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创业单位理论
这是一个“过剩”的时代。产能过剩、产品过剩、信息过剩、选择过剩,同质化的东西多如牛毛,到处都是红海,到处杀得血流成河;创业者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带枪的打工者”,成为别人产业链上的打工者。定价权在别人手上,你的价值几何,你的价格高低,都是别人说了算。你得营造自己的价值链,不怕小,只怕不能形成闭环,只怕不能自我循环。
最小创业单位理论,也叫最小经营单位理论。时代不同,最小的创业单位或经营单位的含义也应不同(见图4)。这是创业或经营、投资之前应有的基本认知。
图4 最小创业单位理论比较模型
俞敏洪说过,“创业其实比生孩子容易,一个人就可以了,都不需要两个人”。这话没毛病,但如果你照其执行的话,很大程度上就会失败。因为时代已经变了,环境也已经变了。在俞敏洪创业的时代,那真是一个“问君何能尔,有胆你就行”的时代。那个时代,物质匮乏,只要你能生产出来,都不需要做广告,就可以卖得很好,你只需要把机器开足马力生产即可;那个时代,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生产力”;那个时代,你只需要把国外或者沿海生产的商品倒腾到内地就可以发大财,所以那个时代最有钱的人是“倒爷”。
改革开放早期的“倒爷”们,他们的最小创业单位起初都是他们自己。但过了最初阶段,通常就会发展成为一家人或者一伙人,这一点,无论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无业游民,还是大学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通常都是“老婆孩子一起干,亲戚朋友都叫来”。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义乌模式,也就是前店后厂模式。我们知道,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国曾经涌现出一批比义乌小商品市场规模与名气更大的著名市场,比如武汉的汉正街,但唯独义乌小商品市场存活了下来,并且越来越具备竞争力。审视其缘由,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而是集生产与销售于一身,前边卖得快了,就加紧生产;前边卖得慢了,就抽人手去搞销售。
但现在这种模式还行吗?
不行了。
一家一户可能依然可行,但再想出现一个义乌小商品市场无论如何也不能了。因为已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几乎每一个行业的产能都是过剩的,供过于求,那么你在此时创立一个企业,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些没有太大竞争力的企业,只会增加产能,对社会来说毫无意义,对自己来说则是劳心、劳力又伤财。
就当前的经济环境而言,最小创业单位已经由当初的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进化为一条价值链。如果找不到这条价值链,那你尽早放弃创业,也不要去投资。否则,就很有可能沦为“带枪的打工者”。名义上是个老板,实际上只是一个产业链上的打工者,处境甚至比那些真正的打工者更差。因为,把全部身家都押在上面,哪有打工者轻松自由?
义乌是个特例,它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存活得越来越好;往大里看,整个江浙当初也是特例。我有一批江浙的朋友,很早以前,他们就开着宝马,住豪宅大院,对于他们也没有太多形容词可用,就是“过得特别爽”。现在这些人基本全“折”进去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角债”。如果像以往那样,有货即有市,他的机器继续运转,就可以继续赢利。现在不行了,机器继续运转,货继续出,但定价权在别人手上,最后实在撑不住,全垮了。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钱和设备变成了别人的资金与资源,连同自己一起打包,成为别人的枪弹与炮灰,也即沦为“带枪的打工者”。前几年时不时就出来抢一下头条的“浙商集体跑路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在于此。
所以,当前新经济常态下,创业也好,投资也罢,至少要形成一条价值链,或者投资一条价值链,乃至产业链。不怕小,只要它是完整的。也别怕大,只要你创投的是这条价值链或产业链中的关键与核心。先前,人们喜欢把中小企业家称为企业主,现在,企业家也好,企业主也罢,都应该向着“链主”的目标努力。
举个例子:
扬州有一家小企业,做着祖传下来的很不起眼的事业——修脚,到这一辈发扬光大了,由传统的作坊主蜕变成了“链主”。开店自不必说,这位企业家还开了一家学校,专门传授修脚的手艺,同时他家的修脚刀被公认非常好,他把它做成了一个产业。最后,这位企业家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产业链:要么你找我修脚,要么你找我学艺,要么你买我的修脚刀,要么你找我的徒弟修脚、学艺或者买修脚刀,反正我的门店遍布全国各地。在合理公道的前提下,整个行业的定价就是我说了算。产业不是很大,但是活得极其潇洒。当然,这也是他一步步探索乃至摸爬滚打出来的,我们显然不能再这么去尝试、去碰撞。还是那句话:在创业与投资之前,就要想到至少要做一个小链主,而不能当“带枪的打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