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简史
本书根据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变化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丝绸之路时期(公元前115年—公元1992年);二是新丝绸之路时期——新亚欧大陆桥时期(1992—2013年);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期(2013年至今)。
丝绸之路的名称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交流,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依赖动物驮运,而且主要是陆路交通,中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贸易主要以丝绸、茶叶、珠宝、器皿、玉石、香料等为主。当时《史记》把从中国到上述地区的经济通道称为“外国道”[1],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之名[2]。本章的古丝绸之路是指从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始,直到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正式通车为止。
古丝绸之路线路走向:从兰州往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地理特征是西高东低,昆仑山、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祁连山山脉是东南走向,因此发源于这些山脉的河流也是东西流向居多。由于有冰川融化形成的泉水或者河流,在塔里木盆地边缘以及天山脚下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和村镇,虽然丝绸之路部分地段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戈壁和沙漠,但只要前进的方向正确,那些天然的绿洲和城镇,为远道而来的丝路商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休歇场所,游牧民族已经在相邻城邦之间初步开通了往来通道。从《史记》所描述西域当时情况可以知道,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200多年,西域就建立过50多个绿洲城邦小国,互相之间以及与中亚各国之间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商贸往来,这些前期基础为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提供了必要条件,降低了丝绸之路贯通的难度。
据历史学家考证,丝绸之路通道可以分为东段(古长安到西域段)和西段(西域到欧洲段)。东段路线一般认为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北线是从关中地区的古长安出发经漠南过张掖、嘉峪关,再顺着天山南坡和北坡的绿洲进入西域,即所谓的“草原路”;中线是从关中地区翻越陇山和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然后进入河西走廊,再进入西域,即所谓“河西路”;南线是顺着祁连山南坡向西走,逆湟水河上(今西宁河)至青海湖,再经由柴达木盆地到达今新疆若羌,最后再从塔里木盆地边缘进入西域,即所谓的“青海路”。
图2—1 古丝绸之路东段走向图
资料来源:徐萍芳:《丝绸之路考古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古丝绸之路通道西段(西域到欧洲段)一般认为也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
北线:从瓜州(现酒泉瓜州县)—哈密—北庭—乌鲁木齐—昌吉—精河—伊宁—阿拉木图—托克马克—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萨莱(俄罗斯)—萨克尔—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古罗马帝国。
中线:从瓜州(现酒泉瓜州县)—吐鲁番—轮台—库车—阿克苏—喀什—杜尚别(塔吉克斯坦境内)—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康居国(哈萨克斯坦境内)—马什哈德(伊朗境内)—哈马丹(今阿曼境内),然后继续向西到巴格达与南线汇合。
南线:从瓜州(现在酒泉瓜州县)—敦煌—若羌—于田—莎车—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然后继续向西经兰氏国(今克鲁伦河下游至呼伦湖一带)—赫拉特(阿富汗境内)—赫卡托姆皮洛斯(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巴格达(伊拉克)—大马士革(叙利亚)—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古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