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
第一节 理论研究回顾
一 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回顾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
“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最早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1935年提出的。他认为,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其生存的环境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生态系统[1]。根据这一概念,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组合而成的自然整体。它主要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构成,这些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食物链,从而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大基本功能。这个概念克服了以往从个体生命出发的孤立性思考缺陷,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人才(人类)生命系统都与环境系统构成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这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的互相关系提供了新的基础、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此后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出现了多重定义方法。
奥德姆(Odum)(1959)认为生态系统是生命有机体和无机物互相作用并产生互相之间物质交换的一个自然区域,另外Odum(1971)还认为在一个给定的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即群落)与其生存环境,并伴随着能量流动产生鲜明的能量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这样的任何一个单元也可以成为生态系统[2]。霍林(Holling)(1986)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的有机集合体,在该集合体中,生物间内在的互相作用对其行为的决定性超过外部任何事件对其影响的决定性[3]。
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将生态系统定义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和它们的无生命的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交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的大小可由研究对象的需要而确定,它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也可以和周围的其他系统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来研究。如一条有生命存在的河流,一个有人才(人类)居住的城市、家庭、学校、群体都是一个生态系统,而整个地球生物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沃科特(2002)指出:“生态系统一般是指一个最大空间尺度上自我维持的实体,这个实体可以是从几厘米到几千公里,只要是生物体和它的环境作用过程,在其边界范围内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同时,这个概念强调了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自适应的过程,他举出了最简单的例子,例如,岩石上的地衣是一个独立的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4]。
现代生态学用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系统的运动和发展,形成一种系统思考方式,它包含了这样几重意思:其一,对象,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在特定时间、空间下的组合,重要的是有一定的要素和互相关系,形成不同的层次结构,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益;其二,过程,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物之间、生物同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流通与循环再生过程,体现为生物体与环境适应性互动的过程;其三,环境,“我们对生物体最基本的看法是,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有机体不能和它们的环境分开,而是与它们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所以生态系统总处在一个(作为环境)更大的生态系统之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与演替[5]。
总之,对生态系统概念发展的梳理与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了以生物体为一方,环境为另一方的适应性互动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动态的适应性互动关系。生态系统的大小可由研究对象的需要而确定,它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也可以和周围的其他系统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来研究。
(二)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1.生态系统的构成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生命类)和非生物(非生命类)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非生命类)环境是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如氧、氮、二氧化碳、水等,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核酸等。它们为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生命类),按照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三种。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包括一些光合菌类和一些生态系统中的自养成分。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种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由各类动物组成,是以初级生产者的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消费者虽然不能利用太阳能生产有机物,即不是有机物的初级生产者,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分解者又称为还原者,主要是细菌、真菌和一些腐生生物为主的原生动物,如蚯蚓、白蚁等,它们是一些具有分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把复杂的有机物还原为简单的无机物复归环境,供生产者再次利用,所以还原者的功能为分解,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分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系统的分类
由于生态系统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互相作用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因此它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态。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水圈的全部、大气圈和岩石土壤圈的一部分,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其生活领域的总和。
通常根据生物圈的形态特征、地理位置、功能目标以及人们的研究需要,一般对生物圈的生态系统做如下分类[6]: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的结构
自然界的生态结构多种多样,其结构和功能也不尽相同。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指构成生态系统的诸要素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状况,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等。主要由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种类型构成。
