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这一概念,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尔·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一文中提出。作为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术语,“宏观经济学”则是美国学者肯尼斯·博尔丁在《经济分析》(纽约,1948年)一书中首先使用的。而真正的宏观经济学是凯恩斯首创的。1936年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创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对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否定或者革命。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必须先了解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古典学派的范围与基本观点
人们对古典学派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主流经济学家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前的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到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之间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在凯恩斯看来,古典经济学是指存在于《通论》出版之前的主流经济学。古典学派不仅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而且包括“李嘉图之后继者,即那些接受李嘉图经济学而加以发扬光大的人”。例如,其老师马歇尔与师兄庇古,在凯恩斯看来,都是古典经济学家。
凯恩斯的这种观点与传统的经济学流派的划分产生了分歧,因为他把马歇尔与庇古也纳入古典学派之中。考虑到新古典学派从古典学派分离出来的大部分理论进展发生于微观经济领域,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新古典学派与古典学派的观点基本相同,因为它们都强调市场机制能自动实现与维持充分就业均衡。因此,凯恩斯将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890—1936年的经济理论与更早的经济理论归属为同一类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强大而又灵敏的自我矫正机制,面对任何冲击,具有灵活性的价格、货币工资与利率等变量会迅速做出反应,使所有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持续相等,保证宏观经济始终在充分就业轨迹上运行。如果说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因垄断、外部性等因素可能产生低效率现象,那么在宏观方面,市场机制绝对是有效的,能自动实现与维持充分就业。因此,政府应该宏观经济活动自由运行。政府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而实施的各种干预措施,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达不到预期目标,常常导致宏观经济更大的波动。
(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内容与假定
在《通论》出版之前,没有统一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结构基本产生于1936年以后,是人们为了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相比较而构筑的。这种做法,虽然显得历史性不够精确,但是,分析起来却很有用。同时,通过该模型与凯恩斯模型的对比,能更好地理解1936年以后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虽然没有一个古典经济学家持有下面将介绍的所有观点,但在前凯恩斯时期的经济文献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些思想,使我们可以将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看作一个同凯恩斯理论相比具有明显特征的思想体系。
1.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内容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主要用来说明市场经济系统是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该模型对一国的实际收入、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实际利率和价格水平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做出了一种解释。该模型主要说明以下3部分内容。
(1)就业和产出等真实变量值的决定;
(2)真实变量值决定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3)名义变量值的决定——货币数量论。
前两个部分说明真实变量值是如何决定的。第三部分解释名义变量值是如何被决定的。显然,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将经济分为相互分离的两个部门:真实部门与货币部门(两分法)。古典经济学家相信,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名义变量值,不会影响产量、就业量等真实变量的均衡值,即货币是中性的。
2.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假定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有以下假定。
(1)为两部门经济,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
(2)所有经济当事人都是理性的,他们的行为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且没有货币幻觉。
(3)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当事人拥有完全信息和稳定的预期。
(三)就业与产量的决定
假定社会仅使用劳动(N)与资本(K)两种要素从事生产,用A表示技术进步率,Y表示实际支出,则宏观生产函数为:
Y=AF(N,K) (1.1)
式(1.1)的宏观生产函数表明,实际产出的多少取决于要素投入的多少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在短期内,假定资本与技术水平固定,只有劳动可变,则短期宏观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显然,短期中的实际产出是就业量的函数。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短期实际产出曲线为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抛物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短期总产量曲线
在图1-1中的短期宏观产量曲线上,给定就业量N0,就有一特定的实际产出Y0与其相对应。因此,为了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必须先决定就业量。
就业量由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共同决定。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雇佣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名义工资率,若用VMPL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MPL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w表示工资率,P表示产品的价格,则有:
VMPL=w (1.3)
或为:
显然,厂商总是根据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实际工资相等的原则决定劳动的雇佣量。由于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只有在实际工资下降的情况下,厂商才有可能增加劳动的雇佣量。因此,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1-2所示。
图1-2 劳动需求曲线
既然单个厂商的劳动需求是真实工资的减函数,那么,将所有厂商的劳动需求函数加总得到的社会总劳动需求,也是真实工资的减函数。若用Nd表示市场劳动需求,则有: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假定闲暇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劳动具有负效用,闲暇的价格用劳动的价格来衡量。实际工资的提高,一方面,使闲暇显得更加昂贵,人们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这就是闲暇价格效应中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实际工资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使人们能买得起更多的闲暇,减少劳动供给。这就是闲暇价格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假定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这意味着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若用Ns表示市场劳动供给,则有:
从而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图1-3所示。
图1-3 劳动供给曲线
