人口少,人工比較昂貴,所以會自己動手做很多事,個體的動手能力都比較強,這使他們不只是靠出售藝術品來為生。另外,居民的普遍素質比較高,對待藝術抱有欣賞和寬容之心,那裡的咖啡館或餐廳,常看到藝術家的畫作掛在牆上代售,店家一般都願意讓藝術家們把作品掛牆上,既可出售,也可當作裝飾品,雙贏吧。

縱觀中外,成功的藝術家相當風光,如畢卡索、達利等,他們把藝術和商業的關係,處理的如此出色,在生前就盡情享受過成功帶給他們的榮耀;但也有很糟糕的,比如梵高等,死後作品價值才逐漸得到商業資本的垂青。雖然兩者比較是如此的懸殊,但他們有共同的一點,那就是藝術品的價值,經歷過時間的考驗,最終得到了驗證。

其實,搞藝術的,就是另類馬拉松長跑。雖然跑手各自的條件不一樣,跑步的步調和姿勢千姿百態,跑手也要處理路途上出現的各種情況,但最後的勝利者,雖然不排除有些靠運氣的成分,但更多是靠跑手的實力、毅力和注意力,來完成全部的賽程。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