其一,物种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品种、物种、类型及它们之间不同的量比关系所构成的系统结构。如江浙一带的稻—稻系统与油—稻系统,北部地区的麦—稻系统与丘陵地区的棉—麦系统等等。
其二,时空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空间配置(水平的或垂直的分布)和时间变化(发育、演替与季节性变化)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相一致,属于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亦称形态结构)。如植物依光照的梯度不同的垂直位置,出现在地面以上不同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形成不同种群、不同层次、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群落。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结构也同植物一样,如各种鸟类在森林里占据着不同的垂直空间或水平空间,它们在那里寻食和筑巢等。在人才生态系统里,如党政人才生态系统、科技人才生态系统等均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同样具有不同的空间配置格局。
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和链条,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殊的、复杂的营养结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必须在营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当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而另一种生物又以第三种生物为食⋯⋯这种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吞食与被吞食的关系叫作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物生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不断从非生物环境中吸收物质能量,转换为新的物质能量形式,从而实现物质能量的生产与积累,以保证生物生命的延续和增长的过程。地球上生物的光合作用,初级生产者大约每年能生产出1.6 × 1014kg(约1600亿吨)的有机物质,相当于2.874×1018kJ能量。一年中生物呼吸活动所氧化的有机物质,放出的二氧化碳和水也大致为这个数值。这些物质一方面供生物自养,又提供消费者异养,传递过程通过食物链来完成。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逐级向前流动、转移和耗散的过程。流动次序是先由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再转移给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由一级消费者转移到二级消费者(小型肉食动物),再转移到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最后,绿色植物生产者及各级消费者的残体及代谢物被分解者分解,贮存于残体和代谢物中的能量最终被消耗释放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物质循环是指生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需要从非生物环境中不断获取营养物质,进入有机体后经传递、代谢和分解,最终变为无机物,又重新返还到非生物环境中去,被生产者再次利用的过程。地球上的生命的存在完全依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不可分割、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成为生态系统的动力核心。能量单向流动和物质周而复始的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7]。
二 人才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回顾
早在20世纪中叶,生态的理念就被运用到对人、对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研究上,从而获得了现实意义。随着生态学尤其是生态哲学的长足发展,已经使“生态”概念和生态理念突破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成为现代人文科学、人类文明的重要概念。[8] 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人才问题、生态问题的分别研究,至少有半个多世纪,在中国也有30年历史。但把两者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作为专门对象来系统研究,还是21世纪初期的事。在中国的人才学著作中,有一些关于人才与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影响的代表作有:1986年福建经济管理学院曾德聪教授撰写出版的《科学家与科技人才群落》,就是从群落生态的视角,对科学家与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进行了专门研究;2000年贵州史继忠就贵州的人才生态环境进行了专门研究等。但从1986—2000年,总体上说,人才生态研究大多是零星、分散的研究。把人才生态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研究,目前尚处于创建和尝试阶段。关于这个领域的一系列概念和基本范畴,尚需进一步探索。不过,沈邦仪独自撰写的《人才生态论》作为国内外人才生态学领域迄今第一步综合性学术专著,以及王通讯主编的《人才学新论》第四章“人才生态”(马伟光撰写)已经为这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
(一)人才生态系统
1.人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可以人为地设计人才和环境的关系系统,即人才生态系统(talent ecosystem)。所谓人才生态系统就是指在特定的区域与时间内,所有各类人才群体与其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科技环境等)所形成的有机复合体。与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人才生态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由多要素构成的有生机和活力的复杂生命系统[10]。
2.人才生态系统的构成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人才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有两大部分:人才生态系统内的人才要素以及人才要素发生联系的生态环境要素。其中,生态环境要素可以表示为自然环境要素子集和社会环境要素子集的并集。
(1)人才要素
人才要素是人才生态系统研究的主体,以此为中心来进行关联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结构特征使得其内部各行业的人才资源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并通过产业关系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从而构成区域的人才资源结构状况。通过人才要素之间关联的研究,可以对各种类型人才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依存有更深入的认识。
(2)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是构成人才生态系统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主要指目标人才生态系统中非人为因素形成的、对人才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的自然物,包括气候、空气、阳光、森林、动植物、土地等,从基础层面全方面地影响人才要素的状况。由于食物、水、耕地和其他必要资源的容量限制,使得人才资源在数量上的发展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当然,人才资源的发展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而且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特别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人才生存的环境容量。但是这种扩大毕竟是有限度的,人才资源在数量上的发展要受到自然环境容量的限制。研究自然环境要素可以借鉴现代生态学的成熟成果,其中自然环境容纳能力、人类如何适应与合理改造自然环境是两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3)社会环境要素
