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节日,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起源

“端”即“初”和“发端”之意。据《太平御览·风土记》记载,农历五月初五是仲夏之初(发端),故称“端五节”。到了唐玄宗时,李隆基的生辰恰在五月初五,左台御史中丞宋璟为讨好皇帝,就明文规定讳“五”改“午”,之后“端五”节便称“端午”节了。记载端午较早的文献是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其同代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都记载了粽子及龙舟竞渡习俗的始源是纪念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大夫,他站在楚国人民的立场上,看到楚国屡遭秦国的侵略,人民饱受苦难,多次向楚怀王进谏,要求对内彰明法度,举贤任能,对外富国强兵,联齐抗秦。怀王不仅拒谏,还将屈原流放边地。结果怀王被张仪骗到秦国,客死他乡,楚国割地献城,国力大衰。楚顷襄王继位后,屈原返回朝廷,爱国热情不减,仍上书顷襄王“近忠远佞,选将练兵”,可是顷襄王宠信奸臣,反将屈原削职流放。秦国见时机成熟,于公元前278年出兵攻占楚国郢都,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屈原眼见救国无望,在极度悲愤和绝望中于同年的五月初五投长沙附近的汨罗江以身报国。据传说,屈原投江后,沿江居民向江中投放用楝树叶包裹的米团,以免屈原遗体遭鱼鳖抢食,同时竞相划动渔舟抢救屈原。有渔翁向江中倾倒雄黄酒,将江中恶鱼龙药晕后拖上岸剥皮抽筋,并将龙筋缠绕在孩童手臂上,意为以毒制毒。后来便演绎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和系五彩线的习俗。

端午节《假冒钟馗图》

端午的“午”还与我国古代天干地支计数工具相关。因“午时”(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之间)古人称为“阳辰”,又因“五”“午”异字同音,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初五,两五重叠,又称“重五节”。端午的起源,除因纪念屈原之外,其始源还有多种说法。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认为,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操练水军划龙舟、吃黏米食品而起;还有的认为是纪念春秋时楚人伍子胥投钱塘江的事迹;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更有的认为端午时节五毒(蛇、蝎、蜈蚣、蟾蜍、蜥蜴)出没伤人,是为恶日,故以插艾蒿、喝雄黄酒、挂僻邪饰物驱避之。不管端午节源出多少种,纪念屈原当是主流文化内涵。当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必然融入其他一些文化元素,除屈原的爱国情愫为主流外,端午节还融合了卫生、体育、民间工艺、风物传说等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除恶、真善、和谐的是非取向。

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礼仪志》中即有“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的记载;《风俗通》中也有“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瘟病”的相关记述。说明早在汉代,端午之俗已很盛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

端午节饮食

吃粽子是端午饮食的主要特征。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十分普遍,秦汉魏晋更为盛行。至唐代,粽子已成为民间四季常食的美味食品。唐明皇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宋陆游赞艾香粽子诗云:“盘中共鲜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足见古人对粽子的喜爱。大连因为不是粳米产区,在粮食统购统销时代,粳米十分金贵,端午节包粽子多用大黄米。粽子角放大红枣,一方面可防止漏米,另一方面吃起来香甜可口,故枣粽子最受青睐且最为普遍。在困难时期,有的人家包粽子没有红枣,就用花生米或红豆替代,也别有风味。改革开放以前,粽叶少有销售,有湿地的地区,居民都是到苇塘里自采芦苇叶包粽子。新采的苇叶需下锅蒸煮后方能用,其味道清香,只是叶片较窄,需四五片排叠在一起才能包一个粽子。山区的居民没有苇叶,就采摘橡树叶替代。橡树随处可见,且叶片宽大,一个叶片即可包一个粽子,橡树叶粽子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至今大连北部地区仍有村民包橡树叶粽子,为其他地区所无。捆绑粽子用的是马莲叶子,其韧性强,在农村随处可取。包粽子、烀粽子技术含量都很高。粽子有三个角和四个角之分,当今一些老年妇女掌握这门技艺,年轻一代女性多数不会包粽子。烀粽子的关键是掌握“放水”火候,即粽子下锅后要添足水,用重物(一般用平板石块)将粽子压实,在烀的过程中,要根据火候,分几次减少压粽子的重物,称为“放水”,这样才能将粽子烀透,如不“放水”,烀出的粽子必定有硬芯儿。

端午节吃煮鸡蛋已是几千年的传统,也与纪念屈原有关。因为蛋清蛋黄泾渭分明,虽为一体却互不融混,寓意屈原清清白白、光明磊落的品格和神韵。旧时农村犹重五月初一的鸡蛋,俗信初一的鸡蛋不仅强身健体还能僻邪驱毒,故这一天产的鸡蛋都要做上记号,端午节时留给家中最幼小的孩子吃,以期盼孩子健康成长。端午节这天,学校里十分热闹,课间时,学生们纷纷把鸡蛋拿出来进行“顶蛋”游戏。顶蛋时用小头顶,胜者视为团团圆圆,败者视为破除病毒,故不管胜负均为吉祥。端午节除吃鸡蛋外,还吃鸭蛋、鹅蛋,实际上在困难年代,这也是改善生活的一种方式。

古时端午包粽子

现代城市居民包粽子

端午节居民家挂艾蒿与马猴等门饰

挂龙凤尾的小女孩

挂艾蒿、系五彩线与避五毒

黑豆人

端午节门户挂艾蒿和桃枝之俗大连城乡自古至今十分普遍。艾蒿一般在五月初一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时带露采集,俗信此刻艾蒿的气味达到峰值,更具驱虫效力。在古代农业经济时代,民以食为天,然而古代粮食匮乏延续了两千余年,故妇女儿童承担了采撷植物根叶补充食物来源的社会职责,经常遭受毒虫的袭咬而致病甚至丧命,所以防止毒虫叮咬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民间俗信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故此月多灾多难,要避五毒(蛇、蝎、蜈蚣、蟾蜍、蜥蜴)的侵害,否则孩子易夭折。有的地方妇女带小孩到河边把身上佩戴的僻邪物如布人、布狗丢入水中,意思是让小布人代替受灾,俗称狗“咬灾星”。端午节门户上挂艾蒿之俗正是古代人民生活状态的写照,相沿成习,流传至今,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艾蒿上饰以艾虎、桃枝、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传说可与五毒相克,有僻邪、驱毒,逃脱灾厄之意。端午节孩童系五彩线和佩带香囊又是一道风景线。此俗全国十分普遍,大连地区独特之处是,在五月初一这天,父母先给小孩手腕上系一根红线,到端午节再系五彩线。一般是端午节清晨孩子尚未起床,母亲就在孩子的手腕、脚踝、脚拇指或腰、脖子系上五彩线,将香囊饰以小扫帚挂在脖子上,俗信这样就可预防毒虫的叮咬,僻邪、祛病。至今系五彩线之俗已完全成为一种民俗活动,此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留给我们的只是对古代先民生活场景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