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放心,其实你不是心理变态
为什么要学心理诊断?这源于我个人的一些经历,相信这也是很多心理学同行们经常会遇到的。因为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士,身边难免会有一些人找我们倾诉:
我最近特别容易生气,一点小事就变得很烦躁。
我在电梯里的时候会感觉特别憋闷。
我经常莫名其妙地焦虑起来;
我经常在想早上出门时是否锁门;
我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封闭的空间令我窒息;
看到密密麻麻的东西我就头皮发麻;
我睡觉的时候经常会感觉有鬼压身;
……
通常,在他们说完之后往往还会问:
我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我是不是患上了强迫症?
我是不是神经性肥胖?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该怎么辨别?
戴安娜王妃是如何战胜神经性贪食症的?
……
这个时候,往往他们的内心还有另外一层恐惧:我是不是心理变态?
这些都是我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们渴望了解自己,尤其是遇到一些挫折事件,或者是有明显的心理亚健康表现时,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在近几年心理学的实践中,由于心理学发展及传播等历史问题,我深刻感受到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认识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视之为洪水猛兽,望而生畏,一旦自己与之沾上边就感觉自己有问题,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情。还有一种,就是视之为救命稻草,身边的朋友一听到你是学心理学的,眼神里便像是闪烁着光芒,兴致盎然地向你咨询着各种问题,恨不得把生活中解决不了的所有问题都抛给你:婚姻情感、孩子教育还有工作管理中的种种困惑,渴望心理学化为一股神奇的魔力,可以化解生活中的各种危机。
事实上,心理学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神奇;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教会你的是一种全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从你的大脑认知加工过程到心理思维活动,再到行为变化及情绪反应,让你更科学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过去,接纳自己的当下,对未来也予以积极的预期。而心理诊断,则是向你呈现各种心理异常现象。毕淑敏说,学习心理学是一种福祉。对此我深以为然,心理学最大的福祉,在于它能帮一个人把心理状态调节到恰如其分的状态,从而维持心理状态的平衡。
近些年,一些社会负性事件客观上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例如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幼儿园砍人事件、学生跳楼事件、杀妻藏尸案等。另外,地震、泥石流、沉船等导致的创伤应激障碍,也会让人们想到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的传播度逐步扩大,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逐步提升,有的人甚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源自于心理因素,有的人会对应自己的问题到网上去做一些相关的心理测量问卷。比如曾经有一个学员告诉我她经常会在很烦躁的时候想抽自己,她怀疑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然后就去对照着抑郁量表进行自测。这个时候,她其实是在给自己进行心理诊断,她充当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这一角色。
在实际生活中,当你遇到一些心理困扰或是心理出现异常状态的时候,你可能就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时候就需要心理诊断了。心理诊断就好比医生给你把脉,去诊断你得了什么病一样。
从专业角度而言,所谓心理诊断,就是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评估、分类与鉴别的过程。心理诊断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心理学中属于变态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这里的“变态”,要区分于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诸如“某某真变态”这样的话。变态心理学的英文名字是abnormalpsychology,也称之为“异常心理学”,而心理诊断就是诊断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变态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本书将带领读者了解各种心理异常现象,了解其诊断标准,并试图去理解其形成的原因,以帮助读者有效地识别和预防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了解一些心理诊断的知识是非常必要且有用的。
首先,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心理诊断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也是一门必须掌握的理论课。在咨询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基于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去做评估,以提升在咨询过程中的自主性。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咨询师没有评估出来访者患有抑郁症,忽略了抑郁症患者高危自杀群体这一现象,导致降低了对来访者自杀的防范和干预,最终酿成大祸。这在咨询师的职业生涯中,是无法承受之痛,该咨询师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咨询师打好自己的基本功底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心理咨询师群体的共识:咨询师的功底有多远,就能带来访者走多远。
而目前很多咨询师往往忽略了心理诊断的必要性,甚至有些人简单粗暴地认为心理诊断就是给来访者贴上病理性的标签,比如说你是抑郁症,你是焦虑症。但是事实上,做咨询并不是简单地给来访者贴上一个标签,而是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来访者。
总之,心理诊断教会我们去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各类异常现象,并非是一一对号入座,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识别力,确定其心理变化的程度和性质。
另外,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或是心理出现异常状况的人来说,他们非常需要基于正确的评估标准去提升对自我身心状态的认知。心理疾病在如今快节奏时代大背景下屡见不鲜,了解心理诊断的知识就像是了解生活的基本常识一样,好比我们知道喉咙痛、咳嗽等症状是感冒前奏一样,我们对于心理的关注也要像对待身体健康一样。随着大家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这方面的意识已经逐步增强,但由于中国心理学发展等历史因素,使得大家对心理学的真伪缺乏必要的辨别意识。这使得一些未经证实的理论以大众需要的方式被包装后便流传甚广,但是流行不等于科学!对于大众来说,不被伪心理学误导,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科学的心理诊断标准至关重要。
近些年,有个概念被炒得很火,那就是“巨婴”,很多人对于“巨婴论”这个理论顶礼膜拜并且兴致盎然地对号入座。不难发现,他们往往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创伤事件,渴望从书中找到对现实创伤的解读,从而寻求精神的共鸣,或者说寻求一种确定感以缓解内心对于未知的迷茫和不安。比如说,我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在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而这一切都因为我是“巨婴”,都是父母早年的教养方式决定的。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人们都有内省的需求,尤其是遇到不如意的事件后,人们都渴望有一个解释: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寻求心理的平衡。所以“巨婴”的理论从某种程度而言,它满足了人们对于自我心理诊断的迫切需求。但是,“巨婴”这样一个概念,从来就没有被证实过,也没有被纳入到心理学专业的教学系统里。“巨婴”的创作者从个人的经历和有限的案例去推断国民性,有明显的以偏概全之嫌,这也注定了他在推广中,会吸引到与之有类似经历的人,然后在相似的生活场景中去对号入座,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之为“巴纳姆效应”。人们总是在模棱两可的东西里去寻找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同时用看似很有道理的定义给了你久久不得脱离的生活困境一个解释:都是父母惹的祸,父母皆祸害。这个解释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创伤,把自己的责任推开,极大地满足了人的自恋心理,也降低了自我承担的责任意识,这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因此,也有不少心理专家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作者没有权利给中国人作出巨婴国的诊断。所以,巨婴论既缺乏心理诊断的科学性,也不符合心理诊断的基本原理。
巨婴论的盛行,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大家对科学心理诊断知识的需求,这也是我创作这本书的重要动力,就是为了让心理学市场上多一些适合大众的、科学且客观的心理学读物,使广大读者能逐步提升对心理学知识的辨别力,多一些对心理诊断的科学认知。
心理诊断往往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为人的心理具有复杂性,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虽然在心理咨询中有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和量表法来评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但不是立马就可以一一对应上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疾病。所以,本书对心理异常现象进行了分类,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去识别,但是并不是为了去引导广大读者对号入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心理学学习者或爱好者需要进行心理诊断时的参考读物,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心理异常现象,从而有效识别和预防心理疾病,与之和解,坦然地对自己说:不怕,我不是心理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