社会环境要素是人才生态系统特色性的重要因素,主要指目标人才生态系统中人才自身组织和行为构成的社会因素,包括政权、法律、军队、文化、经济等内容。人作为人才资源的载体,生活在具有一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社会环境之中,其发展离不开物质与精神条件所形成的要素,这些要素能有力地影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配置等情况,从而对整个区域的人才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对于社会环境因素,可以以文化、制度、经济三方面为重点展开研究。
3.人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与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人才生态系统也是一定时空中由多要素构成的有生机和活力的复杂生命系统,因而具有一般生态系统所共同具有的五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1)层次性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人才个体、种群、类群、群落和其对应的相关环境一起分成了不同的结构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互间的关联性。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功能会对其他层次的结构功能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分析高级层次的宏观现象需要了解低级层次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规律,反之,低层次结构的许多运动状态和作用也只有以较高的层次为背景,才能看得更清楚。
(2)整体性特征
不言而喻,在人才生态系统中,其每一个层次都构成了一个相应的整体,都具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体特性。这些特性不是低层次个体特性的简单加合,而是产生了一些新的整体性效应,例如研究人才群体生态有结构关系、数量关系、人才流动率等宏观人才学的分析指标,这是研究个体生态的微观人才学所不具备的指标。同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生态所含有的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中的制度环境、企业文化环境也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3)开放性特征
人才生态系统的每个层次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却不是对外完全封闭的孤立体系。相反,系统中的每个层次都保持着对外开放的状态,各层次之间总是频繁地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广度、深度、强度等指标与系统的状态关系密切。保持对外开放,这正是一切有生机活力的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是这类系统保持其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4)协同进化特征
人才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有机的生命系统,系统中的各类因子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联和交互影响,这种关联形成了某种协同机制,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这种机制的存在使系统具有了自组织、自优化的功能。通过这种自组织、自优化过程,系统可以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各个人才生态系统中,其结构、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个体、群体、群落以及相关主客体环境之间复杂的多元化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产物。这种协同进化作用是生命和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人才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因此协同进化的观点对人才生态系统演化的分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5)动态平衡特征
人才生态系统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经常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平衡。与非生命系统的自然平衡状态不同,这是一种需要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所维持的动态平衡,是一种内部因素协同化关联作用所产生的内稳定机制所导致的相对稳定。一旦内外交换停止或内部协同紊乱,就可能破坏这种内稳定机制,使系统失去生机和活力,走向自然的平衡和稳定——那就是这类活力系统的死亡状态[11]。
4.人才生态系统的功能
人才生态系统作为人才与环境的复杂关系系统,是整个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人才生态系统内部的人才资源具有培养开发、吸引、配置、使用和留住等内在功能,正如同植物生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养分一样,人才也需要依附于一个健全完善的生态系统,才能形成蓬勃生长之势。而且,人才生态系统还可为整个区域源源不断地提供“加了油”的人才流以及优质高效的知识流和技术流,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的进化与可持续发展,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人才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这样,人才生态系统通过以人才为核心的智能转化,达到认识自然、社会以及改造社会的目的。在不破坏自然和社会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实现人才辈出、知识增值、经济增值,这是人才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特征。
为此,人才生态系统作为可以被设计的人为系统,除具备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空间结构特征和时序变动特征外,还具有管理特征。这样,一个健康均衡的人才生态系统也同样具备自然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具体而言,可概括为人才生态系统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两个方面。
(1)内在功能
人才生态系统的内在功能是指人才生态系统将从社会生态系统输入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内化处理,直接作用于其内部人才要素的功能,主要包括人才生态系统对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配置、使用和留住等功能。
培养开发功能。健康的人才生态系统必须对人才具有很强的培养开发功能,而且这种培养开发应该是伴随着人才资源的整个发展过程而持续不断进行。人才生态系统对人才资源培养开发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人才规模和人才质量两个方面,并最终通过相应的人才培养开发目标加以评判。人才生态系统既可以通过其组织功能对人才资源进行有组织的培养和开发,也可以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促进人才资源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开发。
吸引功能。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极化和扩展功能,能形成人才的集聚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样,在人才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映射下,就会对人才生态系统边缘外界处于“观望”心态的人才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外部优秀人才不断集聚,人才规模越来越大,人才结构越来越合理,进而使人才生态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强。
配置功能。人才生态系统对人才的配置功能,是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进入实用阶段、真正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同时,人才生态系统也必须具备对人才的再配置功能,因为人才的配置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当人才通过内涵式发展后,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需要重新进入再配置过程,以获得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更能发挥作用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
