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我心理调适技巧100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防疫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调整

62.怎样做好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

面对亲人的死亡,任何人都不会做好充分准备地接纳,对于急性起病或是进展较快的疾病所造成的亲人突然离世,家属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对于出现较重应激反应症状的家属,建议交给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士去做。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死亡的患者家属可能会经历震惊与否认、讨价还价、麻木、抑郁、接受和释怀等心理阶段。患者死亡后 1~3 天,家属可能会出现否认、讨价还价,如“这不是真的”“可不可以不要吓我,要是能让您好起来,要我怎样都行”“要是我不让您……就好了”。此时我们需要陪伴、倾听家属的情绪发泄。

患者去世后 3~7 天,家属可能会进入麻木、抑郁期,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行为减少。此时我们要理解、共情,陪伴死亡患者的家属。要向家属这样表达自己的关切:“我理解您的心情,但生活还得继续啊。”

7 天后要随访、回访患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落实医保措施、补助等问题,帮助家属面对、解决这些事情。

63.近期工作忙,别人告诉我的事转身就忘了,这是毛病吗?

当前疫情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心理压力源,对人产生心理影响是必然的,您表现出的“忘事儿”,应该和您这段时间过于劳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产生的焦虑情绪有关。这种情绪的出现是一种心理问题,但不是大问题,是可以改善的。建议您采用复述、回想等方式强化对具体的、重要的事件的印象,也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做事“慢半拍”,减缓做事节奏有助于您的思考。当然,在这个时候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及时记录重要事情,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4.最近发现自己工作起来思路特别快,出错也多,好多决定做出后就发现有问题,这是什么问题?

疫情当前,会使一些人出现心理“亢奋”,这种亢奋可能会使人产生局限性思维,这是筒状思维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人做事莽撞、轻率,只关注事件一个点或一小片,难以全面考虑问题,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建议您强化自我思维和决策模板,建立策划与决策的路线图,强化策划、决策的依据性、程序性,把规范、调研、专家论证等因素纳入策划与决策机制当中。

65.近期工作忙,满脑子都是疫情方面的事,也不觉得累,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也不困,长期下去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这是过度兴奋的表现,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适度兴奋是好事,可以提高效率,减少疲劳感。但过度兴奋或长时间兴奋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会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甚至可能导致精力“衰竭”。所以,要适度控制兴奋,方法是要主动强化抑制,放慢节奏,特别要强调的是需要主动或强迫自己休息。

66.最近工作时老爱发脾气,感觉性格都变了,是问题吗?

攻击是人的本能,心理压力会使人产生情绪变化,疫情压力导致的焦虑强化了人的攻击性。焦虑情绪需要释放,您发脾气也是释放焦虑情绪的方式。有时吼过后自己还会感觉舒服一点,但这种方式不好掌握,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①会使负面情绪转移。您吼过后舒服了,可被您吼的人就不舒服了。②会使您产生自责情绪。如果感觉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了,可以用“一吸二洗三离”的方式控制情绪。“一吸”是先深吸一口气;“二洗”是用冷水洗洗脸;“三离”是离开当下的环境,到外面走一走。也可以选择主动释放,找个地方自我发泄一下,最好的方法是寻求心理援助。需要强调的是过分抑制对外攻击,会使攻击内化成自我攻击,是导致抑郁的原因,所以一定要释放压力!

67.为什么近期工作总觉得没头绪,心里没底?该怎么办?

突发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使人产生预期性焦虑,从而产生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的情绪。预期性焦虑在疫情过后会减轻或消除。但这段时间,您还应该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可以尝试制订每日计划,在一项工作计划(内容)完成后,划掉完成项,形成一种有序的工作模式。

68.现在有时候大脑感觉一片空白,注意力集中不了,该怎么办?

非常时期,分心是难以避免的,疫情信息占据了人们绝大部分大脑空间,大脑出现空白可能是面对危机的一种回避性自我保护状态。所以及时拒绝和清空不良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流入,关注权威媒体信息,滤出不良信息。

69.有时突然觉得心慌、出冷汗、手脚发麻,但静一会儿就好了,是紧张引起的吗?

可能是紧张引起的,紧张、焦虑有时会产生躯体症状,表现为心慌、气短、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多汗、血压升高,甚至会出现低烧等交感神经紊乱现象,这是一种应激心理反应,一般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要积极应对,主动转移注意力和关注点,必要时应该寻求心理援助。但要注意的是,躯体化症状持续加重时,不要忽视躯体疾病的可能性,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70.晚上睡不着觉,又不敢吃助眠药,怕来电话接不起来耽误事,该怎么办?

睡眠是人体修复的重要条件,助眠药是帮助睡眠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人们普遍会有兴奋、焦虑等情绪,难免产生睡眠障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临时使用安眠药助眠。一般情况下服药后也不必担心睡着了就听不到电话铃声了,因为即便是深度睡眠状态也是可以唤醒的。

71.近期做事总怕做不好,甚至怕由于自己的疏忽出错,使疫情扩散,很痛苦,我该怎么办?

疫情期间,人们会有各种心理反应,包括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自责、自罪的观念,这些症状和观念会使人很痛苦,建议您寻求心理支持,必要时去看医生。

72.因防疫工作需要访问居民家庭,有时会遇到不配合的情况,应该怎么沟通?

沟通有三个要素,即信任、共情、共识。信任是前提,共情是基础,共识是目的。有效的沟通是在信任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良好关系,达到共识的目的。您可以尝试这样说话:“在家待了这么长时间,憋得难受了吧(这是共情)?我是社区主任王亮(亮明身份,取得信任),以后见面叫我老王就行,今天来看看您,了解一下这两天您的出行情况,都是为了咱们的安全(表明目的),谢谢您的配合(暗示结果,达成共识)!”当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掌握好“沟通三要素”。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