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48:拿破仑吕岑会战·万历朝鲜战争·清缅战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皇帝来了

1813年4月15日凌晨4点,巴黎以西约5公里处的圣克劳德宫(Château de Saint-Cloud)宫门轻启,一辆马车从院内缓缓驶出,很快向东消失在晨曦中。这辆马车上的乘客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和他的亲近扈从。他们的目的地是炮火连天的德意志前线。按照皇帝原来的计划,他会在春意更浓时出发,但前线的危机迫使他在前一天(14日)仓促决定出发,去挽救军队,挽救德意志,乃至维持帝国的国运。

据说,拿破仑出发前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奥地利的施瓦岑贝格亲王(Karl Philipp, Fürst zu Schwarzenberg)于14日抵达了巴黎,并与外交大臣巴萨诺公爵马雷(Hugues-Bernard Maret)建立了联系。这个消息说明奥地利暂时还没有倒向俄普联军。在登车时,拿破仑的神情显得安详沉静,只是有些心事重重。在车上,略显憔悴的他靠着丝绒椅垫,托着前额,跟近侍宠臣维琴察公爵科兰古(Armand Augustin Louis de Caulaincourt)吐露了一些心声:

这么快又离开了亲爱的路易丝和我可爱的男孩。真羡慕我统治下的穷苦农民。他们年老时,已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与妻子儿孙辈共相厮守,共享天伦之乐。唯独我,被难以理解的命运一再拉回战场。

让皇帝挂心的路易丝皇后,同样对皇帝魂牵梦萦。她在15日清晨给摄政内阁秘书长克洛德·梅纳瓦尔(Claude François de Méneval)与参考资料中的梅尼瓦尔是同一人,只是人名译法与参考资料的译者不同。写了封便信,表达了对皇帝的牵挂,并请梅氏转告皇帝的私人秘书,及时传回皇帝的消息。3天后,身为摄政王的皇后第一次履行自己的职责,检阅了国内的军队。军队是帝国的支柱,而年仅22周岁的她在这帮武夫面前表现得堪称大方得体。

在皇后接见军队之前,皇帝就已经回到他的将士们身边了。经历了大约40个小时的颠簸,拿破仑于16日深夜或17日凌晨抵达了新军团驻地美因茨(Mainz)。他在日记里记述道:“一路体气甚佳,并未遇到任何事故。我将在美因茨暂住数日,照料诸事之要我注意者。”显然,回到军营,见到目光饱含崇敬与渴望的法兰西男儿们,他又感觉自己元气满满了。

此时的美因(Main)河沿岸已经成为巨大的绵延不绝的军营,来自西班牙、法国和其他地区的各路人马都在这里汇聚。他们包括征俄部队剩余的2万人、来自西班牙前线约3万的精锐、驻普鲁士的2000名炮兵、海军部队和港口海军炮兵团提供的约2.3万人(含4000名新兵)、巴黎警察部队的约7000名现役与预备人员,兵站搜罗的1万名适合服役人员、国民自卫军的7.8万名准军事人员等,以及1814年的新兵13.7万人,也就是所谓的“玛利-路易斯”们1814年新兵的征兵令是由皇后玛丽-路易斯签署的,故有此称呼。。其中又以征俄部队剩余人员、西班牙前线的精锐、海军和巴黎警察部队的现役人员,为军队的骨干力量。战争事务大臣、爱尔兰人费尔特雷公爵克拉克(Henri-Jacques-Guillaume Clarke)和军需大臣塞萨克伯爵拉居厄(Jean-Gérard Lacuée)竭尽心力,以这些骨干为核心,编组、调整、训练人员,组成新的美因军团。先前的3月中旬,依据拿破仑的命令,从中派出“易北观测军”(约2.2万人),交给苏格兰人雅克·劳(Jacques Alexandre Bernard Law,即常见的劳里斯顿侯爵或洛里斯东侯爵)师级将军(以下简称师将),支援德意志前线由欧仁亲王博阿尔奈(Eugène Rose de Beauharnais,以下简称欧仁亲王)指挥的易北军团。3月底,除埃克缪尔亲王达武(Louis-Nicolas Davout)元帅率第1军及第2军一部2万余人开赴汉堡(Hamburg),还有零星部队前去支援欧仁亲王。目前沿美因河一线组建起第3、6、12军和近卫军,还有一支意大利部队(第4军)即将抵达南德意志。这些部队总数不足14万人(参见附录表1)。

