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清明节

每到大地返青、杨柳飘絮的时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来临了。清明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公历则在四月的3日、4日或5日(每年不固定)。清明节与中国其他传统节日最大的区别是作为节日的“寒食节”与节气的“清明”两节合一。由于节日的本身传承着中华人文理念的核心内涵,所以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咏清明诗,生动地描绘清明时节唐都长安郊外的情景,像一幅图画,将清明定格在历史的时空中,留下无尽的回味。

寒食节

清明节作为民间民俗节日的含意,源于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据古文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而,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指的是冬至到寒食节相隔105天。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是纪念春秋时期名士介子推的节日。相传晋国公子(君位继承人)重耳为逃国难而流亡他乡,在贫饥将死之时,跟随他逃难的谋士介子推将自己腿上的肉生生割下一块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救了重耳一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介子推鼓励重耳振作起来重整山河,恢复君位。后来,重耳在介子推等谋臣帮助下返回晋国夺回政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晋文公重耳当了国君后,遍封流亡时跟随他的功臣,唯独落下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得知介子推危难之中“割股救命”的真相时,深感愧疚,派人前去请介子推上朝领封,而此时,蔑视权贵的介子推早已背着老母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生活。晋文公派军士在山下呼喊介子推不应,便命军士放火烧山逼他下山。未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熄后,才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都被大火烧死在一棵焦树之下,这一天正是清明的前一天。晋文公懊悔不已,追恨之余,下令每年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全国城乡各地都严禁烟火,吃“寒食”(冷食),寒食节由此诞生。寒食节在不同朝代规定不一,一般是禁火三天,最多时禁火一个月。人们之所以纪念介子推,一是崇尚他危难救主的大仁大义,二是感念他“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一颗清静平常之心。在乱世的春秋时代,常人对高官厚禄趋之若鹜,而介子推不居功自傲,淡泊名利,累世少见,故几千年来受到后世的垂青和景仰。由于寒食节与清明是前后相连的两天,故至秦汉以后,寒食节与清明逐渐融为一体,统称“清明节”,成为春节过后又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清明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运用晷测量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到了秦汉时代,又确立了二十四节气。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就有清明。这就是说,先有寒食节,后有清明节,秦汉以后两节合一,以时令节气与纪念节日的双重内涵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耕非常发达的国家,二十四节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劳动人民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在国计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可划分为四类。一类是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二类是象征气温变化的,有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三类是反映降水量的,有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四类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有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而清明则是农事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气。据史载,宋太宗赵光义每年岁末都给文武百官各送一本历书,其中不仅有农历月日,还有时令节气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常识和规则。因是皇帝所送,故称之“皇历”。

古代民俗文献《岁时百问》中对清明这个节气做了诠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万物复苏,花红草绿,正是春耕的大好季节。唐代诗人李绅《古风》诗前二句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便印证了春天播种与秋后收成的因果关系。大连地区农谚云:“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同时,清明时节植树造林也开始了。总之,清明是农民一年中的农忙之节,希望之节,憧憬之节。清明节民间有吃煮鸡蛋和炒鸡蛋菜的习俗,取蛋清明净之意,其实是农忙之前改善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清明节民间还有踏青和放风筝的习俗。大连地区地处北方,清明时节有些年份气温仍较低,有“清明断雪不断霜”的农谚,但就全国而言,清明时节正是春播最繁忙的季节。

清明扫墓祭祖

在古代,清明节的规模和声势均非今日可比。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清明节时,“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武林旧事卷第一·祭扫》中记载清明上坟情景云:“都城人家,皆插柳满薝,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馃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而人家上冢者,多用枣姜鼓。”足见当时节日之盛。由于清明节源于祭祀介子推,在社会的演进中,游乐的内容淡化,逐渐演化成全民性祭祀故去的先辈和亲人的节日。所谓扫墓,就是清扫整理祖先墓地,使坟墓周边清洁明净,让祖先九泉下的灵魂有一个洁净的环境,寄托后人对先辈的哀思和怀念。祭祀先辈既是对血缘生命传承的感念,更是对先辈们披荆斩棘开荒拓土,为后世创造生存空间的追思和认可,是一种孝道的体现。有道是“百行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涵。孝道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对长辈生时的抚养;二是对父母亲人死时有尊严埋葬;三是对故去父祖按礼法进行祭祀。通过祭祀,缅怀先辈的美德,不忘先辈的贡献,继承先辈的意志,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不忘先辈,才能不忘故土,才能世代不忘自己的血脉,永远保持爱国主义情愫。从这一点来说,清明祭祖具有强烈的社会进步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在清明节期间不仅有家庭、家族的祭祖活动,还会举办祭奠革命先烈的社会性活动。这一天,机关单位、工厂、学校,都要组织职工和学生到烈士陵园祭祀那些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们,从而让他们的革命精神世代相传。

