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川市基本情况
利川地处湖北西南边陲,西靠蜀渝,东接恩施,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四县两区交界,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系湖北西大门。宜万铁路、渝利铁路连贯东西,沪蓉西、沪渝、利万高速四通八达,318国道、326 省道阡陌纵横。利川靠近重庆、宜昌、恩施、万州四大机场,可谓是鄂渝边际的窗口城市。
利川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上古为廪君地,周属巴国,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北朝北周置盐水县(清江古称盐水),唐、宋并盐水县入清江县,元、明、清建土司政权,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设利川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利川辖8个镇4个乡两个街道、585个村(社区),国土面积4607平方千米,总人口95万,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区位和自然条件独特的县级市。
利川地处巫山流脉和武陵山北上余支交会部,为清江、郁江发源地。境内万山重叠,沟壑纵横,道路崎岖,关隘四塞,历为楚蜀屏障、军事重地。北部为利中盆地,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利中盆地,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大利之川”,故名“利川”。
利川自然资源丰富,是生机蓬勃的开发热土。生物资源富集,素有“坝漆之乡”“水杉之乡”“莼菜之乡”“黄连之乡”“山药之乡”“红茶之乡”“野生植物之乡”美誉,黄连、莼菜和山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境内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50万千瓦,风能资源80万千瓦,天然气储量达800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达3440亿立方米,已探明煤炭储量1亿吨,硫铁矿储量1.5亿吨,石膏矿储量144亿吨,生物礁大理石储量200万立方米。
利川是生态宜居的避暑胜地。森林覆盖率达65 %,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2.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誉为“天然氧吧、避暑凉城”。利川有世界容积量最大的腾龙洞、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水杉树种、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齐岳山、江南明清庄园大水井古建筑群落、千年土家古堡鱼木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利川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获“中国凉爽之城”称号。
利川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等11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59.2 %。利川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在这里交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巴楚文化历史冰箱”,民族风情十分浓郁。流传千年的民风民俗、门类繁多的民族艺术、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风味独特的民族饮食,构成了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境内的利川灯歌、利川小曲、肉连响号称“利川三绝”(肉连响、利川灯歌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着丰富的山民歌,保留着很多优秀的传统习俗和民间工艺。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曾荣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诗词楹联文化城市”“十佳书香县市”“湖北省作协创作基地”“湖北摄影之乡”等称号。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利川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全市农业户籍人口786972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5801 人,贫困村141个,贫困发生率为27.4 %,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已累计脱贫 66209 户 219119 人,14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5 %,各项指标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89亿元,增长6.7 %,首次突破200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1 %,高于恩施州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7.1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7.9 %,高于全州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3.5个百分点。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保持增长,共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4.54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00元,增长9.77 %,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429元和11533元,分别增长9.06 %和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