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模式发生了转变。在追求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潮流中,中国电影叙事模式在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视点以及结构模式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在追求艺术形式创新与热切呼唤现代性的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模式中出现了时空交错、多视点叙述、限知视点、复调结构等形式,冲击着传统单一视点、线性时间的叙事模式,电影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向给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增添了活力。但是,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向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观念下发生的。重新审视传统“影戏”叙事模式与现代叙事模式的历史渊源,笔者发现新时期以来在中国电影叙事模式转向中,由于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形式背后的复杂生成机制以及形式背后的价值诉求,导致叙事主体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叙事探索误区。本书主要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在叙事学理论视野中研究“叙述什么”“如何叙述”等问题,并进一步研究“为何如此叙述”这一深层次问题。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影戏”传统下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探索早期传统叙事模式嬗变与谢晋的渐进式叙事模式。笔者将新时期电影叙事模式转变的研究起点置于早期中国传统电影叙事模式的思考之上,立足电影叙事理论,梳理早期“影戏”叙事模式的叙事表现形式,同时关注20世纪30年代费穆、程步高、刘呐鸥等人在电影叙事领域的探索以及谢晋电影在新时期初期接续“影戏”传统所做出的努力。在此基础上,笔者也试图挖掘在早期电影叙事转向中,本土实践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客观理性地考察谢晋导演于新时期初期在叙事领域的种种努力:以“渐进的和积累性的艺术变革方式”推动了中国电影叙事系统的稳健发展,并且不失时机地推动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向。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意识对传统电影叙事模式的改变,研究“第四代”导演在叙事领域中转向激进的探索路径,在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中寻找属己的话语表述机制。落实到具体叙事观念与技巧层面,即是“意识流”表现技巧与“纪实风格”文本的陆续到场,通过对“关于时间的倒叙与创伤叙事”“纪实性追求向度中的情节淡化”“电影的‘素描’”等叙事形式问题的梳理,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进一步反思这一时期对西方电影理论的误读以及现代叙事方式在本土化移植中再生的可能性(如吴贻弓导演创造性处理的“心理主观视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在后经典叙事学以及叙事伦理的理论架构中考量叙事观念的嬗变与时间转变的价值诉求。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叙事模式的反叛,包括形式革命与空间革新两个方面。将视线转向“影像”与“叙事”的探讨之中,通过古典叙事语法中叙事空间的结构方式与现代电影叙事空间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黑炮事件》等影片中,空间不再表现为对剧情的依附,也不单单以造型的姿态满足于环境的交代,而是追寻电影特性的“寻根”。“不规则构图”以及“画外空间意识”的崛起标示出“第五代”导演对影像空间的独特意识,对影像美学的追求既不同于早期“影戏”传统中的封闭空间意识(如空间的“透明性”与叙事的“透明性”保持一致),也不同于此后新生代导演对景深镜头以及场面调度更为自觉的艺术实践。突破封闭性的叙事结构,拓展了中国电影空间叙事的表现空间。第四部分主要探索了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叙事模式。“新生代”导演从“第五代”导演的叙事探索中获益匪浅,在贾樟柯、王超等人的场面调度中,形式语言的探索已经自觉地与自身的生命体验结合在一起,影像中的人物关系、人物走位以及摄影机的运动方式,实质上不仅仅具有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意义,同时具有了巴赞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关怀。姜文、李少红、娄烨、管虎、王全安等电影人积极尝试不同的叙事形态,现代电影的限知视点与多视点叙事、第一人称主体自叙、不可靠叙事者、“复调叙事结构”等纷至沓来,这一时期的叙事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总体而言,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是在传统影戏叙事模式与外来电影观念的合力下发生的。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视点以及叙事结构等形式层面,电影叙事形式的不断突破实质上体现出电影本体意识的萌发,具有积极的美学意义。但是,某种唯“形式革命”的观念和实践,同样需要引起学界的反思,本书在考察电影叙事模式转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现了早期叙事传统的割裂以及现代叙事模式强势话语所带来的弊端。笔者在肯定叙事形式开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从历史语境、叙事伦理层面审视“形式革命”的内在驱动力,进而反思将中国电影叙事模式转换置于线性进化论的狭隘观念,并期待西方现代主义美学观念与中国本土经验、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