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学精读:唐诗(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

【題解】

這首詩又題〈出塞〉。曾被譜成樂曲,廣為傳唱。據載:唐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詩章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詩章都唱了,而諸伶中最美麗一位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後世推這首詩為“唐人七絕之冠”。

【譯注】

黃河遠上[1]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2],

春風不度玉門關[3]。

黃河水洶湧澎湃一直到達白雲之間,

邊塞上萬山簇擁孤零零的城牆一片。

吹笛人何必埋怨此地無有楊柳可折,

玉門關外春風不到只有那沙黃草白。

注释

[1]黃河遠上:又作“黃沙直上”。

[2]楊柳:〈折楊柳〉簡稱,漢“橫吹曲”名,多述離愁別緒。

[3]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賞析】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描寫塞上風光,體現戍邊人的思想情緒,頗具特色。這是第一首。

詩篇首二句寫“黃河”與“孤城”,為佈景。謂塞上城牆就在萬山簇擁當中,而黃河則像從白雲之間流下一般。這是戍邊人的所在之地。其中着一“孤”字,既表示邊城的孤寂與渺小,又顯示出河與山的遠大與崇高。這是塞上特有的風光,亦即戍邊人活動的大背景。

次二句寫笛聲,為說情。羌笛,西羌人所做的笛子,而吹笛人則為戍邊的大唐將士。笛曲有〈折楊柳〉,這是流行於中國西北一帶的一種“橫吹曲”,一般用以表現離愁別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可知吹笛人吹奏此曲(〈折楊柳〉),大概與懷鄉怨別(“故園情”)相關。這是在邊城這一大背景下所展現的人物活動——別的不說,只說笛聲。而且,就此笛聲,進一步生發開去。謂:不須埋怨送別之時無有楊柳可折,這裏根本就是春風吹不到的荒原。二句所寫,側重社會人事,也與自然物景相關,所謂“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上文所說“孤”的具體體現。而詩人以及吹笛人的怨恨情緒也就充分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