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長信[1]秋詞五首(其三)
王昌齡
【題解】
“長信秋詞”,由樂府舊題〈怨歌行〉化出,寫的是漢成帝妃子班婕妤的故事。相傳漢成帝專寵趙飛燕姊妹,班婕妤曾作〈團扇詩〉,借秋扇之被捐棄以抒寫君恩中斷,自身被遺棄的憂怨情緒。王昌齡這首詩就此故事加以敷演,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宮怨詩。
【譯注】
奉帚[2]平明金殿開,
且將團扇[3]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
猶帶昭陽[4]日影來。
早起身灑掃完畢金殿洞開,
共團扇一樣命運一起徘徊。
如花貌竟然不及烏鴉光彩,
因為它帶着日影從昭陽來。
注释
[1]長信:漢宮名,在長安渭水以東,太后所居。班婕妤為避禍,求侍奉太后於長信宮。
[2]奉帚:供奉灑掃。班婕妤失寵後,退居長信宮,作〈自悼賦〉有“供灑掃於幃幄兮”句,此用其意。
[3]團扇:圓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團扇歌〉(一作〈怨歌行〉),以“秋扇見捐”比喻自己被遺棄。
[4]昭陽:漢宮殿名。趙飛燕女弟昭儀所居。
【賞析】
古樂府歌辭中有〈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
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
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中,
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
涼飈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
恩情中道絕。
這首詩又題〈團扇歌〉,相傳為班婕妤所作。王昌齡的〈長信秋詞五首〉即取材於此。〈長信秋詞五首〉從五個不同角度寫宮怨。這裏所錄為第三首,描寫婕妤於某一秋日早晨在長信宮中的所作所為與所思所感,從而寄託自己的某一種懷抱。
首二句寫所作所為。謂天色方曉,金殿洞開,主人公早已起身,並且灑掃完畢;此時,別無他事,只好手持團扇,且共徘徊。二句寫了人和物——主人公和團扇,此二者有着共同的遭遇,一樣的命運。二句構成了一幅冷宮秋早圖,這是由〈團扇歌〉直接生發出的圖景。
次二句寫所思所感。謂寒鴉飛過,忽然觸動主人公的心思,使其覺得人不如鴉。這是人和物的對比。因為寒鴉從昭陽殿上飛過,身上還帶有昭陽日影,無比光彩,而人則深居長信,得不到君王一顧,所以不如寒鴉幸運。其中所謂“日影”,可能為實景,也可能為虛擬之詞,古時以日喻帝王,“日影”可用以指君恩。二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是由〈團扇歌〉間接生發出的思與感。
王昌齡這首宮怨詩深刻、細緻地再現宮廷婦女的生活與心情,可看作是一種代言體,即代宮女立言的詩篇,又可看作是一種借題發揮,為自己立言的詩篇。前者用意十分明白,後者為文人的寄託,可結合時代及作者經歷等方面進一步加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