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系——文武传家的骄傲传统
杜甫的父系一支,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晋代的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世祖,由于其名气大,因此大部分杜氏族谱都从杜预算起,将他列为第一代。为清晰起见,特绘制下表来说明:
杜预(222—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因富于军事谋略,人称“杜武库”。在灭东吴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杜预立下了卓越功勋,被封为当阳侯。杜甫对远祖杜预非常景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从齐赵归洛阳,筑室于洛阳之东的首阳山下,在寒食日祭祀了杜预,并写了一篇祭文——《祭远祖当阳君文》,在祭文中他表明自己“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力争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光耀杜氏门庭。后来杜甫次子出生,起名字叫作“宗武”,就是要继承远祖杜预赫赫武功的意思。杜甫的长子名叫“宗文”,意思是继承家族中的文学传统。这个文学传统,主要是指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文章四友”之一,官至膳部员外郎。他为人高傲自负,目空一切,经常贬低、挖苦他人。当时苏味道与杜审言同列于“文章四友”之中,二人又是同事,但是杜审言却瞧不起苏味道,有一次他读了苏味道的一篇文章之后便对人说:“苏味道必死!”人们惊问原因,杜审言说:“看他那文章写得实在差劲,我就狠狠地在上面写了几句批评他的话,要是他看到我的批语,当即就得羞愧而死!”有人觉得杜审言这么说有点过分了,就替苏味道争辩道:“苏味道和您齐名,还写出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那样的名句,怎么会像您说的那么差劲呢?”杜审言反驳道:“他怎能和我相比?我的诗文可以让屈原、宋玉当奴仆,我的书法就是王羲之看了也得甘拜下风!”一开始人们对杜审言的大言不惭感到瞠目结舌,慢慢地也就见怪不怪了。杜审言直到临死前仍狂傲不已,在他病重垂危的时候,大诗人宋之问、武平一等人到病床前慰问他,他说:“我现在为造物小儿所苦,看来活不长了。我活着的时候压了你们那么久,我死了你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只是遗憾看不见能够接替我的人呀!”其自高自大的个性,可谓至死不变。杜审言虽然爱说大话,但是在“文章四友”中,其诗歌成就确实超出侪辈。杜甫曾经骄傲地说“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可见他对祖父的诗歌极为推崇。
除了文学和武功的骄傲传统,在杜氏家族的血管里,还流着侠烈不羁的热血,杜甫的七世祖杜叔毗就是这样的侠义人物。杜叔毗,字子弼,他“早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慷慨有志节。励精好学,尤善《左氏春秋》”,后来在梁朝做了宜丰侯萧修府中的直兵参军。大统十七年(551年),周太祖令大将达奚武攻打汉川。第二年,达奚武率大军把萧修包围在南郑,萧修忙命杜叔毗前去请和。当时杜叔毗的哥哥杜君锡和侄子杜映、杜晰正担任参军等职,手中握有兵权,南郑城中的直兵参军曹策和参军刘晓想要投降,又怕杜君锡和杜映、杜晰等人不同意,于是就诬陷他们谋反,将他们杀害。萧修知道以后,迅速派兵平息了叛乱,处死了刘晓,但赦免了曹策。后来萧修投降了北周,曹策也逃到了长安。身怀杀兄之仇的叔毗朝夕哭泣,向官府写了诉状,要求杀掉曹策为兄侄们报仇,但是朝廷认为曹策杀害杜君锡等人是他投降之前的事情,所以不予以追究。杜叔毗心中十分气愤,准备找机会私自复仇,但是又害怕牵连到家中老母。他母亲知道了杜叔毗的心事,就对他说:“你哥哥他们无端遭受横祸惨死,而现在仇人仍逍遥法外,想到这些就让人痛入骨髓,要是我早晨看到曹策死去,就算晚上让我去死也心甘情愿,你还犹豫什么呢?”受到母亲的激励,杜叔毗豪气顿生,于是在大白天手刃了仇人曹策,砍下了他的脑袋,并肢解了尸体,然后自首,请求朝廷发落。周文帝宇文泰很欣赏杜叔毗的孝烈侠义,特地下令赦免了他,后来还任命他为都督、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天和二年(567年),杜叔毗跟随卫国公宇文直南讨,兵败为陈人所擒,陈人劝他投降,杜叔毗宁死不屈,于是被杀。
