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设施选址与空间规划
(一) 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空间规划
H医院2009年发布了一个新的通知,通知上说今后院区业务空间的规划都将先由一个跨部门的小组予以合理性的评估,然后再决定空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这项新的通知让医院上下议论纷纷,有些同事很不理解地问:空间规划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空间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的重要部分,是物质资源的主体,也是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医疗需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医院都准备开始院区的改扩建或者新院区的建设工程。而空间资源的规划将是决定医院的就医流程是否合理、人力和设备资源能否高效利用的前提因素。
空间规划是指涉及地域空间合理布局和开发利用的规划,以及根据组织内部配置需求变化而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
空间规划是医院运营管理及资源配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环节。
2.医院的空间规划
医院的空间规划主要包括三类:医院新建业务用房规划;因医疗业务发展变化而开展的业务用房改建规划;因医院资源的优化而进行的业务用房调整规划。在规划时需充分考虑的因素包括:
➢ 医疗业务量的数据是否能满足空间的充分利用;
➢ 根据人力或设备资源的情况合理地配置空间面积的大小;
➢ 对医疗业务发展最适宜的动线和流程;
➢ 未来发展的趋势;
➢ 建筑的结构和周边环境;
➢ 最新的卫生要求和建筑规范等。
空间资源的规划应遵循医院的总体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服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参照行业标准及结合建筑的特点,对业务用房的需求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和评价,为领导层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
(二) 空间规划实例
2005年底,H医院开始启动了对永宁院区的建设规划。新院区的定位将是一座以护理之家为医疗特色,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断治疗为主的综合医院。可是,怎样合理的进行规划空间才能满足新院区的使用需求呢?
1.医院基础环境的规划
基础环境的规划是创造良好的基础医疗条件,满足使用和管理合理、经济等要求的有关全局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医院的空间规划时,必须全面研究医院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发展远景,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要求。
一般医院基础环境的规划,应考虑到地形、地质、卫生、安静、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永宁院区的基础规划,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方便的交通:永宁院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距离市区仅30分钟的车程,成温邛高速、光华大道、绕城高速形成了成都至永宁的多个交通网络。由于医院来往人流多,日常供应运输频繁,因而便捷的交通环境,将对病人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出入及供应物品的运输起到有利的影响。
(2) 出入口的选择:医院一般至少应有两条临街道路,一条为医院的门诊、急诊、住院、来访、探视等总出入口,另一条为后勤保障供应、尸体及垃圾出口而设置的次要出入口。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位置,永宁院区避开了与主干道相邻的方向,将主入口规划在了与二级道路相邻的土地的长边一侧(图1-8)。
图1-8 永宁院区示意图
(3) 医院要有扩建余地: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设备的更新,医院建筑为适应需要随时有扩建和改建的可能,为此医院的用地,除要保证卫生隔离和防护隔离要求,满足医院当前建设的需要外,还应为将来扩建、改建有计划地留有余地。永宁院区的总用地规模约120亩,预留了约60亩作为业务发展预留用地。
(4) 水、电源供应充足。
(5) 应避免医院对环境的污染。
2.院区规划原则的确立
由于永宁院区与总院的距离较近,可通过便捷的物流运输来解决后勤补给的问题,因此确立了新院区规划的原则:
➢ 分院区的组织架构采用以总院为主体的统一资源管理模式,不把分院作为独立的二级法人事业单位。
➢ 分院区定位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断治疗,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也作为本院区疑难病症的康复治疗区域。
