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结构变迁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呈现较大的两次飞跃,表现为农村-工业(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城市的一个发展主动力推动过程。20世纪80年代农业部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农业和乡镇工业发展为主,因为中国的农村不仅有农业,也包括了大量的乡镇企业;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时,工业部门的崛起也不是单纯城市工业发展,有大量工业仍在乡镇,但开始向城市(开发区)集中了;2003年后城市化成为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经济增长呈现加速态势,经济增长超过了两位数。城镇化主要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移民,同时扩展了城镇,这一扩展将工业部门基本集中到了城市体系化过程中,农村只存在小型工业了。

上述结构变迁与改革开放相关。中国成功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在有些地方实行自主改革实践的基础上,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允许农民自愿实行家庭承包制,在此基础上,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了,体制外的探索改革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的大幕在中国正式拉开。我们可以将迄今为止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主要改革举措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2)第二阶段:以城市为重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4年10月—1992年党的十四大),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改革的关键是价格体系的改革;(3)第三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2001年党的十六大),1994年宏观五项整体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7-1999年进行基本制度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全面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4)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方面积极推进改革和建设,如取消农业税、大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开展节能减排等,很多重大工作仍在推进中;(5)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与改革的阶段性相一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也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向第一产业倾斜。这个时期,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第一产业达到14.5%,超过第二产业的10%和第三产业的12.7%的速度。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变动具有补偿性和暂时性,从1985年开始,第一产业的比重就逐步下降。在这个时期,纺织轻工等消费品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满足了市场需要,但重工业处于调整之中,因此,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多。

第二阶段(1985-1992年),是中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时,就业压力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社会资源的配置逐步转向第三产业。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17%,第一产业为14.5%。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3400万人,而第二产业只增加2500万人。到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量上也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阶段(1993-2001年),是中国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使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个时期,重工业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经济增长明显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带动了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另一特点是从1992年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试点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承接国际分工转移中中国获取了工业化的大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转移,中国比较优势的战略开始显现,在外贸方面中国一改过去的逆差转为连年顺差,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开放也促进了市场化的进程,宏观管理体制实现了综合配套改革,中国经济结构从内需发展转向了外向型经济,“九五”期间净出口带动了经济18.87个百分点,直接推动了经济的第二次大发展。

第四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中国开始了城市化、工业化双引擎带动的新局面,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城市人口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比重,2012年城市化率为52.57%,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这十年的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双引擎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从工业化进程转入了城市化进程,从以产品生产配置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全面转向以人为配置中心的现代经济结构。

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均收入突破8000美元,传统增长模式式微,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以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2014年达到3.5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持平,而从2015年起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超越第二产业,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同时,从城镇化进程看,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城镇人口比重由2012年的52.57%上升至2016年的57.35%,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较第四阶段增长速度下降。未来随着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和各地对外来人口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城镇化将会由数量快速扩张转向质量和服务同步提升阶段。

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中国经济社会已从典型的农业国(1978年农村人口占82.1%)不断进入以城市为主的现代社会国家,国家城镇化和人口市民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