这种侠烈的血性作为杜氏家族的基因被顽强地延续继承着,在杜审言的儿子杜并身上,也同样上演了血亲复仇的一幕,只是这一次的情形更为惨烈,事迹也更加感人。事情的起因还得从杜审言的仕途说起:杜审言进士及第之后,做了洛阳县丞,圣历元年(698年)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次年七月,杜审言被吉州司马周季重和员外司户郭若讷合谋陷害入狱,想把他置于死地,这深深激怒了秉性刚烈的杜并。年仅十六岁的杜并决心为父亲报仇,找机会杀死仇人周季重。周季重在家里聚饮欢宴,杜并趁着周家疏于防范,怀揣着利刃只身潜入周府,瞅准机会突然上前将周季重刺成重伤,杜并也随即死于周府家臣的乱刃之下。重伤的周季重在临死前叹息说:“我真不知道杜审言还有这样侠烈的孝子,是郭若讷把我害成这个样子的!”这就是杜甫的亲叔叔杜并,他十六岁就为父亲报仇而死,所以被当时人称为“孝童”。此事发生后,杜审言被免官回到东都洛阳,他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为儿子写了祭文,还请著名的“大手笔”苏颋撰写了墓志铭,刘允济也为杜并写了一篇祭文。少年杜并的壮举震惊了当时的朝野,许多人都为杜并的孝烈感叹不已,甚至连当时的女皇帝武则天都听说了此事。于是召见杜审言,问他是否愿意再任官职,审言当场赋《欢喜诗》拜谢圣恩,武则天赐给他著作佐郎之职。
侠烈的血液同样在杜甫身上流淌着。青年时代的杜甫就“性豪业嗜酒,疾恶怀刚肠”(《壮游》)。在早年漫游郇瑕、吴越、齐赵、梁宋的过程中,以杜甫的性格胆气,一定干过不少行侠仗义之事,可惜由于资料缺乏,具体情形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杜甫任左拾遗期间,还做过一件影响其一生的侠义之事,那就是疏救房琯。至德二载(757年)五月,宰相房琯因门客董庭兰受贿,被肃宗下诏贬为太子少师,这其实是肃宗为打击玄宗旧臣而找的借口。这时杜甫上疏替房琯说情,认为“罪细不宜免大臣”,谏诤时态度还非常激烈,这下触怒了肃宗,下令三司推问杜甫,准备治他的罪,多亏宰相张镐和御史大夫韦陟等人大力相救,才被无罪释放。一年以后,杜甫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在被贬华州前夕,杜甫作了一首《义鹘行》,诗云: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折尾能一掉,饱肠皆已穿。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近经潏水湄,此事樵夫传。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
痛失鹰雏的苍鹰,因无力制服凶恶的白蛇,只好远求义鹘来主持正义。义鹘闻说此等不平之事后,噭哮而来,从树上抓起白蛇,将其击杀。虽然白蛇生前能吞食鹰雏,暂时得意,可最终是遗臭万年。而义鹘在为苍鹰报仇之后悄然远去,便如功成不居的侠士一般!杜甫在此诗中宣扬了义鹘疾恶如仇、功成身退的侠义精神。宋代王彦辅指出,《义鹘行》是“感禽鸟能见义而动也”。杜甫对“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这种侠义精神的激赏,不仅是时代风尚使然,而且还有着强烈的个人原因,那就是杜甫家世中代代相传的侠义基因。从杜甫本人来说,他写这首《义鹘行》时,正值他仗义疏救房琯即将被贬之际,那么他在《义鹘行》中对侠义的呼唤,不正可以作为他自己侠义精神的写照吗?所以明末学者卢世在《杜诗胥钞·大凡》中指出:“子美千古大侠,司马迁之后一人。子长(司马迁)为救李陵,而下腐刑;子美为救房琯,几陷不测,赖张相镐申救获免,坐是蹉跌,卒老剑外,可谓为侠所累。”将杜甫称为“千古大侠”,可谓一语中的。