➢ 后勤保障系统与本部共享,在分院区设立办事机构。共享的范围包括资材方面(药品、设备物资等)、供应消毒、浆洗、营养膳食(中央厨房)、绿化、院区物业管理等。
➢ 非常用贵重医疗服务设备及非常规检验不在分院设立而与本部共享(中央检验和中央检查),新院区只设立时效性要求高的检查检验项目。
➢ 医务、护理、质管等职能部门在分院区宜设立相对独立的工作机构,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分院病人转至本院采用院内转科的方式,即新院区与本部只用一个住院号,方便病人的结算,特别是方便社保病人的结算。
➢ 新院区的HIS系统和财管系统均与本部一致,由本部统一维护和管理。
➢ 新院区规划时也考虑到为医院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本次需求规划原则上按今后10年的业务预测和发展趋势进行编制。
➢ 新院区与本部之间开通定时交通车,方便转诊病人、物资补给、检体传送等。
3.业务量的估计
根据市区的人口统计和对医院市场占有率的调查等基础数据,并参考居民的患病率,可以对新院区的门诊和住院人次进行估算。
2周就诊量=辐射人口数×2周患病率×就诊率×我院市场占有率
=2 770 000×205.03‰×44.3%×10%=25 160人次
据此计算每日门诊量(按14天计算)约为1800人次。根据《2005年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数据,日门诊人次与病床数比为3∶1,故可规划病床总数为600张。
4.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 (1) 规划思路 1) 功能分区合理:
通过规划工作,要求做到合理调整各功能分区,包括土地使用功能。如医疗区、后勤服务区、教学区、科研区、职工生活区等。力争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互不干扰,不交叉,整个布局整齐紧凑,各部门联系方便。医疗区应布置在卫生条件最好的位置上,对外交通最方便的地段,医疗区各出入口位置要适中,并处在锅炉房、厨房等烟尘污染源的上风向,科研区、教学区也应位于医院的上风向,并必须有防护隔离和单独出入口;传染病房、污水处理站应位于医院的下风口,并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锅炉房要接近蒸汽负荷中心,距洗衣房近,变电、配电间要接近动力负荷中心,距放射科不应超过百米距离。洗衣房、营养厨房、氧气站等要距住院部较近。太平间、垃圾站、焚毁炉等设施应布置在医院的下风向的隐蔽处,并有单独的出入口和绿化分离;各功能分区之间既要有一定距离和隔离,又要相互联系方便。
2) 洁污路线清楚分明,避免和减少各种交叉感染:
通过规划工作,调整好医院内部的各种流程,即安排好患者路线、医护人员路线、供应路线和污物污染路线等,并设单独的出入口。精心组织交通路线,避免路线长而曲折,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各种交叉感染的机会。做到人流、物流路线分开;病人和职工,病人和健康人,洁物和污物交通路线分开并便于管理。
3) 建筑布局紧凑合理不松散:
要做到规范规定的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新建综合医院不超过25%~30%;改扩建综合医院不超过35%。
要利用实际用地的特点,使功能分区自然明确,门诊应面临干道,方便病人出入疏散,病房大楼应面向南面,以便使所有病房或多数病房朝南,面向绿化的花园,阳光充沛,环境幽雅,视野开阔,不受其他建筑物阻挡或干扰。此外,还可适当地组织门诊与病房这两项主题建筑的体形和外部空间组合,使医院建筑群体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不松散,主要建筑物既能独立划分,又能相互密切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地紧缩建筑间距,但在需要时,也尽可能地留出足够的绿化空间。结合平面功能,也可穿插内庭院,设置连廊,可采用借景对景的手法创造出优美的小环境。室外空间有封闭,也可有开敞,形成紧凑有效的医疗建筑群体。总体规划还应使设备尽量集中,管网尽量缩短,节约投资。
4) 院区道路交通便捷,并留有足够的公用场地:
医院选址要做到主次两条道路临街,一条为医院主要的出入口,面临道路干线,为门诊、急诊、住院、探视等出入口提供条件;另一条为次要临街道路以作为后勤供应保障出入口及尸体、垃圾等出口。
院内道路宜短直、便捷,避免长而迂回曲折,并应设有导向标志。
医院内应留有足够的公用场地。在门诊部前应有一定的绿化防护地带或距离,以减少灰尘及噪音的干扰,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清洁。附近应留有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存车处,还宜设有交通广场以组织门诊部前复杂的大量交通车辆。在缺少地上停车场时,应该设置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和地下自行车存车库。
5) 管理方便:
规划设计要为医院现代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医院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医疗是一种以人照顾人的服务事业,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处处将病人的安危与方便放在第一位,以利于医院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医院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此外还应从医院的物业管理角度,研究方便物业管理,方便成本核算,对各项能源耗用计量方便的手段,为医院建成后提供良好的服务打下基础。
