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渔区端午风俗

海岛渔村过端午,除吃鸡蛋、包粽子、挂艾蒿、挂桃枝等风俗与内陆相同外,还有一些特殊风俗,独具渔家风情。

孩童系长命绿线

渔区有小孩的人家,孩子早晨尚没起床,妈妈就给孩子脖子上系上一缕绿线束,系时还要念叨几句:

五月里,五端阳,长命缕儿系脖上。

宝宝系上长命缕,无灾无病长得胖。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故事。传说一个船老大五十岁得子,爱如掌上明珠,不愁吃不愁穿却骨瘦如柴。全家人心痛这根独苗,却又毫无办法。后来有一次,船老大在海边救起一位病老头,带回家像爹一样侍候了九个月。到了这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老头从耳朵里取出一粒丹药,又从头上拔下一绺绿色的头发,对这家人说:“你们待我如长辈,侍候九个月不嫌弃,今天我就让孩子康复。”他把丹药让病孩服下,又将那绺绿发系在孩童脖子上,边系边念:“五月里,五端阳,长命缕儿系脖上。病童系上长命缕,无灾无病长得胖。”不大工夫,孩子跑进厕所屙出一大堆白色的虫子,大的有筷子粗,一尺长。家人见状明白了是虫子害得孩子瘦弱,正待感谢老人,却见老人驾一条柳叶小船,背上背着个药篓子,一边向岸边招手一边说:“我是上方药王,到民间走走,打个盹住了九个时辰,谢您关照。”说完便向深海漂去。药王显灵的事很快在海岛传开,渔家人五月初五都给孩子系长命缕,找不到绿头发就用绿线替代,并把歌谣中的“病童”改成“宝宝”,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五月端午猫脖子系绿线

端午节早晨,凡养猫的渔家都要往猫脖子上系绿线。据说这样可以避免猫往家里叼长虫。

早些年海岛上有“两多”,一是耗子多,一是蛇多。为了治耗子,海岛家家户户都养猫。猫多了,把耗子逼得钻了洞不敢出来,数量也极大地减少。于是猫便开始吃长虫。海岛沟沟岔岔多,长虫到处都是,猫抓到长虫便叼回家,玩够了再吃。有时叼回的长虫在玩的过程中钻进了家中柜箱的缝隙中,猫只得再到野外捉长虫往回叼。有时夜里长虫便爬出来找食吃,甚至爬到姑娘、媳妇的被窝里。为此,猫没少挨打,可总也记不住,照样往家里叼长虫。

农民画《渔家姑娘》(于同乐)

后来两个聪明的姑娘想出个法子,她们用绿线搓成一根像长虫一样的绳子,系在猫的脖子上,猫拖着绿绳子一进屋,主人就打。喂猫的时候主人就喂它鱼和肉并把绿绳子解下来,日久天长猫就不往家叼长虫了。五月份正是长虫多的季节,于是邻居们便学姑娘的做法,在猫脖子上系绿线,时间长了便成了传统流传至今。

登山下海采药

五月端午时,海岛渔村家家户户有上山和下海采药的习俗。

早年间海岛缺医少药,都是靠土偏方和草药医治病患。传说有位刘姓渔家老奶奶会扎干针、拔罐子和用草药偏方给乡亲们治病。每年五月五日,刘奶奶上午带着镢头到山上采桔梗、柴胡、防风、灵芝、曼陀罗、益母草、威灵仙等草药,下午则到海边捡拾鲍鱼壳、乌鱼盖、海星、海胆、海藻等物。回家后就用这些药材配制成中药,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刘奶奶活到一百零八岁,临终时她把药方和药材采集的方法、时间详细地传授给乡邻,特别嘱咐五月五日采的药疗效好、药劲足。从此以后,五月五日上山和下海采药成为不变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