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的勇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容易想太多的人怎样获得快乐

01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怀疑倾向,总是担忧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或是担忧自己的某些表现是不是“不正常”。

然而,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或自我担忧反而可能成了真正的问题,因为它会令一个人变得十分敏感。

而当一个人变得敏感了,他就很容易让自己原本正常的身心状态变得“失调”。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容易想太多,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假如你正处在恋爱中,另一半如果回复信息晚了或者没有回,你会不会很快就焦躁不安,并自顾自地幻想对方是不是有事瞒着自己,或是喜欢上了别人?并且,在这种设想中体会到一种“被抛弃”的恐惧?

当然,这个评判标准中的关键在于——很快。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伴侣的回应,多数人都会感到焦虑;但是内心敏感的人一旦得不到伴侣的回应,很快就会陷入胡思乱想之中。

而这种在恋爱中得不到回应时的表现,只是“想太多”人群的主要表现之一。

“想太多”的本质,是一个人总不自觉地将自己过去成长中经历过的负面事件的体验重复且非理性地带入当前的生活情境中。

“重复”,指的是不管现实中的事件多少次证明了自己的担忧是无意义的,但他们还是会一次次地在相似的情境中产生焦虑和担忧。

“非理性”,指的是一旦他遇到和过去的负性生活事件类似的情境时,便会丧失理性的判断能力,产生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的推测和夸大性的担忧。

比如,伴侣可能只是在忙工作,他却无由来地认定对方是在和别的异性聊天;对方出门办事,却担忧对方会遇到各种天灾人祸。

许多容易“想太多”的人,习惯于将自己的这种习惯归结为“缺乏安全感”。

但如果细究起来,就会发现这种归因是毫无意义的。

当然,也有很多的书籍和文章给出了“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但是,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缺乏安全感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没见过谁能够对这个问题给出“足够落地的答案”。

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总是缺乏一种“实在感”,或总是在“爱自己”以及“自我接纳”这种“概念性词汇”中不断地绕来绕去。

所以,你会觉得他们说得都对,但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02

我们来看两个概念:认知的“内向化”和“外向化”。

这个内向和外向指的不是人的性格,而是指我们思考的方向。

“内向化”指的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倾向于向个体的内在、心理、人格等方向找原因;“外向化”指的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倾向于在外在的、客观的、现实的层面找原因。

最好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当然是我们将“内在”和“外在”这两个方面统筹兼顾,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但问题在于,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已经过度的“内向化”,许多人只会进行“内向化”的思考。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曾有一个人来找我做咨询,他说他对于现在的工作有许多恐惧,害怕领导,害怕和同事的关系处不好,对于工作也总是拖延、不想去做……他觉得格外痛苦,同时也充满了焦虑。他问我怎样才能不焦虑呢?

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个人之所以在工作中存在这么多恐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所以工作做得不好,因此衍生出担心被老板开除、担心被同事嘲笑等问题。

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我接触过的很多案例都与之很相似——当事人常常会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困扰,并因此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心理或情绪出了什么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

这个例子还反映出,当事人的思维已经完全“内向化”了,他在看待自身问题的时候,完全集中在了自己的心理层面,严重忽略了“现实”和“外在”这回事。

这类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多,而且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呢?最根本的原因有二:

一是随着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变化,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更倾向于“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

二是心理学知识的影响。

心理学这门学科研究的是人们的心理世界。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心理学的细分领域也越加精细化,这本身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许多人却忽略了一个这样的前提——当心理学家们专注地探究某个领域时,会尽可能地将其他领域的问题或影响排除在外。

这就会涉及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有一种“单一理论万能论”的倾向,说白了就是用一种理论强行解释一切现实场景。比如,学经济的习惯用经济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学哲学的习惯用哲学解释问题……

但是,我们要明白,用某一种理论解释现实时,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考虑到所使用的理论的适用范围——只有确定这个问题处于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我们才可以使用这个理论来进行分析。

然而,这个基本前提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比如,我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要如何协调不同咨询理论和流派之间的差异?”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没有意识到理论适用范围的例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需要协调,也协调不了。

因为,不同的理论本来就是为了应对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和不同类型的咨询诉求。所以,不同理论假设之间要么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要么问题根本就不在同一逻辑层面上。