杜甫共有五个姑姑,大姑是杜审言前夫人薛氏的长女,嫁给了巨鹿(今属河北)的魏上瑜,魏上瑜担任过蜀县丞。二姑嫁给了河东(今属山西)的裴荣期,死后被封为万年县君,杜甫就是她亲手养大的。杜甫与这个侠义的姑母感情非常深厚。杜甫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父亲杜闲就把他寄养在东都洛阳仁风里的二姑家。天宝元年(742年),二姑因病去世,六月二十九日,迁殡于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平乐乡。杜甫特地赶来为二姑服丧,并撰写墓志、刻石立碑来纪念她,这就是《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附近的人见杜甫哀恸万分,边哭边写,都十分感动,纷纷打听这个有情有义的年轻人是谁,得知是杜甫后,他们都赞叹道:“这难道就是孝童(杜并)的侄子吗?怪不得如此孝义!”杜甫哭着回答说:“孝义之名不敢当,但是我二姑的恩情实在让我终身难报啊!”让杜甫觉得终身难报的恩情是指什么呢?原来这恩情不仅是指二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其中还包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列女传·节义传》中记载: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军队经过鲁国郊区的时候,望见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手里还拉着一个孩子艰难地逃跑。眼看齐军就要追上来了,这个妇人突然扔下抱着的孩子,而抱上那个原来拉着的孩子往山里跑去。被抛弃的孩子在地上大哭,可妇人狠心不再管他,带着另一个孩子逃跑了。后来齐军将领追上了这个妇人,问她这两个孩子是怎么回事,她说:“我现在抱着的是我侄子,刚才抛弃的那个是自己的儿子。我看见军队要追上我们了,自己一个人不能同时保护两个孩子,所以就抛弃了自己的孩子。”齐将问:“那你为什么扔下亲生骨肉反而抱着别人的孩子跑呢?”妇人回答道:“如果只救自己的孩子,那是私爱;而救哥哥的孩子,这才是公义啊!要是背公义而存私爱,丢了哥哥的孩子,使得自己的孩子得以保全,我是没有面目回去面对国人的。抛弃亲生儿子虽然很心痛,但这样做就保全了仁义,所以才忍心弃子而行义。”听了鲁郊妇人的一席话后,齐将非常感动,派人向齐国国君报告说:“鲁国是不可以征讨的国家,我们在鲁国境内看到,即使是山野妇人都懂得守节操、行道义,不以私害公,更何况他们的朝臣和士大夫呢?所以,我们请求退兵。”齐国国君表示同意。鲁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赐给这个妇人束帛百端,并称其为“义姑姊”。
杜甫认为自己二姑的行事完全可以和古代鲁国的“义姑姊”相媲美。因为他小时候寄养在二姑家时,有一次与二姑之子同时得病,二姑请来女巫为两个孩子诊病,女巫告诉她:“放在楹门东边的孩子可以活命。”当时二姑之子正好在楹门东边,她为了保住杜甫的性命,立即把杜甫和儿子的位置换了过来,后来她的亲生儿子果真病死了,而杜甫却得以保全下来。二姑弃亲子而救兄子,这样的行事难道不是和鲁国的“义姑姊”的弃子行义很相像吗?当时杜甫还不懂事,等他长大后才从仆人口中听说此事,这对他触动很大。可以说,杜甫后来同情弱小、怜悯民瘼思想的形成,与二姑的身教有很大的关系。在二姑的葬礼上,杜甫对人们讲起这段往事,大家听了也都非常感动,认为确实可以和鲁国“义姑姊”的事迹相媲美,于是一起为她定下了“义姑”的谥号。杜甫在墓志铭的最后说:“君子以为鲁义姑者,遇暴客于郊,抱其所携,弃其所抱,以割私爱,县君有焉。是以举兹一隅,昭彼百行,铭而不韵,盖情至无文。其词曰:呜呼!有唐义姑京兆杜氏之墓。”
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是杜审言的长子,先后做过武功尉、奉天令、兖州司马、朝议大夫,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去世。不过武功尉和奉天令这两个官职的官阶差距过大,表明其中的迁转经历仍有巨大的空白需要填补。《全唐诗》中没有留下杜闲的任何诗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杜闲一定继承了杜氏家风,作为著名诗人杜审言的长子,他不可能不会写诗,要不然杜甫也不会自豪地说“诗是吾家事”了。