(2) 功能区面积规划:
综合医院的建设用地(表1-14),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堆晒用地(用于燃煤堆放与洗涤物品的晾晒)和医疗废物与日产垃圾的存放、处置用地。
表1-14 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指标 (m 2/床)
故可计算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17×600=70 200 m 2
参照《医院建设标准》2008版,按床均建筑面积来计算总建筑面积(表1-15)。
表1-15 综合医院建筑面积指标 (m 2/床)
故可估算总建筑面积约为86×600=51 600 m 2
医院各组成部分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可参照下表1-16。
表1-16 医院各组成部分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
(3) 功能区的设计 1) 门诊部
➢ 门诊人流量为1800人次/日。
➢ 应包括门诊大厅、候诊区、诊室、挂号收费处、医护办公室、便利店等。
➢ 按每诊室每日最大看病人数为60人计算,共设置30个诊室,每个诊室都需有双出口,采用两级候诊,二级候诊区应以每个诊室约有10个患者及家属候诊的需求设置,诊室过道宽度应不小于2m。
➢ 挂号收费处宜集中设置。
2) 急诊部
➢ 应包括候诊厅、诊室、挂号收费处、观察室、医护值班室、办公室。
➢ 诊室设置2间,面积应为普通诊室的1倍,以便安装相应的设备。
➢ 观察室设床位30个。
➢ 候诊区域应能同时满足60个人等候的需求。
➢ 急诊应具有通向住院部最方便的通道。
3) 日间服务部
设置为一个护理单元,提供输液等日间服务,包括门诊手术复苏室。按15人规模设计。
4) 住院部
◎护理单元设置
➢ 住院部按护理单元进行设置,每护理单元60床,共10个;原则上以六人间、四人间为主(单人间约2床、四人间约4间、6人间约7间)。
➢ 每个护理单元应配置2个治疗室、2个值班室、1个医护办公室(可容纳30人左右)、1个库房、1个污洗室、1个配餐间、1个开水间、1个洗手间、1个病人活动室。
➢ 每层楼设立2个护理单元。
➢ 每个护理单元的护士站应能监管到所有病房;治疗室应位于距离护士站最近的地方。
➢ 病房区域和办公区域应相对分开。
➢ 康复中心和护理之家的床位都在总床位中进行调剂。
➢ 住院部应加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
◎康复中心治疗区
由于此类病人活动相对不方便,应考虑将其放于底楼空间内,并与康复病房距离较近。设计时注意无障碍通道及康复专用相关设施的设计(如浸浴设施等)。空间需求包括物理治疗部、作业治疗部、运动治疗部、文娱治疗部、语言治疗部、支具室、水疗室及其他共需约3400m 2。
5) 医技检查区:
为便于病人检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该区域应设置于门诊部和住院部之间。
◎放射检查部分
➢ 预留1台CT空间。
➢ 预留3台普通X线机和1台数字胃肠造影机空间,先期配置2台普通X线机。
➢ 预留4台B超及1台心脏超声空间,先期配置2台B超。
◎实验医学科
原则上只配置时效性要求高的常规检验或必需设备,包括:血常规检查室、生化检查室、大小便及体液常规检查室、血库。
◎病理科 设立冰冻室和脱落细胞室。
◎内镜检查 预留胃镜、结肠镜各1台空间。
◎心电图室需要设立。
◎预留骨密度检测的空间(康复中心使用)。
6) 中心药房:
院区内设置一个中心药房,提供对门诊部和住院部等的取药需求服务。药房位置应在距离门诊部和住院部都较近的地方。
7) 手术室:
按8间的规模进行设置,可放置于门诊部顶层部分,初期主要提供门诊手术,以后门诊和住院共用;同时设复苏床5床,原则上不设ICU。
8) 物资和药品周转库房:
设备物资及药品均在院区内设置二级周转库房,由总院定时配送补充;规划面积约200m 2;为便于装卸,应将其设置为平层建筑,位置可稍远离医疗区;库房车道应与院区门诊主通道分开。
9) 办公区:
设集中综合性办公区域,合署办公;总务、设备、物资、保卫值班等进行整合;面积约200m 2;设立一个50人左右的大会议室和一个20人左右的小会议室,由院区内各部门共享使用。
10) 宿舍区:
在院区内相对偏僻的地方设立宿舍楼,以4人共用一间的宿舍模式,建议按100人的规模设计。
11) 停车场:
停车场位于地面,应根据院区内不同功能区设置不同的停车场,每块场地面积不宜过大,建议按300个车位的规模设计;院区与总院之间有定时的交通车,以方便转诊病人、物资补给、检体传送等,因此需要相对宽敞的中转点。
12) 餐厅:
餐厅提供对餐物翻热加工等处理,集中设置,同时供应员工及病人。
13) 院区景观和绿化:
院区风格设计应与周边区域环境风格相协调,建议以中式园林风格设计;院区内应引入活水造景,并可分区域设计不同的主题风格;院区内应保持较低的容积率。
(三) 医院空间资源规划配置注意事项
医院空间资源的规划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参考的规范和要求数量也不少。一个好的空间资源规划方案,不仅有利于医院整体战略的发展,还能够满足具体的使用功能要求,并且遵守相关的条例条规。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注意同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这样才能做好空间资源的配置。
(罗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