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如何准确划分权责利
典型问题:企业运营需要营销、策划、技术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在跨部门协作时,各部门都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每项工作推进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沟通成本,经常需要领导出面统筹。有的部门觉得自己权力小、责任大,无法推进工作;
有的部门觉得自己获得的利益少,却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认为不公平。
类似问题:企业在设置岗位定位的时候,权责利不对等;责任人制度在企业中很难落实,因为当工作任务无法完成时,责任人需要承担全部的责任,相关人员却不需要承担责任,可是当工作任务完成时,责任人通常并不享受工作成果带来的全部收益,相关人员却可以分享收益。
2.2.1 权责利分配不清
企业在平时工作中喜欢强调: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人,不落实到人的任务是落不了地的;如果一件事有一个人以上的负责人,等于没有人负责。这两句话都没错,所以很多企业就在这两句话的影响下,简单实施所谓的责任人制度。
如果一件事前后只需要一个人来完成,这么做当然没问题。可企业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涉及协作,需要多个部门或岗位共同参与完成。这时,只让一个人负全责,而不让其他的参与人负担责任,这肯定是不行的。
所谓的工作责任人只是企业简单地把很多岗位该负的责任给了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其他的关联岗位或部门可能对工作的完成情况感受不到直接的关联性,就可能出现消极配合的情况。
组织中的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权限、责任和利益。当这3项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候,是一个岗位比较完整的时候。如果这个岗位的权限和利益太小,但是责任太大,没有人会愿意做这个岗位的工作。这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一定会频繁离职,而且HR很难招聘到新的人才。
如果一个岗位的权限和利益很大,但是责任却很小,那对组织来说就是一种浪费。这时,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想做这个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也会非常稳定。
实际上,放眼全社会所有岗位,除了那些本身有任期的岗位之外,当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人长期比较稳定时,通常代表着这个岗位的“权限+利益”大于“责任”;当在一个岗位工作的人长期比较不稳定时,通常代表着这个岗位的“责任”大于“权限+利益”。
为什么简单的责任人制度和权责利不对等会出现问题呢?
如果从人性角度解释,可能会是:人都有惰性,都趋向于追求最小的能量损耗,都希望别人把事情给办了,自己坐享其成。所以在工作中推责任现象非常常见。不过,这种人性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任何企业、任何需要人与人协作完成的工作都会遇到人性的问题。那些管理到位的企业,难道是因为员工比较高尚吗?其实并不是。
那些管理到位的企业,更多是依靠管理手段,避免了人性的负面展示。那些管理不到位的企业,更多是因为管理能力比较差,不知道怎么拆解任务,不知道怎么分配任务,不知道怎么做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工作。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很好地分配岗位的权限、责任、利益。
2.2.2 权责利分配矩阵
要发现岗位的权责利问题,可以采用岗位权责利问题查找表,如表2-1所示。
表2-1 岗位权责利问题查找表
企业在发现岗位存在的权责利问题后,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讨;运用岗位权责利问题查找表,厘清岗位当前的权限、责任、利益,以及权责利对比之后发现的问题;根据当前的权责利问题,经过讨论后,重新划分岗位的权责利。
关于岗位的权责利划分,可以采用权责利分配矩阵,如表2-2所示。
表2-2 权责利分配矩阵
权责利分配矩阵的纵向,是具体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这些工作任务或目标最终会指向部门或企业更大的目标。权责利分配矩阵的横向,是相关部门、相关岗位或相关责任人。对每一个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可以有对应的权责利划分。
权责利分配矩阵是根据待达成的目的来划分权责利的。这样划分出来的权责利,最终指向具体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在这个矩阵中,不同的部门、岗位或相关责任人在不同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中的角色,可以有负责、参与、审批、知悉等划分,可以按照任务目标确定利益分配的具体比例。
2.2.3 定量划分权责利
在应用权责利分配矩阵时,可以参照如下步骤。
1.划分工作项目需要完成的任务,写入权责利分配矩阵的纵向。
2.划分任务占项目贡献的百分比。
3.确定参与各项任务的人员,写入权责利分配矩阵的横向。
4.对不同的任务或目标,划分出负责、参与、审批、知悉等角色,以及责任程度百分比。
5.划分不同的任务或目标中,不同参与人的权限。
6.根据责任程度百分比,划分收益分配百分比。
权责利分配矩阵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表2-3所示。
表2-3 权责利分配矩阵的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权责利分配矩阵的划分,对于一个具体的任务或目标,主要负责人负责从整体上推进这个任务或目标的工作。但如果这个任务或目标失败,并不是主要负责人负全责,因为任务中还有参与的人,他们也有责任;如果任务或目标成功,也不是主要负责人获得全部收益,而是根据项目人员的参与程度分配收益。
每个岗位的参与程度、负责程度和收益分配都是匹配的。如果某个任务或目标成功,某个岗位获得的收益是10%,那么该岗位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就是10%,负责程度也是10%。无论该任务或目标成与败,该岗位都有10%的责任。
在完成任务或目标的过程中,负责审批的人一般对这个任务或目标负主要责任,因为过程中的一些审批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任务或目标的完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