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诊断:101种心理异常揭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心理诊断≠贴标签,对“伪心理诊断”说NO

诚如前文所述,对于一些心理咨询师来说,心理诊断是一个常常会被忽视的过程,或者简单粗暴地认为心理诊断就是给来访者贴上病理性的标签,如果陷入这样的误区,那么“伪心理诊断”就出现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诊断不是单纯地结合各类心理异常现象去评估来访者患有什么样的心理疾病,这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医学诊断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医生来说,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它们有很明显的先后关系,但是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往往是相伴而生的,这与人类心理现象的复杂难测性、来访者在咨询中与咨询师关系的建立及自身的防御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心理咨询中贴标签不等于是心理诊断的过程,心理诊断是让我们去有效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各类心理异常现象,并非是一一对号入座,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识别力,确定其心理变化的程度和性质。

那么,心理诊断在心理咨询中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呢?下面,以心理咨询案例的展开过程来进行说明。

来访者小A(化名)第一次来咨询室时,给人的感觉是彬彬有礼、斯文开朗,一进咨询室就主动与咨询师打招呼,并且主动讲述了自己的烦恼。然而咨询师却并没有听出有什么明显困扰他的事情。据小A陈述,他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小孩,也是父母眼中的骄傲。讨论到咨询动机和目标时,来访者说最近压力很大,主要是指学习压力很大,然而来访者的学习成绩却十分优异。如果按照来访者的描述进行心理诊断,可以看出是一般性心理问题,情绪困扰。然而,对于心理咨询来说,这种诊断是过于草率的。

当来访者第二次来到咨询室时,和第一次似乎有很大的改变,他说感觉每天都很累,需要很用力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有时承受不了,会在宿舍躺上几天,不吃不喝,有时候感觉活着很没意思。来访者还说,他一直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咨询师试图与他进行讨论,但是感觉他无力诉说。一般在心理咨询中,若来访者表现出这种差异性与他内心的防御有一定关系,通常来访者会花一段时间去试探环境的安全性。这些在后来的咨询中也得到证实,来访者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状态,这些会影响大家对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印象和评价。在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中,来访者都表现出极大的无力感,每次来他都蜷缩在咨询室的沙发里,沟通也只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推进。通过对来访者这几次的状态进行评估,他已经有很明显的抑郁症倾向了,通过心理测评,最终诊断来访者是重度抑郁。

对于来访者来说,抑郁状态是一种对生活的身心反馈结果,而当下他所面临的无力感和痛苦感是他必须要去经历的一个阶段。当他试着去突破各种无力感来到咨询室时,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至少他在选择积极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痛苦。对于咨询师来说,要做到“敌不动我不动”,咨询师要有足够的定力去等候来访者的成长,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咨询师一方面要守住自己的焦虑,另一方面要亦步亦趋地跟随者来访者的状态,去尊重和同情他的感受,告知来访者这种状态存在的合理性,努力理解并做到来访者需要我们做的,而不是我们以为自己需要做的。

来访者的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当然在来访者有了力量后,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自杀评估,评估他是否有自杀的可能性。通常从重度抑郁转向中度的时候是一个关键时期,咨询师要尝试帮助来访者找到能拯救他的“免死金牌”,也即是他最为牵挂的东西,帮助他平稳过渡。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在心理咨询中,心理诊断是会贯穿始终的,因为来访者的信息是逐步给你的,我们要结合这些信息去做全面的评估。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忽略了心理诊断,或者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在一次咨询后就告知来访者他怎么了,仿佛要用这种方式向来访者展现自己的权威性。只通过一次咨询,咨询师也许可以形成对来访者的初步印象,但那未必就是来访者最真实的状态,来访者内心的开放度、防御模式及咨访关系的建立都会影响他在你面前的呈现及你对来访者的评估。因此不要急于给来访者下诊断,而是要随着咨询的推进或者是督导的过程,看见立体的来访者。诊断的过程和心理咨询的过程是相伴发生的,因此,心理诊断其实是一个以来访者为中心、要时刻关注他的状态的过程,有时候来访者告诉你的未必是最全最真实的,咨询师要有去伪存真的能力。