使用功能。人才生态系统对人才进行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人才进行使用。如果使用得当,人才资本投资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人才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反之,人才间不能产生竞争性合作,而是低级内耗,造成人才资本投资的浪费。
留住功能。一个健康的人才生态系统如果具有很强的人才优势和发展前景,就会产生极佳的系统感召效应,从而对人才生态系统内部的人才将产生持久的黏附力,从而有效地留住人才。
(2)外在功能
人才生态系统的外在功能主要是指人才生态系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提供人才支撑。人才生态系统能为社会生态系统源源不断地提供“加了油”的人才流,这支人才流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力军,能有效加快社会生态系统的进化速度;其二,输出科技成果,人才生态系统还为社会生态系统输出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科技成果。而且,随着人才生态系统内在功能的不断有效化,人才生态系统为社会生态系统输出的科技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将会越来越强。
5.人才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
(1)相似性
人才生态系统是将生态学的概念和思想引入人才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有助于人们在思考人才问题时融入生态学的理念和精华。因此,人才生态系统必要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由生物部分和环境部分构成,都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系统特征,生命体之间都是通过“食物链”构成了竞争、互惠、共生、捕食、偏利/害等关系网络和多样化的系统运行机制,生命体与生态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实现系统进化发展。总之,人才生态系统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在分析其构成要素、关系网络、运行机制时基本上是比拟了自然生态系统。
(2)差异性
组成成分差异。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自然规律指引下的符合物种生存和进化法则的系统,并不掺入人为因素,主要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其外部环境条件层次相对单一,而内部环境的生命物种较为复杂多样,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来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人才生态系统与之相比,因其以人才物种为核心,所涉及的生命体部分构成相对简单,但由于涉及人的因素,在环境构成上除了共同的自然环境以外,还包括与此关联的社会环境,生态系统相对复杂多样。同时,整个人才生态系统的存在是以人才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经验等作为其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关系网络和运转机制都是通过人才生态链来实现的。
区域范围差异。一般而言,自然生态系统的划分是按照生物栖息的环境而定,由生命体的存在空间和获取资源所限定。而人才生态系统没有地域和时空限制,内涵非常丰富,其发展途径也并非遵循单一的模式,这就要求人才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突破区域、行业、空间的限制,尽可能获取并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如资金、技术、信息等,以此作为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
功能作用差异。自然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只是基于存活下去的生命本性表现。而人才生态系统是人为建立的适宜于人才发展的生态系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整个系统不仅表现为人才对不断发展变化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措施和策略去主动改变和创造更适宜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12]。
(二)人才生态链
1.食物链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能量的获取与转化,而能量传递必须借助食物链才能实现。所谓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接起来的链锁结构[13]。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联结成了整体,其结构模型如下图2—1所示:
图2—1 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基本渠道,受自然界能量供应关系和能量转移规律的制约,食物链上的生物种群数量从底层到高层存在迅速递减的比例关系,形成一种数量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必须时时保持动态平衡,任一环节的弱化或断裂,都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2.人才生态链[14]
(1)人才生态链的概念内涵
在人才生态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原理,依据人才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以及人才种群之间在类别、层次、作用和功能上的匹配关系,也可以分为生产者人才、消费者人才和分解者人才,从而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人才生态链。因此,所谓人才生态链就是指在人才生态系统中,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人才价值(知识、技能、劳动成果、经验、教训等)为纽带形成的具有工作衔接关系的人才梯队,其结构模型如下图2—2所示:
图2—2 人才生态系统生态链结构
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流动的基础一样,人才生态系统中的人才生态链也构成了人才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形营养结构。如果人才种群在这个链条中无法获得所需的能量,这个人才种群可能就会枯萎,没有能脱离人才生态链而独立存在的人才种群。高层次人才种群的出现也是以众多非高层次人才种群为基础,通过低层次人才种群的经验、教训、劳动成果等,给高层次人才种群提供能量与营养。一旦出现人才生态链断链现象,高层次人才种群先遭受损失,损失的程度也最大。
(2)人才生态链形成的内在机理
实践已经证明,人才群体发展演化总是以核心人才为种核,通常显示出强烈的人才种核效应。一个或几个同行中的领袖级人物,往往会对同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群体发展的生长基点和凝聚核心,带动其上下游人才向其靠拢,大大提高群体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并通过衍生、扩张与拓展,成为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大影响的人才布局,使人才集聚度不断提高,形成蔚为壮观的“人才生态链”和“人才生态圈”,形成机理如图2—3所示[15]:
图2—3 人才生态链形成的内在机理
随着人才生态链的形成,在人才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映射下,对处在人才生态链边缘外界处于“观望”心态的人才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使群体外部优秀人才不断集聚,人才规模越来越大,人才生态链越来越复杂,人才群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越来越强;此外,由于群体感召效应,它对人才生态链上的人才也将产生持久的黏附力[16]。
(三)关于人才生态位
1.生态位
生态位的概念内涵
生态位的研究已历经百年,早在1894 年,密执安大学的斯特雷尔(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对“生态位”就很感兴趣,但未做出任何解释。1910年,美国学者R.H约翰逊第一次在生态学论述中使用“生态位”一词——“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
迄今,关于生态位出现了很多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其一,美国学者格林尼尔(Grinnel)的“恰被一个物种或亚种所占据的最终分布单元”,说明了在同一区系中没有两个物种占据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人们称之为“空间生态位”(Spacial Niche);其二,埃尔顿(Elton)的“一种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即认为生态位是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故人们称之为“营养生态位”(Trophic Niche)或叫作功能生态位(Function Niche);其三,哈奇森(Hutchinson)对生态位提出了更实用的定位,他认为生态位是每种生物对环境变量(温度、湿度、营养⋯⋯)的选择范围,因为环境变量是多维的(三维变量称为体积),称为超体积,进而称为超体积生态位(n-dimensional hyper volume niche)[17]。