在市场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弹性的假定条件下,实际就业量一定等于均衡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如图1-4所示。
图1-4 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在图1-4中,劳动市场供求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均衡就业量与均衡实际工资率分别为N0、(w/P)0。如果实际工资水平高于均衡水平,例如在(w/P)2上,则劳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N1N2。此时,工人为了找到工作,相互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会降低实际工资,减少超额劳动供给,最终使劳动供求重新相等。若实际工资水平低于均衡水平,例如在(w/P)1上,则劳动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N1N2。此时,厂商为了雇佣到足够数量的劳动,相互之间也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会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减少超额劳动需求,最终使劳动供求重新相等。可见,完全竞争市场保证了实际就业量总是等于均衡就业量。
古典经济学家只承认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但不承认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可能性。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货币工资的弹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的均衡,所有愿意按均衡实际工资率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当然,古典经济学家也很清楚,如果工会的垄断力量或政府的最低工资法使得实际工资水平超过均衡水平,则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非自愿失业也在所难免。但这种“古典式失业”本质上属于自愿失业:在民主的国家,高工资无论是工会要求还是政府法律规定的产物,都是出自大家的共同要求。它的解决办法是非常简单的,这就是削减货币工资以降低实际工资水平,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由于实际就业量常常等于充分就业量,实际产出就常常是充分就业产出。因此,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否认总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低于充分就业产出的可能性。这个结论的依据是萨伊定律。
(四)萨伊定律
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了“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这样一个著名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萨伊定律有强弱两种版本。弱版本的萨伊定律仅仅强调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即不论产出是多少,总产出总能找到销路。但它不保证与总需求相等的总产出一定就是充分就业产出。强版本的萨伊定律认为,总产出不仅与总需求相等,而且与总需求相等的总产出一定就是充分就业产出。一般我们总是在强版本的意义上来使用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中自然成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卖”同时就是“买”,买卖结合在一起,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尤其是李嘉图与穆勒都拥护萨伊定律。他们认为,萨伊定律不仅在物物交换经济中成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因为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例如销售最终产品的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转化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
古典经济学家将利息看成是近期消费或储蓄的报酬,利率越高,人们就越愿意增加储蓄以未来消费替代现时消费。因此,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
S=S(r) (1.7)
储蓄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故资本供给与利率正相关,资本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图1-5所示。
图1-5 均衡利率的决定
在古典模型中,对资本品的支出代表着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即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投资取决于预期收益率与利率两个因素。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时,利率越低,投资的成本就越低,从而投资就越多。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
I=I(r) (1.8)
从而资本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在资本市场上,具有灵活性或弹性的利率保证了资本供求相等,即保证了储蓄与投资的相等,如图1-5所示。
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由消费与投资组成:
AD=C+I (1.9)
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或收入由消费与储蓄组成:
Y=C+S (1.10)
当投资等于储蓄,即I=S时,总需求与总供给便必然相等,即I+C=S+C⇒AD=Y。
可以看出,在古典模型中,利率具有灵活性是多么重要。正是利率的及时变动,才使得储蓄与投资相等,最终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如果某种原因使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则均衡利率随之下降,刺激投资量增加。显然,投资支出的增加能够抵消消费支出的减少,总需求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但需求总量不变,仍然等于充分就业收入。因此,具有灵活性的利率保证了实际收入始终是充分就业收入。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萨伊并不否认个别产品的供给可能过多,超过市场需求。但萨伊认为,某种产品之所以过剩,是因为其他产品供给不足。而且,某种产品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的状况也是暂时的,市场机制会迅速平衡供求,使所有市场都出清。
总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依靠萨伊定律以及价格、工资与利率的灵活性,得出了市场机制能实现与维持充分就业的结论。他们承认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不平衡,但不承认总供求的不平衡或总需求的持久不足与非自愿失业。
上面的讨论,说明了就业量、产量与实际利率等真实变量值的决定,没有分析一般价格水平和其他名义变量值的决定。下面用货币数量论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五)传统货币数量论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
传统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它的基本论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如果其他因素(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等)不变,则商品的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正相关,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负相关。
传统货币数量论由来已久。其完整的体系由英国学者大卫·休谟在1752年建立(《论货币》)。但我们现在提及的传统货币数量论却直接来源于英国的马歇尔、庇古和美国的欧文·费雪的相关文献。
美国学者欧文·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老的货币数量论做了系统深入的论述。他提出了如下的交易方程式。
MV=PT (1.11)
其中,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T代表一定时期某一社会的交易量;M为货币供应量;V是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叫货币周转率,等于名义交易量与货币存量的比率,即
在其他因素既定条件下,交易量与实际国民收入常常是正相关的。故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可以用实际国民收入y来替代交易量T,从而有等式:
MV=Py (1.13)
费雪认为,实际国民收入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在长期稳定增长,在短期固定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支付习惯与支付制度等因素,也可以假定固定不变。由于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与实际国民收入不变,价格就唯一地取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数量正相关。即
【例题1-1】 设实际国民收入y=1000,V=4。当货币供给量从500单位增加到1 000单位时,一般价格水平将如何变化?
