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事实:知识及其敌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证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大用得到“证据”这个词,但证据对我们的日常知识和对科学知识同样重要。购物的时候,我想着再买点啤酒。你说不用买,因为冰箱里还有很多。我问“你怎么知道”,你说,你出门前刚看过冰箱。你为自己的话提供了充分的理据,让我看到了证据。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你,而你刚看过冰箱,有充分的理据,因此我确信冰箱里还有很多啤酒,决定这次就不买了。简言之,我们倾向于相信有充分理据的事。

这个例子体现了日常生活中知识的两个重要来源,也是两种获取证据的方式,即通过感官(我们看到、听到、摸到的)直接获取和通过他人(他们告诉我们的事)间接获取。两种方式对我们的生活都很重要。

可以想想你今天都做了什么。你先是醒来,然后大概是吃了早餐。接着,你可能乘公交车去上班,跟其他人聊聊天,做做工作,下班后买菜回家做饭。这些事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却需要非常多的日常知识才能做成。首先,你得知道你在哪,怎么才能在走动的时候不伤到自己。这就需要通过感官来接收可靠的信息,一般来说我们会去看、去听、去触摸(当然,不靠那么多种感官也有办法生活)。我知道大门在哪里,会打开门,出门上班。关于门的位置,我的信念的证据来自我接受的视觉刺激(还有我对从前视觉刺激的记忆)。我能避开公交车,是因为我知道它正从我右手边开过来。这方面的证据来自我接受的听觉刺激。我知道车票在我的口袋里,因为我摸到了。这方面的证据来自我的触觉。上班后,我发现11点要开会,因为这是我同事说的。开会前,我读了一份报告,获得了可以在会上讲并帮助我们做决策的新知识。这方面的证据来自专家。回家路上,我知道要去哪里买菜,因为我记得商店在哪里,而这个知识是以过往经验为基础的。

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很少去想证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尽管我们并不会去有系统地测试日常信念(比如关于我家大门在哪里的信念),但我们依赖从自己的感官和他人那里得来的证据,就像研究者形成理论的时候依赖证据一样。一切正常的时候,没有理由去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我们所信的。但如果事态发展和我们预想的不符,我们很快就会想出一些假说并去测试它们。我回家时发现开不了大门的锁了,第一个念头可能是:我是不是拿错钥匙串了?我检查钥匙,还是平常那个钥匙圈,平常那个有点傻的钥匙链。我又想会不会是走错了公寓楼层,但我看到邻居家门口的牌子还是“斯文松”,没错。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只不过用在了小事上:我获得了与我的信念(我的钥匙能打开我家大门)不符的证据,于是为此想出了不同的假说,然后“测试”它们。在这个意义上,日常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知识是认知劳动分工的产物,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做出了贡献。”

当然,我们的感官明显是知识的重要来源。而我们往往忽视的是,他人对我们拥有的知识而言极为重要。一方面,我们一直在从朋友熟人那里接受信息:他们在哪里,他们感觉如何,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打算干什么,等等。我们通常相信他们所说的(也通常有理由相信),也就是说他们的所言向我们提供了证据。如果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刚才在城里的广场上看到一大群人在示威,那么我就有理由相信广场上有大型示威,即使我没有亲眼见到。而另一方面,关于世界,我们知道的大部分事情都不是来自我们或朋友的经验,而是从不同类型的专家那里学来的。想想你的地理知识吧:大洲、大洋、山脉、城市、河流。一个人游历再广,也不可能去过、丈量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几乎都是从书本、报纸、电视、广播,还有种种网络资源那里得来的。如果你没有这些资源可用,那么你的地理知识就只能是一些关于你去过的地方的松散信念。

我们的知识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知识是认知劳动分工的产物,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做出了贡献。这种人类独有的现象显然与另一种人类独有的现象有关,那就是语言。得益于语言,知识有办法得到保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代代流传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依赖口述传统,而这限制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在几千年前书面语言被发明出来之后(后来又发展出了印刷术),知识的广泛传播就有了基础。于是,我们不必每代人都从头开始,而是可以像艾萨克·牛顿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真理。然而,知识所涉及的不仅有研究得来的那种专门知识,还有构成人类社会的复杂专业技能网络——牵涉到汽车修理师、面包师、花匠、运动员、音乐家、医生、律师、政治家等等。人类文明的发展受益于人们从事专门职业,在社会中扮演特定的角色,而这也导向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