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简约是风格,简单是败笔
『传道篇』
“简约而不简单”,这句话大家很熟悉,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艺术手法。我们去日本旅行时,看到当地有不少极简风格建筑和装饰,学者称其带有一种“幽玄、侘寂、物哀”的美学。但是这些空间虽然看起来极简,却不让人觉得单调,否则也就没人来游玩观赏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整体呈现一种极简之态,但是局部细节却很耐看。比如“枯山水”庭院,周围是一大片白墙和格栅门窗,中间的细石地坪却被耙出精细的扩散波纹,就像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白墙下还有高古的松树,小径边立着朴拙的石灯笼,低调平静,恰到好处。游人先被整体的空旷所感染,觉得身心安宁,进而注意到局部的点缀,可观可抚。心理感受层层变化,就有了驻留的雅兴。
再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也属于简洁风格,但是同样蕴含着大与小、白与黑、密与透、直与斜、圆和方等的对比。香港摄影大师何藩被誉为华人街拍“一代宗师”,并且他还是电影导演。他的摄影作品简洁干净,深得国画留白之妙,但是绝不显得单调,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摄影时可以大胆追求简洁,但它不是让人一眼看穿的清水池、一句没有营养的大白话,要有细节和变化,才能留住观众的眼睛。
天幕/李少白
这张照片画面非常简单,从上到下基本就三个大色块。但是并不单调,为什么?
首先,虽然每部分色块非常统一,但是橘黄色的霞光蕴含着丰富的光影变化,深蓝色的海面和天空仿佛是为了衬托这片霞光而存在的。
其次,具有悬念感的氛围就像舞台大幕拉开前的宁静,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而未发生。观众的心理起了波澜,画面自然就不会直白。
看似乏味的场景,因为空灵的气息和适当的细节,反而有了更多内容。
荡舟/李少白
这张作品也是以质感和层次丰富取胜的。霞光的红色与波光的紫罗兰色交相融汇,给空灵、清冷的气氛增添了一些暖意。
摄影师没有用长焦镜头拉近荡舟人拍摄特写,而是把他置身于一片细碎的涟漪中,就像在绸缎上滑行,充分体现了湖面的宁静和欣赏美景时的心旷神怡。画中人虽小,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没有他,则画面顿失灵气。
『习作篇』
李少白:
是摄影师看到了画中人,还是画中人看到了摄影师?
辅导员:
几个很规整的方块形成同样整齐的构图,但是看起来并不显得呆板。原因是方块中镶嵌着姿态、表情各不相同的人像,有沧桑的、青春的、时尚的、不羁的,让人不自觉地被他们吸引,而且不同的造型打破了横平竖直的线条,让画面语言更富有变化。
这些框架虽然简单、坚硬,却如一格格电影胶片,主人公们在里面讲述着各自的故事,观众怎么会不多看一眼呢?
作者:
对视/叶安丽
这张照片拍摄于“世界尽头”南美洲的小城乌斯怀亚。当时我徜徉在不宽的街道,一栋建筑的外立面映入眼帘,我瞬间被它吸引:各扇窗子中的人物姿态各异,有沉思的、远望的、倚靠的、坐着的,就像浓缩了人生百态。
城市的街头就像一席流动的盛宴,摄影人就像宴会旁的侍者,随时观察,但并不打断。我欣赏着这些窗格,它们有的被人像占满,有的一片空白,如同那些未知的人生。我想等到上方窗户里有居民探出头来,那样就完美了。可惜,老天没有给我机会。
禁锢的美丽/宋莉
李少白:
鲜活的色彩被人为锁住,反倒积蓄了喷薄而出的力量。
辅导员:
这张作品乍看有些“简单粗暴”,横平竖直的大黑框很容易显得笨拙、呆板。不过,黑影后面是鲜艳的琉璃瓦和彩绘梁柱,就像画家毫不吝惜油画的颜料,在画布上堆积厚厚的笔触,形成较强的视觉效果。
如果画面能有动静对比,整体会更鲜活一些,比如行人的剪影。
作者:
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我没有把镜头直接对准故宫标志性的红墙碧瓦,而是将稳重的窗格作为前景,呈现“深宫禁院锁清秋”的意境。
李老师曾说:“看见什么不重要,想看见什么才重要。”也就是说,摄影师要有与常人不同的眼光,不能止步于表象,要进一步观察,发掘符合自己审美追求和艺术表达的元素。
这张照片就是我拍摄故宫的一种尝试。
经幡/丁宁
李少白:
经幡仿佛是用油画笔触堆砌而成的。
辅导员:
我们去西藏采风,经常看到大片的经幡迎风猎猎,是当地一大特色。一般影友都会用超广角镜头来夸张透视效果,打造恢弘的气势。但这张照片反其道而行之,构图中规中矩,氛围祥和、平静。
别致之处在于,那些悬挂的布条形成丰富的肌理,在画面中形成很强的图案感。具有传统宗教色彩的经幡被简化成大小色块,反倒具有了现代艺术的抽象感。形式上的创新,让主体获得了新生。
作者:
这张照片拍摄于川西,当时是中午,日照强烈,我觉得户外的光线太“硬”,就换了个角度来到“内部”拍摄。这里就像一个“柔光箱”,光照均匀,能充分表现物体的色彩和质感。于是我找准视角,将布料的色彩斑斓摄入镜头。
现在看来,照片光影不足,意境比较单薄,也许琳琅满目的细节可以弥补一些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