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养护婚姻这块“土地”
(一)加速婚姻“沙漠化”
常听到一句话:“相爱容易,相处难。”相爱就像在相处的过程中播种。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我参与了心理协会的公益心理服务,其中有一个问题被高频率地提道:“忽然之间,相爱的两个人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朝夕相处,感觉非常压抑和尴尬,怎么办?”可见,保持相爱初时的相处状态是有难度的。原本想象中和相爱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美好场景,实际上渐渐成了一地鸡毛。
很多家庭的婚姻生活告诉我们,婚姻生活并不如想象得简单、容易。在我咨询过的一个案例中,一个已经是6岁孩子的妈妈,当初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二婚的丈夫结婚,结婚后却发现,生活对她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丈夫的前妻一个电话打来告知儿子病了,丈夫就急匆匆地赶过去;改天前妻又说孩子在学校闹事了,丈夫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对于这种情况,现任妻子的心里很不舒服,但还不好发作。时间一久,她对丈夫满腔的爱只剩了一半,心里十分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
在另一个案例中,婚后互相不理解、一方对另一方的不尊重,也会导致婚姻寸步难行。N女士大学毕业后,坚持为爱情回到先生的老家。两人在老家创办了一家企业,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在女儿10岁那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N女士和先生有了一个儿子,看起来她的事业和家庭都很圆满,但她不开心。先生虽然做事认真努力、能吃苦,但是在任何事上都会对她泼冷水,非常不理解、不尊重她。比如,她说:“我想报个舞蹈班学跳舞。”先生就会说:“你四肢不协调,还学跳舞?”两人总是没聊几句就吵架。先生说N女士的脾气令他琢磨不透,N女士说先生看不起她。时间一久,N女士变得越来越不想开口,夫妻俩也日渐生疏。爱依然在,情却淡了三分。
养护好婚姻这块土地,既要深沉地爱着这块土地,还要有养护这块土地的技能,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土地存在的问题并懂得改良它。以下处事模式是导致婚姻“沙漠化”的催化剂,已有者当警觉改之:
1.夹枪带棒型。说话含沙射影,话里话外都充满情绪、评判、影射。
2.祥林嫂型。一年难得笑几回,遇人就委屈地诉苦。
3.大喇叭型。家里发生一点事,亲戚、朋友、同事全知道。
4.“三无”型。无品行、无处事能力、无情商。
5.学者型。凡事都较真,要有逻辑、符合标准。
6.“甩手掌柜”型。不做家务,不管孩子,不管父母。
7.“宝宝”型。结婚了,在心理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从心理上断乳,在行为上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
8.惩罚型。在相处中,总是以言语、暴力或冷战惩罚对方。
9.结果导向型。只关注自己想要的结果,不在乎过程。
(二)疗愈创伤,经营婚姻
当下有很多人出现“有福不敢享”的真实心理困境,他们从贫苦的原生家庭走来,过幸福、富裕的生活会让他们产生内疚感和负罪感。在“家庭系统排列”中被称为“共同受苦”心理。这种心理容易使婚姻这块土地走向贫瘠,渐渐失去它原有的色彩。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研究家庭问题超过50年,他发现发生在人身上的种种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孤僻、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犯罪、吸毒、酗酒、自杀、病态赌博等犯罪自残行为,亲子关系不和、伴侣关系紧张、青少年问题行为等家庭关系问题,背后都有一个重要原因:“遗传”了家族的上一代或前几代的“问题模式”、遭遇或命运,并在现在的生活中表现了出来,用共同负罪、共同受苦的方式表达对家庭的忠诚。这些都是爱的表现,但同时也是“盲目的爱”,或者称“隐藏的忠诚”,令我们不断地复制家族的问题模式,被过去“纠缠”,令我们无法把握当下,快乐、自由地生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风雨和苦难的民族。从1840年遭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踏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的建国初期到现在的国泰民安、富庶强盛,我们的祖祖辈辈经历了太多苦,承受了太多痛,生存恐惧弥漫在几代人的心里。虽然这些苦难已经过去,但这种恐惧的阴影在如今的幸福时代却一直存在,我们纠缠其中却不自知,所以生发“盲目的爱”和“隐藏的忠诚”。
在“盲目的爱”中,我们不敢欢畅地笑,因为父母曾为生活痛哭流涕;我们不敢享受婚姻的亲密,因为父母在婚姻里受苦;我们不敢穿好衣服,因为父母曾经缺衣少穿……“父母吃了酸葡萄,孩子的牙也被酸到了”,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在“盲目的爱”中,我们重复着父母的婚姻模式:争吵打架、冷漠、强势控制、离异、忍受、家暴、酗酒、赌博等。明明是幸福的婚姻,明明是相爱的人,却会莫名其妙生出事端,最终和父母一样,心才踏实。但真相却教会我们,习惯了黑暗,必须适应光明;习惯了父母不幸福的婚姻,我们也要有勇气去适应美好的婚姻。
几乎毫无例外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卑感。当我们被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母亲和我们似乎没有任何解释就被分离了;原来住的好好的“家”,温暖、熟悉和安全,忽然不由自主地被挤压,只好没命地跟着往前冲;好不容易能松一口气了,忽然全身冷风吹过,只觉冰冷的“咔嚓”一声,跟母亲的连接也断了,还莫名其妙地挨打,只能“哇”的一声哭出来。我们的内心也许充满了惶恐:“发生了什么?母亲不要我了吗?”
因此,人内心的恐惧与生俱来,害怕被抛弃,害怕自己不够好。断脐是每个生命经历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如果父母在接下来的养育过程中,能不断地触摸、拥抱、安抚孩子,孩子分离焦虑的能量会渐渐释放,转至平和。如果父母觉得新生儿什么也不懂,甚至“科学喂养”,每4小时喂奶一次,孩子缺少父母的关注与关心,会对母亲产生矛盾的心理——既充满对爱的渴望又担心母亲不要自己。孩子会察言观色,用一些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和喜欢,如果依然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孩子会陷入更深的自卑之中——“我不够好,我不配得到他们的爱!”
孩子成年后进入婚姻,若内在的创伤没有被疗愈,同样会产生既渴望被爱又不敢拥有美好婚姻的心理,会害怕被抛弃。有的人干脆自己先“作”,直到被对方抛弃,才觉得终于踏实了。“盲目的爱”“自卑的爱”会使婚姻这块土地失去原有的养分,我们能做的,就是彼此疗愈自身的创伤,共同改良这片土地,使其恢复原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