清明扫墓祭祖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情。祭祖时要衣着整洁,语言得体,否则被视为对先祖的大不敬。旧时扫墓要摆供品,供品主要由馒头、菜肴、米饭、酒品组成。馒头分两组,每组五个,下三上二摆放,其中上面两个一反一正。有的居民还习惯在馒头顶部点上单数黑星点。菜肴一般有鱼、肉、蛋、炸丸子等,必须取单数,多是三种菜或五种菜。供祭的米饭,要在饭碗上插一双筷子,如故去的是一位老人,则放一碗饭、插一双筷子;如是二老均故,则放两副碗筷。酒或饮料先是与菜肴馒头一起供在墓前,撤桌时,将酒水洒在坟头四周,再分别将碗碟中的菜肴用筷子夹出一块投进冥纸中,同时将两组馒头中最上边的一个投入冥纸中。

在摆供祭祀的同时,要在先人墓前行跪拜礼。跪拜的顺序,首先按辈分的大小排,高先拜、低后拜;同辈分中,按长幼排,长先拜、幼后拜。如儿子女婿同祭,则儿先拜、婿后拜。跪拜时先作揖,再三叩首至地面,这也是祭祖的最高礼节。清明祭祖扫墓与元宵节上坟不同的是,清明扫墓,家庭女眷也参加,特别是出嫁的女儿,清明节时都要到故去的父母墓祭祀一番,带去父母生前喜爱吃的食品摆在墓前,以寄托哀思,缅怀父母的养育和教诲之恩。但在跪拜时,不分辈分长幼,须待家族成员中的男性拜跪之后,女性成员再依辈分和长幼行跪拜,一般只一叩首即可。民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清明扫墓时除植树外,还要在先人墓门旁或坟冢旁栽植几棵大葱,寓意郁郁葱葱、后代兴旺发达。

由于清明节最原始的来源是纪念介子推的,因此这一天上坟是不烧纸焚香的,这种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继承下来。其实,除清明外的其他祭祀活动也不应烧纸焚香,以免引发山火。要提倡文明祭祀,依法行事。在这些方面,市政府和消防部门有明文规定。寄托对先辈和亲人的哀思,不一定非得上坟烧纸不可。对父母和长辈尽孝,主要应表现在老人生前的膳食供给和精神抚慰上,死后的厚葬重祭是无法弥补生前的薄养慢待的。那些在老人生前不亲不孝、不养不顾,而在老人故去后试图通过狂热祭祀来弥补心灵歉疚的做法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娱乐活动与清明饮食

在大连民间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清明时节大地回暖,阳气上升,利于风筝放飞。旧时农村放风筝多是少儿的娱乐活动。风筝用竹篾扎成骨架,彩纸裱糊,棉线绳放飞,制作粗糙简陋。“文化大革命”期间,放风筝被视为旁门左道,城乡风筝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渐次兴起,放飞风筝重新回到群众的生活中来。风筝制作精美,用材轻巧并采用高强度的尼龙线做扯线。城乡文体部门多次举办放飞风筝比赛,使此项活动日趋火爆。放风筝,益于身心健康,风筝的制作还包含美学原理和物理知识。关于风筝的作用,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如春秋时公输班首创以风筝进行战争侦察活动;楚汉之争时,韩信让人坐在风筝上,乘风飞上楚营上空,唱凄婉的楚歌以涣散楚兵军心。这些生动的传说给放风筝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放风筝

清明踏青也是城乡居民喜爱的一种活动,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了,大地解冻,冰雪消融,草绿花红,到郊外沐浴春风观赏美景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踏青至现代称“春游”,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晋书》记载: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外出踏青,颇为盛行。古代诗人曾留下许多咏清明踏青诗句,如“踏青归来马蹄香”等句都别有情趣。宋代诗人张光在《玉楼春》中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吴唯信有诗句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上述诗句是古代清明踏青的真实写照。

大连城乡清明节有特点的饮食是撒糕和蒸鸡蛋菜。撒糕是用黏高粱米面和大黄米面,加微量水,和成颗粒状,再一层一层撒在蒸锅里蒸熟即可。撒糕味香有咬劲,十分可口。蒸鸡蛋菜多是选用盐渍的大白菜切碎后与鸡蛋搅和并加肉丁、碎粉丝、调料,放在锅里蒸煮,其味道鲜美,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