除此之外,哈奇森在超体积生态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两个概念。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竞争和捕食条件下,有机体的生态位空间;而当竞争和捕食出现时,有机体所占的生态位空间是实际生态位,它始终是基础生态位的一个子集。
另外,生态位概念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空间类型可以分为:实际生态位(指有机体目前占有的生态位),潜在生态位(指有机体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态位)和理想生态位(指有机体希望占有的生态位);根据人类活动类型可以分为:生活生态位(指与人类生产有关的生态位,例如资源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等)和生产生态位(指与人类生产有关的生态位,如资源条件等);而根据功能类型又可分为:农业生态位(与第一产业有关的生态位),工业生态位(与第二产业有关的生态位)和城市生态位(与城市发展有关的生态位)[18]。
2.人才生态位
(1)人才生态位的概念界定
人才的流动犹如生物界中动物对栖息地的选择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宜不同的人员生存发展,为人才的滋养、发展提供不同的条件。可以说每个人才都应有适宜自己发展方向的特定生态位,即人才生态位[19]。动物的生态位,讲究的是自然环境的各项指标,人才的生态位要复杂得多,涉及政治环境、法制环境、学术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20]。
借鉴生态位的概念,可将人才生态位界定为:人才个体(种群、群落)在特定环境中的具体位置。这一特定位置主要表达人才个体(种群、群落)的生存能力,及其在特定环境内的资源掌握程度、功能发挥限度、离开环境的机会成本等[21]。
(2)人才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从概念上可以看出,人才生态位是人才与生态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着其演化特点的多层面性。人才生态位主要表现为系统性、适应性、共生性和平衡性等特点,但这些特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人才生存发展的实践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系统性
人才生态位是一个由人才结构、功能和地位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内部构成要素彼此依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人才生态位的态势效应。人才生态位的系统性可以从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两个方面来理解。在横向维度,人才生态位是由不同岗位、职位和部门的人才资源相互结构构成的;在纵向维度,人才生态位是由不同发展时期的人才资源互相联系形成的。横向和纵向的有机结合决定了人力资源生态位的系统性。
(4)适应性
在生态学上,适应是指生物体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发展和演化的可遗传特征。生物体的适应性特征具有多层面性,既包括生物体通过完善内部结构、功能机制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生物体通过适应改变环境空间结构和层面来使得环境向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演化。具有类生物性,人才生态位同样具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人才生态位与环境的多元互动过程中。正是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才生态位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生态位的发展过程就是其内部结构、功能机制不断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由于人才生态位的构成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它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也具有多层面性,既包括人才生态位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也包括人才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
(5)共生性
共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表现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生物之间共同依附于某一生态环境。由于不同生物物种共同占据或者享有同一生存空间,因此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就表现得较为多样,例如,竞合关系、共荣关系等。共生关系是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关系的具体体现。在人才生态位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共生现象。这种共生现象产生于人才生态位与生态环境的互动过程,发展于人才生态位与内外部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人才生态位的共生现象可以分为外部共生和内部共生,前者是指人才生态位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交流与互动;后者是指人才生态位在内部环境中的演化与发展。
(6)平衡性
在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广泛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时,生物的生存发展机制就能够保持生态平衡,而当环境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干扰力超出了生物内在的平衡机制时,生物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就会失衡,此时就需要合理调整生物系统的关系结构,维持生物系统的有序和健康运转。人才具有类生物性,人才生态位也同样存在着从平衡到失衡再到新平衡的演化现象。因此,人才生态位的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生态位与其依存环境的物质能量平衡;二是人才生态位内部结构、功能机制的有序平衡[22]。
(7)以科技人才为例的人才生态位模型
借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科技人才被视为生物个体,科技人才群体被视为生物种群,他们也都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科技人才个体生态位具体表现为科技人才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是科技人才能动地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同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一个工作岗位能够满足人的预想并达到其需求条件时,相对空间生态位的稳定程度会上升。
一个科技人才的个体生态位包括他的空间生态位以及环境、资源等提供的满足自我需求的营养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另外根据科技人才的社会定位与自我定位可以将其生态位分为:现实生态位、潜在生态位和理想生态位。现实生态位是指社会生态系统暂时结合科技人才个体的专业特点、显性能力及社会需求分配的可获取性资源和生存空间;潜在生态位是指科技人才个体隐形能力及未来成长过程中可能拥有的资源和生存空间;理想生态位是指科技人才个体自我能力认知以及自我高度追求定位中应获得的资源和生存空间。
根据我国科技人才年龄结构特点,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不同年龄层的大致分布比例,并将年龄层次分为5个等级[23]。左侧的金字塔引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5个需求等级。用实线箭头表示现实生态位,点划线箭头表示潜在生态位,虚线箭头表示理想生态位,不同年龄层的科技人才个体通过内因及外因的共同作用生成一个生态位。如下图2—4模型所示:现实生态位是科技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每一个年龄层次的科技人才个体的需求层次是作为社会人正常轨迹的满足和自身能力、经验累积贡献率的表现。随着科技人才个体成长,固有的现实生态位、逐渐显现的潜在生态位和认知的理想生态位必然发生错位和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外部人才政策实施不当以及用人单位不能给予科技人才及时调整,重新找到三者的平衡点,就会产生人才流动或人才流失现象。