拿破仑抵达美因茨后,检阅了近卫军和第6军,听取了美因军团情况汇报。半个月前,他精明能干的参谋长纳夏泰尔和瓦格拉姆亲王贝尔蒂埃(Louis-Alexandre Berthier)元帅病愈归来,充分发挥“循规蹈矩”的实干特色,着手军团事务。尽管贝尔蒂埃的工作无可挑剔,但新军团本身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按照拿破仑的设想,要在4月底集中20万可用的部队到德意志,可现在不仅人员不足,很多部队形同虚设,缺乏骑兵、大炮、马匹和辎重车,而且训练也明显不足,后勤供应体系处于混乱中。拿破仑像个发动机一样忙碌起来,先亲自介入后勤事务,努力理清关系。他在写给财政大臣在法兰西帝国,有两个机构主持财政工作,负责人分别为“ministre du Trésor public”和“ministère des Finances”。前者掌管国库开支,管理公债与年金,莫林伯爵即担任此职。莫林伯爵弗朗索瓦(Nicolas François)的信中这样描述道:

我们的财政体制完全乱套了。我不得不浪费数小时去清理这团乱麻,并和那些低级官员打交道。我已告诉过你美因军团与易北军团要完全分开,各军团应有自己的军需官。你只要费点神看看地图就会发现马格德堡的军需官正处在激战中,根本无暇顾及美因茨方面的事情。我们这里并不缺少金钱,我们缺少的是健全的体制。

法军易北军团司令欧仁亲王博阿尔奈(1781—1824)

接下来,他就阅兵中发现的问题,予第6军军长拉古萨公爵马尔蒙(Auguste Frédéric Louis Viesse de Marmont)元帅以营方阵营方阵是拿破仑麾下步兵部队布阵机动的一种战术。奥义的指导。他批评第6军受阅部队“军官们的动作没有一个不是慢吞吞的”,因此要将这一奥义“灌输到他们的脑海里去”;还提醒不能派西班牙营“执行分遣队、前哨和警卫等分散勤务,必须使之经常保持集中状态,并置于法军各营监视之下”。

法军大军团参谋长贝尔蒂埃(1753—1815)

此后数日,他与莱茵同盟部分君主举行了会晤,这是1812年惨败之后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他安抚莱茵同盟的盟友,一面希望巩固其信心,一面期望这些盟友能提供更多军队。这些沟通有一部分作用,但成效有限。比如他期望第12军能得到1个巴伐利亚师(约7000人)的增援,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Ⅰ Joseph)倒是愿意出兵,然而先前大批巴伐利亚人倒毙于俄国冰原,引起当地人的恐惧,征兵工作开展得相当缓慢,就是已征召的人员,开小差的比例也极高。以包容和平易近人闻名的法兰克福大公达尔贝格(Karl Theodor von Dalberg)虽然愿意提供1个团,但同样遭到公国内的普遍抵制。最大的挫折来自萨克森王国方面。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Friedrich August Ⅰ)让副官送了封信给拿破仑,透露了萨克森选择中立的事,理由无非是对萨克森成为核心战区表示担忧以及王国内阁的反法声音的力量。这封信隐瞒了一个细节:萨克森正在与奥地利秘密谈判,准备缔结同盟。拿破仑自然察觉了信中令人不安的气味,就在两国秘密盟约签署的4月20日,他回信告知萨克森国王自己即将东进,第3军已经抵达埃尔富特(Erfurt),该部缺乏骑兵。不过,直到他真正出发,萨克森骑兵都没有出现。

虽然问题仍然很多,但考虑到前线迫在眉睫的危机,拿破仑没有更多时间等待了。他将美因河沿线的可出动部队都动员起来,向东进发。4月24日上午,他也尾随近卫军的步伐离开了美因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