解:根据费雪交易方程,在货币供给量为500单位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为:
费雪交易方程中的V代表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表示单位货币每年参与交易的次数。这里的V=4,意味着单位货币每年流通4次,即每单位货币每年能完成4单位名义国民收入的交易。则500单位的货币供给量,一年内能完成2 000单位的名义国民收入的交易。由于实际国民收入只有1 000,名义国民收入是实际国民收入的2倍,故一般价格水平为2,即GDP折算指数为200%。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到1 000,则1 000单位的货币供给量,一年内能完成4 000单位的名义国民收入的交易。由于实际国民收入只有1 000,名义国民收入是实际国民收入的4倍,则价格将上升到4,即GDP折算指数为400%。
总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表明,在实际国民收入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数量的变动仅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同比率的变动,对实际国民收入没有任何影响,即货币是中性的。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17年出版的《货币的价值》一书中明确区分了货币需求(Md)与货币供给(M)。他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于日常交易的需要,与交易量正相关。若用k表示货币需求量即人们愿意在手头上持有的名义货币余额(Md)与交易量或名义国民收入(Py)的比率,则有:
从而得到剑桥方程式:
Md=kPy (1.16)
k取决于收入与支出的时间间隔、支付习惯与支付制度等因素。庇古承认k在短期可以发生变动,但是在传统的表述中,k被假定不变;y为充分就业收入,在短期固定不变,长期稳定增长。
剑桥方程式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货币需求是从商品购买者的角度下定义的:消费者为了满足能够随时购买商品的需要,自愿牺牲利息收入而将货币保存在身边。为了解释货币供给量如何决定价格水平,必须引入货币供给。假设货币供给(M)由货币当局决定,并令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则有:
显然,由于k与y被假定固定不变,则P唯一地由M决定。P与M正相关。
在剑桥方程中,货币供给增加引起价格水平上升的机制为: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居民户与厂商发现自己持有的货币余额多于自己意愿持有的水平,多余的货币余额就被用来增加对商品与服务的购买。由于商品与服务的供给受制于预先已决定了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故商品市场上的超额需求必将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升。
【例题1-2】 设实际国民收入y=1000,人们愿意在手头上持有的名义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的比率。当货币供给量从500增加到1 000时,一般价格水平将如何变化?
解:根据剑桥方程,货币供给量为500单位时的价格
剑桥方程中的k代表人们愿意持有的名义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Py)的比率。意味着人们愿意持有的名义货币量与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为1:4。按此比例,现有500单位的名义货币存量,则名义国民收入为2 000。由于实际国民收入为1 000,名义国民收入是实际国民收入的2倍,故一般价格水平为2,即GDP折算指数为200%。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到1 000。人们发现手头上实际持有的名义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为1:2,超过了意愿的水平。为了将手头上持有的名义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维持在意愿的水平上,人们会额外花费货币,增加对商品与服务的购买。由于实际产出不变,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上升到4,并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重新相等。即
也可以这样理解:货币供给增加到1 000以后,由于人们愿意持有的名义货币量与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为1:4,则名义国民收入应增加到4 000。由于实际收入仍然是1 000,则名义国民收入是实际国民收入的4倍,故一般价格水平为4,即GDP折算指数为400%。
(六)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构造如下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就业、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决定过程如图1-6所示。
图1-6 就业、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
在图1-6中,由于就业量始终是充分就业量,从而总产出量也始终是充分就业产量,故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表示实际产出与价格水平无关。若货币周转率V给定不变,货币供给量既定,则总需求(MV=Py)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为一条正双曲线:当价格上升1倍时,人们能够购买的商品与服务的数量即实际总需求必然减少二分之一,但名义总需求不变。货币供给量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设初始的价格为P0,名义工资为w0,实际就业量为充分就业量Nf,总需求曲线为AD0,货币供给为M0。
现在货币当局为了增加就业而货币供给增加到M1,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到AD1。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0上,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而引起价格上升到P1,实际工资下降,产生超额劳动需求。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名义工资上升到w1,实际工资恢复到原先的均衡水平,从而就业量与产量不变。但价格与名义工资上升。可见,货币扩张的结果是价格水平、名义工资与名义利率上升,但所有的实际变量值都不变。
(七)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结论
(1)在劳动市场竞争、货币工资弹性条件下,实际就业量一定是均衡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从而实际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失业不是自然的,就是自愿的,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非自愿失业。只有在工会要求高工资,或者政府实施最低工资法,阻碍劳动市场竞争,使实际工资超过劳动边际产量的条件下,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减少这种非自愿失业的有效措施是排除一切不利于劳动市场竞争的因素,通过降低货币工资以降低实际工资,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
(2)储蓄在利率机制的作用下,必然转化为投资,增加资本存量,加速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勤俭节约,不仅有利于个人,而且也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
(3)由于富人的消费倾向总是低于穷人的消费倾向,从而富人的储蓄倾向总是高于穷人的储蓄倾向,故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难以避免,而且会促进经济增长。
(4)货币数量(总需求)的变动仅仅影响价格水平和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值(就业与产量)没有任何影响,货币是中性的。
(5)市场机制(灵活变动的价格/工资与利率机制)能够保证社会充分利用资源,不会出现普遍性的生产过剩情况。市场机制虽然会产生微观意义上的失灵现象,但决不会产生宏观意义上的低效率。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往往引起或加剧经济波动,给社会带来危害。