我们要做的是,针对不同的类型使用不同类型的理论。例如,对于有早年创伤的人使用精神动力学,对有认知偏差的人使用认知疗法,对于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使用辩证行为疗法……

打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如果你是个水果贩子,有人想来你这儿买苹果,有人想买菠萝,还有人想来你这儿买大炮。

你要做的当然是给想要苹果的人苹果,给想要菠萝的人菠萝,把想要买大炮的人直接扭送至派出所。

“心理咨询”实际上是一个很宽泛的统称,正如医院有内科、外科、眼科、牙科、耳鼻喉科,试问,你要如何协调牙科和骨科的理论差异呢?

回归到我们的主题,我想表达的核心是——心理学也有其适用范围。

你喜欢探究自身的心理、人格、情绪等,当然没问题。但问题在于,你不能只用一套理论就试图解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此外,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需要专业门槛的,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门槛”,因此,“民科心理学”大行其道,再加上“巴纳姆效应”的影响,人们特别热衷于对照各种心理测试和文章进行自我心理测试,然后惊叹道:“对!对!对!我就是这样的!”

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需求,各类心理学相关媒体便会广泛地发那些能够迎合大众心理的理论和文章。

这一切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剧很多人“内向化”的思维模式。

在这里,我想再强调一遍,我不是说关注和学习心理学不好,也不是说这种“内向化”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

我想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只会内向化,而不考虑外在因素的话,会出现“想太多”的问题。

03

这种完全“内向化”的思维方式,恰恰是由于“过度自我关注”造成的。

所谓“过度自我关注”,就是一个人过度地关注自身,过度地关注自己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成为什么。这种关注持续的时间长了,个体会被自身的种种欲望所裹挟,然后变得格外敏感。

这种敏感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幅度过大,一点儿小事就会引起当事人强烈的情绪波动,比如过度的悲伤、恐惧、愤怒、焦虑等等。而为了平复这些情绪,他也只能通过“想太多”的方式来试图找到解决方法。但光想不做压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用“杂乱无章地思考”来应对负面情绪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令其混乱加剧。

还有一个导致人容易“想太多”的原因——虽然这个原因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有的——就是太闲了。

没错,人如果太清闲了,往往也容易胡思乱想。

这里的“闲”,不只是说一个人无所事事,还包括固化的、重复性的生活。

如果你的生活是不断重复的,那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你无须为现在的生活分散太多的精力。

人的大脑会自发地进行思考,如果你的生活没有新鲜的刺激源,那么你的大脑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负面想法和情绪占据。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在“解决问题”方面是优先于“享受幸福”的。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热衷于过度关注问题,而不是更关注自我感受的满足了。

“想太多”这种“毛病”,到底该怎么应对呢?

我的建议是,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过于重复化,也不要让自己过于清闲。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已经陷入常规化的生活能够多一些新鲜的元素和刺激。

然后,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归因的“多元化”,不要片面地考虑自身“内在”的问题,而应先从“外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解决问题。

譬如前面所举的那个对自己的工作存有诸多恐惧的案例,他要做的就是先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通常情况下,外在的现实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心理问题就会随之消失。如果没有消失,你的心理状态还是很糟糕,这个时候就再从“内在”的角度开始思考。

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停止“无意义”的思考。如果你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对未来的过度担忧中,或对某些小事无休止的纠结中,要主动地强制停止这些思考,转而去关注些别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理解“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的内涵。

这个概念我们不从佛学的角度理解,而仅从现实的角度来理解——我们总是试图控制很多东西,事实上,有些东西是我们根本无法控制的。

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身,都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而“造作”的心态会给现实的事物加上很多期望和控制,这种总是想控制和影响外界的心态会令我们的心境跌宕起伏,对现实事物的具体发展毫无助益。

说得直白些——对于能改变的事物尽力去改变,改变不了就直接放弃;现在达成不了的就慢慢来,不要给自己加那么多“内心戏”,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换句话说,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你的设想以及你的情绪波动往往并没有太多直接联系。如果你想达成某种目标,它只取决于你付诸了怎样的行动;而不在于你想了多少,产生了多少混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