图2—4 科技人才的生态位模型
三 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回顾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类比概念,近年来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最早起源于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在企业生态系统概念及其战略讨论的基础之上,以Adner为核心的学者关注创新生态系统聚类。他认为企业创新往往不是单个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要通过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才能生产出具有顾客价值的产品,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单一组织无法实现的共同价值创造,其优势表现在平台领导、战略支配、开放式创新、价值网络以及超链接组织等方面[24]。他提出创新需要依赖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生态系统的成员参与,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种协同机制,企业这种协同机制将个体与他者联系,并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输出价值[25]。
之后,很多学者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吴金希从组织体系角度出发,他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多个创新主体之间,基于某些技术、人才、规则、文化、运作模式、市场等共同的创新要素而形成的,相互依赖、共生共赢、动态互动的一种组织体系[26]。学者伍春来更多强调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性,他认为创新生态系统论是从企业仿生学角度解释企业创新的一种理论,是基于网络创新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着重强调对于组织所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理解[27]。李万、常静更多关注系统的互动传导,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间内各种创新群落之间及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系统[28]。
(二)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创新生态系统如同生物系统一样,正在从要素的随机选择不断演变到结构化的社群。正如朱迪·埃斯特琳所言,任何一家企业或组织的创新生态系统,都要依靠整个国家和世界的创新大环境,创新生态系统里的不同栖息者,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群落:研究、开发和应用,正是三个群落之间健康的平衡决定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29]。学者李万提出,创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实现内部物种、种群、群落之间及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一定程度上,物质流包括人力资本、实物资本等;能量流包括知识资本、金融资本等;信息流包括政策、市场信息等。在研究美国创新生态系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需求,学者陈华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三个群落,正是通过共生演化、自组织生长、开放式协同等维度实现对创新活动的驱动[30]。细化而言,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构成的系统,其包含由供应商、分销商、外包企业、产品与服务制造商、技术提供者,其他组织等共同构成的松散网络[31]。
学者伍春来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所组成,各物种相互间存在各种复杂关系。其中,生物物种主要包括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相同的技术、供应商、用户等)所形成的种群,消费者、供应商、市场中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等;相互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既有垂直关系,如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等关系,又有水平关系,如竞争对手、其他产业的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利益相关者等关系[32]。胡斌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构成的系统[33],其包含由供应商、分销商、外包企业、产品与服务制造商、技术提供者,其他组织等共同构成的松散网络[34]。总之,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多个创新主体之间,基于某些技术、人才、规则、文化、运作模式、市场等共同的创新要素而形成的[35]。其中,人才、市场、文化是创新生态体系的基础。
(三)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开放系统,系统内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辅助主体组成的创新群落能够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稳定有序结构。作为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创新系统,其主要特征有:
1.整体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创新主体及其要素构成的整体,各创新主体及其要素是系统的基础,系统一旦丢失关键创新主体及其要素,系统的整体功效也将难以发挥[36]。创新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为实现创新,各个创新主体分工合作,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各构成要素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系统如果丢失一些关键性要素,那么系统的整体效能也将难以发挥[37]。这是因为系统是由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但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时,系统的整体功能也将随之变化。
2.动态性
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系统边界动态性和运行过程动态性的特点。系统边界动态性体现在随着外部要素的流入和创新主体的成长,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范围不断延伸,新创新主体的不断加入,创新群落的规模不断扩大,创新生态系统的边界也会随之发生调整[38]。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动,系统内部各结点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系统运行过程的动态性体现在随着创新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内的各创新主体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自我调节,达到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发展[39]。
3.耗散结构性
耗散结构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也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40]。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性特征表现在,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只有与创新文化、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手段、生态环境等组成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系统才能够在涨落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41]。耗散结构是一种活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才能实现有序结构的实现。
