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寄生虫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贝氏等孢球虫病

贝氏等孢球虫病( isosporiasis belli)是由贝氏等孢子球虫( lsospora belli)寄生在人体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贝氏等孢球虫寄生在人十二指肠末端和近端空肠上皮细胞内,完成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后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囊呈椭圆形,大小约为(25~30)μm×(10~19)μm。前端较窄,似短瓶颈状;后端钝圆。囊壁两层,外层光滑、透明、较坚硬;内层薄膜状。未成熟卵囊含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成熟卵囊含有2个椭圆形孢子囊,大小约(9~11)μm×(7~12)μm。每个孢子囊经两次分裂,最终形成4个子孢子和一个颗粒状残留体。子孢子细长如新月状。
贝氏等孢球虫生活史包括裂殖子、子孢子、配子和卵囊4个发育阶段。裂殖子和子孢子为致病阶段,成熟卵囊为感染阶段,人摄入被卵囊污染的饮水和食物而感染。卵囊进入消化道后,在小肠内受消化液作用,逸出8个子孢子,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育为滋养体,经裂体增殖后发育为裂殖体,裂殖体破裂释放出裂殖子,侵入邻近的上皮细胞内继续进行裂体生殖。大约1周后,部分裂殖子在上皮细胞内或肠腔中发育为雌、雄配子母细胞与雌、雄配子,经交配后形成合子并分泌囊壁发育为卵囊,卵囊脱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并继续发育。
贝氏等孢球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常见中、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人群发病率为0. 1%~1. 8%。卵囊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为粪-口传播。本病也为机会感染疾病,与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其与隐孢子虫感染已成为AIDS患者腹泻的最常见原因,感染率高达3%~20%。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认为,患等孢球虫病病程超过1月为AIDS的征象。在美国的艾滋病病人中,其发病率为15%;1949年以来我国共报道39例。
二、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贝氏等孢球虫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严重者可至整个消化道,甚至淋巴结、脾和肝等器官。导致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黏膜绒毛萎缩、上皮细胞老化,影响消化功能而致腹泻;部分患者则表现为绒毛伸长,顶端变粗或局灶性纤毛低平。小肠固有层沉积较多胶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可见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慢性患者肠黏膜绒毛常变短、隐窝加深;小肠固有层除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外,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贝氏等孢球虫患者临床表现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免疫功能正常者表现为自限性腹泻。潜伏期约1周,多呈急性发作,发热,伴头痛、乏力,随后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水样腹泻,色淡、常为脂肪泻、恶臭,内有未消化的食物,一般无脓血,数日至数周后可缓解。发病后4~8天,大量卵囊开始排出,持续数天或数月。免疫功能受损者或缺陷者,尤其是AIDS患者,多呈重症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间歇性腹泻,为2~26个月,每日腹泻6~10次,平均可丧失体液2L,甚至20L,伴有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死亡。
三、辅助检查
主要是粪便检查以查卵囊,方法有如下几种。

1.新鲜粪便直接涂片

贝氏等孢子球虫卵囊透明度较高,在直接涂片中很容易漏检,可将显微镜光圈缩小直至涂片中其他原虫或细菌轮廓清晰。

2.沉淀浓集法

取新鲜大便经硫酸锌漂浮浓集后镜检可提高卵囊检出率。

3.染色法

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可清晰检出卵囊。

4.组织活检

粪检阴性者,可作十二指肠组织活检,在肠黏膜细胞内可检出发育各期的虫体,可确诊。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查到卵囊可确诊。

2.鉴别诊断

该病应注意与其他腹泻相鉴别。等孢子球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尤应与阿米巴痢疾、肠滴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等区别,该病人体感染相当少见。
五、治疗与预防
治疗可选用甲氧苄啶和磺胺异 唑,疗程1个月;对磺胺过敏者用乙胺嘧啶;复方磺胺甲 唑对治疗免疫抑制患者的慢性感染有效。
预防本病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沈玉娟 曹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