也有另一类来访者,他们往往会以夸大其词的方式“爆猛料”,以吸引咨询师的关注。比如有一个来访者,在没有任何征兆和铺垫的情况下说出自己曾有被邻居凌辱的经历,如果咨询师单纯地去把这个当成线索去对来访者的性格进行诊断,也许会走进来访者为你铺设的“陷阱”。在后来的咨询中我了解到,来访者在生活中习惯以这种“爆猛料”吸引注意的方式引起大家对她的关注,而那件凌辱事件也并非像大家平常理解的那样。这也启示我们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对来访者所说的话进行甄别和确认,也许他所说的并非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意思,他说话的动机及他对这句话的赋意往往比这句话本身更重要,这也是关注来访者为什么这么做比这个事情的真实性更重要。毕竟,心理咨询的本质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扰,而不是像侦探或是法官,对事情的真假对错去做评判。

不可否认,由于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使得心理咨询师良莠不齐,他们往往热情高涨却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在地震灾区曾流传着“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的言论。一个缺乏心理诊断理论基础的咨询师会对来访者复杂的病情得出草率的结论,而一个无法体察来访者内心苦楚的咨询师会对来访者内心的极度悲痛文过饰非,这就使得心理诊断变成了一个简单粗暴贴标签的过程。而事实上,这不该是心理诊断正确的“打开方式”!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大众把心理咨询的过程理解成看病求医的过程一样,大多数人对专家提出的概念总是心生敬畏的,然而,对概念的敬畏会因此被心理学欺骗和摧毁。比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巨婴论”这个很吸引眼球的概念,很多人也不自觉地去对号入座。在心理学中,这也是一种自我催眠的过程,这也使得有的时候一些心术不正的心理学从业人士会用这种方式“催眠”大众,比如炮制一些夺人眼球却未经证实的“新概念”,以达到圈粉或圈钱的目的。

而心理学就是这么回事:给你一个概念,久而久之,你就会接受这个概念,到了一定程度,你就会成为这个概念所描述的样子。比如有人尤其是所谓的“专家”说你是“微笑型人格”,你欣然接受了,于是你就会不停地去找自己与这种人格共有的特性,然后真的发展成所谓的“微笑型人格”。这与人喜欢对号入座和自我暗示性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只要一个概念被创造出来,总有人会成为这个概念所描述的样子。这就是精神世界的规则,细思极恐。所以,在心理圈里面,骗人最高明的方式就是给人贴标签或者创造标签。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提高内省力以防自己被各种标签所控制。

归根结底,这源于人们渴望了解自己,所以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定义,这也是我在后面要为大家介绍的人格的核心部分:自我概念和自我表象。人们渴望对自己进行自我定义,喜欢归类,将自己归属到某个范畴,从某种层面来看,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创伤。而提高大家内省力的做法是,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是否给自己贴了标签或者是不自觉地接受了别人的标签。试想,这些年来,我们接受了多少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当这句话映入眼帘时,你想到了哪些词?而这些词里有哪些是外界赋予你的?我们必须时刻做一些这样的自我觉察。

同样的道理,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同样不可以给来访者贴标签,心理诊断不等于贴标签,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心理咨询师非常仓促地给来访者贴标签、命名,只是野蛮地将自己的理解与预期强加于来访者身上,那么这必然不能为来访者提供合适的干预和帮助。例如很多心理咨询初学者在做个案时会不自觉地陷入还原模式的野蛮分析,比如你的婚恋出了问题就是你跟你父亲的关系问题,你的原生家庭导致了你的敏感多疑性格……

盲目地进行分析和诊断,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会使来访者失去在真实的体验感受中成长的机会。

因此,我们要对“伪心理诊断”说NO。咨询师在心理诊断中要避免“贴标签”,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即便我们明确诊断来访者有抑郁症,那也不是咨询的结果,每个人是如何得的抑郁症根源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人的表现也有差异,接下来是围绕来访者的感受和期待展开工作,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原因,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更加近距离地接近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