总之,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持续性的创新,通过将创新投入、创新需求、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管理在创新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42]。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要素集聚并聚合反应、创新价值链和网络形成并拓展的开放系统,必须关注营造有利于开放条件下创新要素集群栖息的途径、机制与体制[43]。目前,创新生态系统正逐渐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科技创新的基石、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与助推器,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4]。
四 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回顾
(一)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随着创业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创业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逐渐成为企业战略与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先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Dann提出,他描述了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总体框架和运作模式,但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45]。之后,其他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归纳而言,主要从生态视角和网络视角两方面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一方面,结合自然生态学知识体系,大部分学者把创业生态系统描述为由创业相关主体构成的创业生态种群。创业生态系统是从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步演化而来,生态系统是有机体群落系统和其所处环境系统的共生体系[46],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张玲斌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创业环境要素和创业主体共同构成的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平衡性等特征的有机生态体系[47]。
另一方面,创业生态系统由各个主体要素通过网络连接形成。梅森(Mason)和布朗(Brown)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创业者和资源提供者通过紧密有效地连接形成的网络,与创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结构系统[48]。科恩(Cohen)强调了网络关系、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是维持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49]。百森创业生态系统项目(BEEP)的提出者伊森伯格(Isenberg)教授特别强调了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多主体协作工程[50]。创业生态系统内部稳定有序的流动机制,促进了创业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机互动[51]。普哈拉(Prahalad)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能使动机、传统各异,规模、影响力不同的私营部门、社会主体,协同发展、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体系[52]。创业生态系统内部的价值交换机制为系统内部不同的组织机构带来了相应的物质和资源[53]。我国学者林嵩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由新创企业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创业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54]。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多种创业参与主体及创业环境要素,其中创业参与主体包含创业企业以及间接参与创业过程中的企业和相关机构,而创业环境是指主体创业过程中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体现在环境要素上。其中,国外专家施皮林(Spilling)将创业生态系统描述为在一定区域内的相关主体对创业活动发挥决定作用的环境[55]。伏戈尔(Vogel)指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的创业群落构成,由多种互相依赖的创业主体和环境要素(市场、监管体系等)构成[56]。我国学者赵涛认为一个区域内的科技创业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投融资机构和与科技创业企业相关联的部分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创业生态群落[57],创业生态系统具体模型如图2—5所示。
众多学者对影响创业的环境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影响创业的环境要素包括: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富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劳动力、供应商、顾客、政府政策、周边的大学、自然资源、交通、有效的社会服务、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等。认为创业生态系统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可触市场、政策法规、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创业文化以及其他支持。(1)可触市场。市场是创业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市场可以感知用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获取产品细分的经验以及顾客群体、渠道等这些与市场客户相关的信息,同时创业者网络、企业网络等的构建也离不开市场的中介作用。(2)政策法规。内容包括:相关机构的设立,如投资机构、创业支撑机构;政府资金的支持,如对企业研发提供启动资金;相应的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立法支持,如关于破产、合同、财产权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法律完善和执行,健全的法律和监管体制,对于创业活动的飞速发展至关重要。(3)金融资本。资金是创业活动的血液,良好的融资保证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包括小额贷款可获得性、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股权、债务等。(4)人力资本。包括创业者要容易招聘到新创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劳动者与普通劳动者。(5)创业文化。创业生态系统要形成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包括社会对创业的宣传,尊重创业者,对创业失败的宽容。激发人们对创业的渴求和抱负,对创业成功者的广泛宣传可以点燃公众的想象力,产生更多的模仿者,从而刺激创业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例如在爱尔兰和智利,政府对创业活动的鼓励和宣传,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改变了有关创业的社会观念。在波多黎各,国内最大的日报每周用一个整版来刊登创业成功的故事,这些故事加深了人们对创业的了解。(6)其他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和非政府机构等。基础设施如通信、交通和物流、能源、孵化器、创业中心,非政府机构有非营利性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协会等。
图2—5 创业生态系统构架模型
(三)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1.多样性