二、凯恩斯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29年爆发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不仅给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也使得传统经济理论难以自圆其说。尽管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庇古(Pigou)仍然宣称持久、普遍的失业不可能出现,认为当时的失业是自愿失业,而不是非自愿失业。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却很难忽视当时庞大的失业大军。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这种大规模且持久的资源闲置现象。为了解释经济剧烈波动的原因,提出避免或者减轻经济波动的措施,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说。
与传统的或古典经济学理论相比较,凯恩斯经济学在理论基础、经济政策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1)在理论基础方面,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认为不是供给创造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根源于私人经济活动的有效需求不足,在黏性的货币工资作用下,往往导致非自愿失业,使实际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因此,低于充分就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而充分就业则是例外。
(2)在经济政策方面,鉴于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干预经济,增加总需求,以消除非自愿失业,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相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增加有效需求、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
(3)在分析方法上,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总量分析,研究总就业量、一般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而传统经济理论则主要采用个量分析,因为他们认为总量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上,无需研究;其次,否定“货币中性”,认为货币数量对实际经济变量值可以有一定影响;最后,采用非均衡分析法,强调从非均衡走向均衡过程中的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
凯恩斯发起的宏观经济学革命,当时席卷了整个经济学界,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和政府对商业周期与经济政策的看法。
三、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的争论与综合——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自从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来,经济学家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市场经济体系是否具有强大的内在矫正机制,以保证宏观经济沿着充分就业轨迹稳定增长?
(2)政府是否需要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活动?
在围绕上述两个问题的争论中,先后产生了新古典综合派或正统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等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所有信仰古典学说的经济学家(货币主义者、供给学派学者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等),都认为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强大的内在矫正机制,所有市场能够持续出清,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因此,他们常常怀疑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稳定商业周期的必要性。他们认为,旨在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会导致通货膨胀升级,而且会延缓长期经济增长。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担心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给投资和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长期的不利影响。例如,他们认为,政府赤字会挤出私人投资,增加花费在高速公路或环境上的公共支出,会使资源从工厂、机器等方面的生产领域转移到公共部门。
而新旧凯恩斯主义者都认为,宏观经济容易出现波动,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常常交替出现。政府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在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措施抑制总需求;而在经济衰退时,应采取扩张性措施刺激总需求。
总之,凯恩斯主义者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争论的核心是经济体系是否具有强大的自我矫正机制,即能否通过灵活的价格和工资来维持充分就业水平。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一般强调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的均衡增长,主张放弃稳定商业周期的政策。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主张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商业周期,以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或正统凯恩斯主义,在1948年初次综合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将宏观经济学其他主要流派的合理成分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始终保持自己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在宏观经济学各种主要流派的激烈争论与新古典综合的与时俱进过程中,现代宏观经济学日趋成熟与完善。
经济学家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6.5—1946.4.21.)188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的剑桥市,父亲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的早期学生。
凯恩斯从小就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1902年,凯恩斯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数学,1905年毕业,获数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为参加文官考试跟随马歇尔学习经济学。马歇尔让庇古教授指导凯恩斯学习经济学。在文官考试中,凯恩斯获得第二的好成绩,但经济学部分的分数最低。1906年,凯恩斯被派到英国政府的印度事务部工作。1908年辞去职务,应马歇尔的邀请,到剑桥大学讲授经济学原理与货币理论,任该校皇家学院研究员。在马歇尔的推荐下,1911年,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季刊、著名的《经济学杂志》主编,一直到1944年。
1919年,凯恩斯代表英国财政部参加巴黎和会。6月7日,凯恩斯辞职。12月,发表的《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一文使他一举成名。凯恩斯曾依靠一位银行家的贷款从事高风险的国际金融投机,积累了200多万美元的财产。1925年,他与俄罗斯芭蕾舞舞蹈家利迪娅·洛普科娃结婚。1929—1933年,凯恩斯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1年,凯恩斯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4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建设开发银行两个国际组织的董事。1946年4月21日,凯恩斯猝死于心脏病。凯恩斯的著作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1936年发表的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标志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