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问题

对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的研究可以是多方面的,本研究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如下。

(1)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系统优劣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什么?

(2)已有国家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系统有几种主要模式?

(3)不同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模式是如何受制于特定国家的社会环境及其他约束条件的?

(4)上述研究如何应用于中国?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模式?

为研究上述问题,需要对工业化国家专业规制领域中以下4个核心术语的译法做简要说明。

accreditation在本研究中译为“鉴定”,该术语翻译的详细解释请参见2.1.4节。

certification在本研究中译为“认证”,该术语翻译的详细解释请参见2.1.4节。

licensure在本研究中译为“执照”(执照工程师),licensed译为“许可”(许可工程师),执照工程师等于许可工程师。在本研究中,获得执业资格的工程师简称为执照工程师或许可工程师。只有在建筑工程领域例外,依据国务院第184号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本研究依据惯例仍简称获得执业资格的建筑师为注册建筑师。该术语翻译的详细解释请参见2.1.4节和7.1.1节。为避免概念混淆,在本研究中,“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不简称为“注册工程师制度”,而是直接用其全称。

registration在本研究中译为“注册”,registered也译为“注册”(注册工程师),该术语翻译的详细解释请参见2.1.4节。

1.2.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两个。

(1)分析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已有的工程师形成质量规制的主要模式,研究已有模式的形成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找出这些模式优劣的判断依据。

(2)在中国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对定性选择合适的工程师质量规制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建议模型,以保证中国工程师的质量,保护公众利益,加速经济的发展。

1.2.3 研究意义

(1)高质量的工程毕业生和工程师群体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以把中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的高等工程毕业生和工程技术员的总数居世界首位,如果能把他们培养为被世界认可的高质量工程科技人力资源,促进他们的国内外流动,不但能解决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增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能缓解全球性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要发挥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提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最受世界欢迎的途径。

(2)优质的工程师群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工程过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科学与技术的桥梁,技术与创新的桥梁。工程是一种过程,在其中科学被转化为技术,同时工程也是一种关键性的活动,工程过程与市场一起把技术转化为成功的创新。工程使创新得以实现。

工程是国家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工程师是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我国已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只有拥有数量可观的为世界认可的高质量的工程师群体,才有可能建成世界认可的创新型国家。

(3)推行工程师执照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只对下属的国有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单位准入资格管理,但对工程师的个人技术水平和执业资格缺乏审定。这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是可行的,因为工程师归单位所有。在市场经济中,实行工程师执照制度有利于促进工程师的自由流动,把工程质量管理的单位资格管理和个人执照资格管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杜绝工程质量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4)实行执照工程师制度有利于推进中国工程师制度改革,提高工程师社会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人员流动和职业资质的国际互认成为迫切的要求。从国内情况看,工程技术人员的单位所有制已经打破,工程技术人员的自由流动和职业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大量涉及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财产与安全的职业更呼唤法制化的管理,而实施执照工程师制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普遍的做法,借鉴和学习这些先进经验对解决我国工程技术队伍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积极的意义。

包括从业资格(认证)和执业资格(执照)在内的工程师制度的推行,将最终提高我国工程师的质量,从而增加中国工程师群体的收入,并提升中国工程师在国内外的社会地位。

(5)实施工程师质量规制是对外开放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工程毕业生和工程师的国际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引入通行的鉴定来保证工程教育的质量和采用执照或认证来鉴别工程师的质量并给予相应的工程实践授权是我国工程行业和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获得国际认可,平等参与和开拓世界工程经济市场的需要。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曾因工程师资格不被承认而丧失了许多承揽国际工程的机会。只有全面实施工程师质量规制才能根本性地扭转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