一方面,它是由多种类型的参与主体所构成,如创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等支撑的大型企业、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这些主体发挥不同的作用,通过主体间的合作以及资源、能力的互补驱动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58];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类型的主体,如新创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也有很大区别[59]。由于技术、产品和服务所需知识的多样化,形成了大量的机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新企业。这些企业在资源优势上有很大差异,在生态系统中也占据不同的市场空间和位置。如一些新创企业注重对新技术的研发,对市场的关注度较弱;而另一些新创企业则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商业化,致力于占据更多的市场空间。随着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主体间的差异性会更加明显。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越高,表示其拥有的主体种类越丰富,或系统内的企业类型越多,这些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或者是产业链上的不同位置,其发挥的功能各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竞争性
除了共生性,创业生态系统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内部动态性是主体间的竞争性。为了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参与主体之间相互竞争,特别是在同一类型之间[60]。摩尔(Moore)指出生态系统中,主体间既合作又竞争,共同支撑着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通过良性竞争维持系统的长期发展[61]。对于生态系统而言,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从完全的互相依赖到完全的掠夺行为。新创企业常常互相竞争以在生态系统中建立其地位,也可能与成熟企业合作以挤压其他企业或设定新行业标准以抢占先机。成熟企业也与新创企业合作和竞争,通过兼并和收购其他新创企业来实现规模扩张,挤压和吞并新创企业。对处于生态系统中的新创企业来说,面临着战略不断调整的挑战。为了使其命运与核心企业紧密相连,新创企业必须密切关注核心企业的战略变革。此外,成熟企业有时也希望减少对新企业创新或产品的依赖,通过自行发展事业部或收购企业来实现业务扩展和市场扩张。
3.自发性
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创业生态系统必须能够实现动态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强化。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自发性,知识流动和能力积累都会引起系统的结构变动[62]。系统内部主体和要素通过自发组织来进行自我维持和强化,使系统内部变得有序,从而解决内部矛盾和由于环境刺激造成的非平衡状态。创业生态系统通过内部主体及要素间的交互作用得到提升,当这些要素足够完善彼此相辅相成时,系统能够实现自我维持[63]。梅森(Mason)&布朗(Brown)指出创业生态系统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一个良性的自我强化过程会促进创业生态系统的成长,从而培育和支持未来的创业活动[64]。内部治理机制是实现创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的关键,包括权力结构和任务协调[65]。一方面,生态系统中有效的决策需要其具备权力结构。系统中主体间的关系反映了其网络位置,也影响了其在系统中的权力;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平稳运作还需要任务协调。系统中的规则和标准规范了主体间的相互作用[66],这些协调过程使系统能够存活并正常运转。通过这些治理属性,为生态系统的共同价值创造和自我维持性提供了保障。
尽管研究视角有所差异,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把创业生态系统描述为由创业相关主体构成的创业生态种群,进而各个群落由网络连接构成创业生态系统[67]。总之,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创业者为中心,连接政策引导、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科研院所、创业教育、基础设施等机构,协同作用于创业者,通过交互式共生演化来提高创业质量,促进区域整体统筹发展[68]。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于推进系统化的创业活动促进机制、发挥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五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回顾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培育,对激发国家经济活力、促进国家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69]。目前,学术界正在从多个领域展开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微观层面,国内很多学者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放在高校层面,认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内容[70]。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社会的教育及相关资源,构建一个以学校为核心,以学校、企业、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圈[71]。学者王乔提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强调其针对性和协作性,创新创业教育涵盖校内和外部组织及个人,它们之间通过有效协同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72]。搭建协同培养下创新创业教育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生态系统综合平台,必须深化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73]。黄林楠提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创新创业课程、校园孵化器、强大的技术转化办公室、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以及支持和衔接这些创新主体的创新网络[74]。王占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家庭等各个平台之间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资源互补,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循环性、永续性、整体性等特征的生态系统[75]。
宏观层面,学者普遍关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76]。中关村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稳定、持续、协调的生态系统,包含资源生成与整合、资源互换、组织聚合三大机制,系统内不同类型的资源的生成、汇聚、互换与协调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有机运行体系[77][78][79]。学者盛春辉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众多行动者通过“必经之点”的问题转译而形成的动态化、多元化、复杂化、差异化的无缝网络[80]。贺瑛提出,创新创业需要良好生态系统的构建,“众创、众筹、众扶、众包”是构筑这一生态系统的着力点和发展源[81]。高冉晖认为,政府支持、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是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82]。学者李政提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包括: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业孵化、创新创业文化六大要素和“市场、法治、政策”三大环境[83]。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多种创新创业主体依赖特定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协同共进的有机整体动态平衡系统0[84]1。张江生态化的创新创业系统,就是构建由政府部门、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产业与投资人、各类中介机构、非正式社区组织等有机融合的生态体系[85]。
总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对创新与创业、经济与社会紧密结合发展状态的描述[86]。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相互作用、有效协同,是由领军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以新型孵化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创业文化六大要素组成,集合政、产、研、学、资、介等关键资源要素,形成的良性循环。随着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