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风俗
1. 元日朝会
汉代以来,每逢元旦,朝廷都要举行元会,群臣百官以及外国使节都会来朝祝贺。“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的意思就是正月初一,四方诸侯来朝廷祝贺新年。唐、宋因袭此风尚。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中“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是从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视角记载元朔之日万方在庭的场景。盛唐、中唐之际的诗人卢纶等人,则是从朝拜者的角度记载百官朝贺的盛况:“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杨巨源《元日观朝》:“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许浑:“千官共削奸臣计,万国初衔圣主恩。”(《正元》)这些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百官于元旦早朝庆贺新年的场景:从万戟森森的御前警卫中趋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阶品位依次行礼称贺,然后,在鼓乐歌舞中举行酒会。宋代同样如此,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旦大朝会,……诸国使人入贺殿庭。列法驾仪仗,……各执方物入献。”
2. 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是古代新年习俗。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所谓“山臊恶鬼”,据《神异经》说:“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烞有声,而山臊惊惮。”也就是说,燃放鞭炮的原始目的在于惊吓山臊。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新年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3. 饮屠苏酒
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按旧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初学记》引《四民月令》云:“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小者起先。”《时镜新书》晋董勋解释说:“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古代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还有一种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4. 桃符和春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画有神荼、郁垒二神,悬门之左右,用以驱鬼压邪,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桃符的来历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辟邪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其后改书于纸,演变成为后来的春联。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宋代以后,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写照。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名联佳对。
5. 贴年画
贴年画是后起的年俗。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催生了年画的快速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受其影响更为盛行。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题材更为丰富。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幅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
6. 倒贴“福”字
新春到,福气到。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是指“福气”、“福运”。元日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倒”与“到”谐音,寓意“福气已到”。
7. 拜年
拜年是元日习俗。正月初一,小辈要依次向长辈拜贺新年,这在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邻里朋友新年见面也要相互拜贺。宋代戴昺《次韵屏翁新元聚拜》诗“履端来聚拜,和气洽昌辰。繁衍如今日,栽培岂一人。诗书延润泽,忠厚续长春。相祝无多语,年新德又新”,写了朋友聚拜的场景。清代孔尚任《甲午元旦》诗云“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写出了互拜新年的欢乐气氛。
到了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用名帖相互投贺。宋人周辉《清波杂志》称:“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种名帖发展到后来就成了贺年片。当时的这种名帖一般是用梅花笺纸裁成的约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的卡片。朋友之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互相赠送,甚至不太熟悉的人也送一张,以广交游。明代,投寄名帖(贺年片)之风更甚,文徵明《拜年》诗“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这种风气,也隐含了对世道人情的讽刺。
8. 压岁钱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由此可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这是清代开始的年俗。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孔尚任《甲午元旦》诗说:“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这里说的“买春钱”也就是压岁钱。
9. 吃年糕
制作米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重阳节时就有吃糕的习俗。
据说年糕最早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的习俗。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借以祈岁稔。”吃年糕,由“年年(黏黏)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