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摄影也要“拉关系”
『传道篇』
这个标题当然不是教唆大家“走后门儿”。摄影的“拉关系”,是指摄影师要培养对形式之美的敏锐直觉,善于从各种图像中发现某种联系,让它们自己互相“勾搭”,画面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元素形不成关系,只有两个或更多事物才可能产生呼应、交流、比较、错位等各种关系。所以我们看风景要有整体感,就像将军俯瞰战场,他一定会对各部分组合非常敏感,才会产生计谋;比如医院做手术的大夫,不能一上来就直奔病灶,直接忽略其他部分;比如拍花,你注意到旁边的地砖、窗栏,远方的塔影、楼顶了吗?
布列松的很多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其特点就是元素组合非常惊艳,既有纪实价值,又极富观赏性。因为不可再现,并且图像处于最佳位置,又被称为“决定性瞬间”。其实,只要细心观察,风景中的线条、颜色、造型、光影等都藏着各种巧合和隐喻。熟练的电工能很快在一堆线路中找到两根电线撞击出火花,作为摄影师,眼光也要够“毒”,才能让画面元素组合产生出“火花”。
不过,拍摄时机往往一闪而过。高手过招,输赢就在电光火石间。
这是李老师拍摄故宫的经典作品之一,后来被好多人模仿。
走进故宫,随处可见飞檐翘角、红墙高柱,但是由于大部分人沉迷于历史的沧桑,难以从具体氛围中跳脱出来,以审美的思维重新打量,所以我们看到的照片大多是水平高低不等的“到此一游”照。
换一个手法,将故宫作为审美对象,就会发现这里有太多的点、线、面等元素,这些才是永恒不变的。而皇家建筑,不过是它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外衣”。从这个思路出发,摄影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当画一个苹果时,要忘记它是苹果,让造型自己说话,反倒胜过苦心孤诣的设计。
低饱和度的色调,就像没有温度。只有三个小点和两条色块构成了这个画面,整体气氛寂寥、疏离。
对檐/李少白
河边/李少白
当两位行人各处两端时,画面是未完成时态,不值得拍摄。这时忽然飞来一只小鸟,仿佛神来之笔,刹那间和左右行人组成一个虚拟的三角形,画面有了一种奇妙的秩序感,就像一首清冷的小诗。
但主体非常小,间距又很大,影友们有没有觉得画面过于平淡呢?自己琢磨一下。
高棉的微笑/刘雪晶
『习作篇』
李少白:
暗影里的微笑让亮处的微笑更加神秘。
辅导员:
近些年来,出国旅行的人越来越多,那些热门景点已经拍过千万遍,单纯地表现建筑之美,已经很难有新意了。
但是如果回归风景的本质——点、线、面,我们还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组合。比如这张作品,摄影师发现了雕像侧脸的优美曲线,巧妙地重叠在更远处微笑的正脸上,让画面多了一份暧昧、神秘和丰富的层次。这时的影像,就不是“到此一游”照,而是反映了创作者的思绪、怀想,成为了个人化的创作作品。
作者:
柬埔寨吴哥窟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引无数世人趋之若鹜。我在49座石雕群中穿梭、观察、驻足,想要找到李老师所说的“创新的角度”。经过移步易位、细心观察,我在一处雕像前找到了可以将三个笑容放进一个画面的角度,而且有明有暗、色彩各异,也算一个小小的成果。
可惜兴奋之余,我没有把感光度调低,导致画面质感略粗糙。另外,也许改变视点的高低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条件所限没法攀高,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做出取舍了。
李少白:
远古的龙首,现代的爷孙,阳光就像魔术师,让人穿越古今。
辅导员:
爷孙俩/唐莉苹
摄影师在俯拍这张照片时,一开始只能看到孤零零的龙首和下面被光照亮的门隙,两者过于平静,而且缺乏对比,并不出彩。为了打破这种单调,就要让照片“活”起来,让它自己说话。这时摄影师可以做的就是等待,等龙首能跟某个恰当的元素形成呼应。当这对爷孙走进光亮时,就算弥补这个缺憾了。
“尽人事,顺天命”,这就是摄影师的日常。
作者: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海金山的东林寺。我想,拍摄寺庙不一定都要表现烧香拜佛的场景。如果李老师来到这里,他一定会敏锐地感受到这里别样的光影和韵味,我也想试试。
我站在三楼向下俯瞰,只见阳光穿过下方院门在地上投下一道光,同时又照亮上方的龙身。这道光倒是让地面和龙身产生了关联,但是画面还缺乏内容。我继续等,终于看到一位带着孩子进香的老人从下面走过,有光有影,两相呼应。“老人+小孩+龙”似乎还有“望子成龙”的意思。
要说不足之处,我觉得暗部细节不够,如果能表现出一些地上的石砖纹理就更好了,不知大家怎样看呢?
李少白:
孩子虽小,视觉分量却以一当十。
辅导员:
清真寺里的信众们三五成群,如果贸然按下快门,构图会很分散,缺乏视觉中心,使画面显得缺乏经营。在这位摄影师的镜头下,男孩顽皮地躺在地上,和稍远处的妇女们形成虚拟的三角形,画面元素仿佛被一根指挥棒调动,瞬间变得有秩序了。小男孩作为三角形的顶角,自然汇聚了大家的目光,那份天真无邪让人忍俊不禁。
如果离孩子再近一些,主体更加突出,画面会更生动。当然,这很考验摄影师的胆量、沟通和抓拍能力。
作者:
真寺男孩/李海玲
这张照片拍摄于伊朗的清真寺。对于教徒来说,这是神圣的地方,女人都要穿chador(黑袍),所以一眼望去更加肃穆。只有不懂事的小孩不受约束,可以随心玩耍,与周围严肃的气氛形成对比。在找到合适的角度后,我迅速按下快门。李老师说过,想让画面吸引人,要注意寻找元素的组合关系。可惜妇女们的排列还是过于松散。
由于这个角度没有阳光的斜照,所以光线平淡,缺乏层次,韵味不足。以后拍摄要继续做个有心人,拍出更动人的影像。
李少白:
我们卖的不是数码产品,而是悠闲。
辅导员:
画面元素看似分散,却并不杂乱。招贴画上的模特都是半身像,画面调性比较统一。更巧妙的是,右侧招贴画上的男模特和中间店员的上半身互相对照,形成呼应。本来随意的场景,多了一份经营,但又不刻意,趣味由此产生。
作者:
小店即景/胥焰
这张照片拍摄于土耳其。当时,我跟李老师同行,感觉他真正做到了“人机合一”,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所以我也一直注意让自己养成这个习惯。
当时正走过一家贴满广告画的小店,忽然从屋里走出一位店员,在一排模特中间多了一位真实的人,这就有意思了。我迅速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人物与广告浑然一体,尤其跟右侧招贴画上的男性人像形成呼应,算是意外的惊喜。
不过由于抓拍匆忙,没有注意玻璃反光,自己的腿出现在画面中。摄影里的这些失误真是防不胜防,我们以后都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