另外杜审言曾夸口说“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言虽狂傲,不过也说明他在书法方面应该是有一定造诣的,不然也不会自负如此。杜闲也继承了杜氏家族的书法传统,其书法作品宋人尚能见到。北宋蔡居厚在《蔡宽夫诗话》中说,他家就藏有杜闲所书《豆卢府君德政碑》,称其风格“简远精劲”,笔法多出于薛稷和魏华。杜闲对杜甫的教育倾注了不少心血,杜甫自称“九龄书大字”“鹅费羲之墨”,看来他从幼年起在书法上就下过一番苦功,这与其父的督导是分不开的。另外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又说“笔力破余地”,十分强调笔锋的力量,最激赏“瘦硬”的风格,这与杜闲“简远精劲”的书风也非常接近。杜甫对自己的书法水平也是很自信的,和其祖父一样,也曾以王羲之自比,《得房公池鹅》诗中说“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其自诩之情,溢于言表。不过杜甫的墨迹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对其书法水平和风格知之甚少。从现有的材料看,最早称见过杜甫墨迹的是宋人,据《漫叟诗话》载,宋人徐师川说,一士大夫家有老杜《曲江对酒》的墨迹,“桃花细逐杨花落”原本初为“桃花欲共杨花语”,“自以淡墨改三字,乃知古人字不厌改也,不然,何以有日锻月炼之语?”这里作者只是想说明古人诗作是经过反复修改的,并未言及杜甫的书法水平。明末清初时,钱谦益称其同僚胡俨(字若思,南昌人)在内阁见过杜甫《赠卫八处士》的墨迹,并称其“字甚怪伟”。经过明末清初的大动乱,这幅弥足珍贵的杜甫真迹就此失去了下落。直到乾隆年间,爱好书画收藏的广西合浦人李符清又重新得到这幅墨宝,欣喜之余,将其书斋命名为“宝杜斋”。李符清(1751—1808年),字仲节,号载园,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人,选为直隶满城县知县,还任过天津府沧州知州、正定府正定县知县,后升为大名府开州知州,以功擢升直隶州知州,卒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钱泳《履园丛话》卷十载:
嘉庆丁卯岁,粵东李载园太守来吴门,携有杜少陵《赠卫八处士》诗墨迹卷,其书皆狂草,如张长史笔意。
嘉庆十二年(1807年),钱泳曾与吴绍浣、李符清在杭州虎丘同赏这幅杜甫真迹,并称其字体为狂草,此后这幅墨迹再未见诸记载。另外,清末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得巴州杜甫行书《严公九日南山诗》石拓片,该石现存四川巴中市南龛。可这幅杜甫手迹经过专家考辨,已基本认定为后人伪造。看来杜甫的遗墨已最终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了,只为后人留下了些许的雪泥鸿爪。
杜闲的原配夫人是清河崔氏,杜甫即崔氏所生。崔氏死后,杜甫即由其二姑抚养。至于生母崔氏是在杜甫几岁去世的,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杜甫开元三年(715年)在郾城见过公孙大娘舞剑器,那时他应和父母在一起,说明崔氏在他三岁以前尚健在。幼年即失去母爱,对杜甫来说是相当不幸的,虽然这份母爱从二姑那里得到了很大的补偿,但姑母终究无法取代生母。从现存杜诗当中,我们确实看不到任何关于他母亲的记载,也许杜甫是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深深埋在心底了吧,也就难怪宋人会生出各种联想和猜测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们通读杜诗,还是能隐约感觉到杜甫对母爱的渴望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比如他在秦州写的《凤凰台》诗中,写凤凰台上有一只“饥寒日啾啾”的“无母之雏”,诗人颇为怜悯哀伤,并表示愿意自剖心血,供其饮啄。杜甫甘愿为无母之凤雏剖肝沥胆、奉献心血,那饥寒鸣啾啾的凤雏不正是他幼年失母经历的艺术缩影吗?诗人对无母凤雏尽显哀怜之情,不也正是对其幼年经历的自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