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演进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社会大分工——剩余产品大量出现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初期经历了三次重大意义的社会大分工。分别是: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从现象上看,是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实际上是农业和畜牧业独立出来,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的专门化不仅增加了各自的剩余产品,而且扩大了各种生产者之间产品的差异,于是产品交换日益频繁。农牧业的分工,为进一步的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出现了较大的突破,人们开始使用铁器。工具的改进,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诱发了进一步专业化生产的可能。于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事制造。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也较第一次分工更为明显。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蒙昧时代后期和文明时代萌芽时期。这一分工的出现依托于第一、二次分工的基础。由于产品的大量剩余,一批专事交易的群体独立出来,即商人阶层形成。

不难看出,三次分工奠定了以后社会分工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现代社会三大产业的雏形: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次分工意味着行业性生产初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因此,进行交易需要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需求,呼之欲出!

2.1.1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出现

时间:现有资料显示:大约六千或七千年前,在我国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区域,即于祖先遗址中发现了农作物,说明此时农业已经分离了出去,当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使用木棒、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从事采集、狩猎和捕鱼,维持最低的生活。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在房屋的旁边加以培植,于是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由狩猎而来,由于发明弓箭,再加上狩猎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人类捕捉到的动物不断增多,有些便被饲养起来,于是出现了畜牧业。在采集、狩猎阶段,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还很不发达,当时采集能比狩猎提供更有保障的生活资料,因而当时是母系氏族阶段。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畜牧业很快发展起来。牲畜的肉可以吃,皮可以穿,骨可以制作各种工具,由此畜牧业比起狩猎和采集来,既可给人提供可靠的生活资料,又可节约劳动力,而且,和原始的锄耕农业相比,它的收获也更加丰富,更有保证。这就使畜牧业在一些地区比农业更早成为人类的重要生产部门。在某些草原地区,如中亚、西亚、南欧等地,一些部落舍弃农业,专门从事畜牧业。这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促进了商品交换,在此之前,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各氏族、部落之间,只有个别的、偶然的交换,获取必要的产品。自从畜牧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后,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有了剩余,便出现了经常性的交换。

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而来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剥削成为可能。在父系大家族族长手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他们逐渐脱离劳动,变成剥削者。同时,生产发展,所需劳动量日益增加,战俘也不再被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社会出现了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出现了私有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在家庭关系中引起革命,男子在畜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母系氏族逐渐衰落,父系氏族固定下来,并向个体家庭过渡。可见,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不仅诞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同时还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2.1.2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出现

时间: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发展过程很不平衡。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多数地区,人们继发现青铜器后,又发现了铁器。农业上开始使用犁耕代替锄耕。由于犁耕使用新的动力——畜力,使农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和产出数量越来越多。这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经常的、可靠的食物,还为当时的人们经营园艺、栽培各种经济作物,并把经济作物进行加工,获得新的产品提供了可能。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除了谷物种植以外,各种手工操作,如金属加工、纺织、制陶、酿酒、榨油、造船、皮革加工等活动逐渐增多,操作者经验日益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手工业种类日渐增多,生产技术日益复杂。显然,同时开展农耕、畜牧、加工制作,已经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了。于是有人脱离农业或畜牧业生产而转入手工业的专门化发展。专职的手工业者逐渐增多,手工业终于从农业活动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大分工应时而出: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

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增多,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奴隶制已经不是零散的现象,而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奴隶成为主要劳动力。被成批地赶到田野和作坊去劳动。这时,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外,又出现了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别。私有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2.1.3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形成

时间:第三次分工的时间争议较大。从时间上推算,第三次分工应该发生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可以估算为我国历史上的夏朝,距今4500年左右。但是我们有文字可考的记载始于商朝,距今3000到4000年。因此,有学者认为,第三次分工应该是在这一时期。从内容上看,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群体——商人。

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些人专门经营商品交换业务,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人,于是出现了商人,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部门——商业。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奴隶社会的商品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它基本上还是自然经济。这主要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许多奴隶主庄园,都是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体,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奴隶主的奢侈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产品变为商品,从而人作为商品生产者而存在的现象,这时仍处于从属地位。工商业的发展,奴隶社会中逐渐产生了城市,开始了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城市是工商业中心,也是奴隶主统治的中心,大量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奴隶主在城市修建宫殿、宅邸、宏伟的庙宇、祭坛,开展艺术、科学的研究。从此也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商人作为生产者间的媒介,在剥削生产者的同时,承载着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因此获得了产业方向一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