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广州岭南琴派依存的文化环境
岭南古琴最早出现不晚于西汉初,虽较中原地区起步晚,但在南宋以后随中原文化的流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元明两代积累,岭南琴坛逐渐兴盛。一直到了清代,岭南琴乐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师承及传谱,迎来了全面发展时期,形成了岭南琴派。此后,岭南琴家济济,琴学成果丰硕,不少岭南琴曲流传至今,岭南琴派声名鹊起。
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或特色文化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州地处岭南腹地,岭南琴派的发展与广州的文化艺术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把岭南琴派与广州其他艺术形态的发展历程联系起来即可发现它们的兴衰、变化、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并一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一 独特鲜明的城市地位利于岭南琴派的生存
广州地处岭南,北接南岭,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清初曾有学者论述:“广州一郡,屹为中枢,山川绵邈,环拱千里,足为都会矣。”[12]因优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广州拥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地理环境作为生活的基础条件,为岭南琴人的创作提供着素材,并塑造着琴人的性格、气质及审美情趣。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建市最早的历史名城,从远古时期百越文化的历史积淀,到沧桑变化中的汉越文化融合及中西文化交融,广州逐渐形成了它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贯穿着务实、平民、商业、革新的人文意识,赋予了广州人兼容、开放、改革的观念。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成为中国在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活动的集中地,其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在岭南独占鳌头,使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基于富足繁荣的经济基础和文风昌盛的文化氛围,使岭南琴人见多识广、思路开阔,能融会诸家精华而充实本派琴学。岭南古琴艺术在这样的城市文化背景中才得以延续。
二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促进了岭南琴派的发展
(一)粤剧、粤曲、粤乐为岭南琴派赋予更多地域风格元素
粤剧、粤曲、粤乐与岭南琴派同样,都是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产生的,因此受到了相同地域风俗和方言等影响,使它们之间的音乐风格元素都息息相关。
粤剧是融入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昆腔、秦腔、湘剧、徽调等诸腔又逐步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我国南方一大戏剧剧种。它既保留了原有剧种的特征,又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
粤曲源自粤剧清唱,是众人用广州方言奏唱的一种曲艺形式。粤曲将粤剧中的“梆子、二黄”基本唱调及广东音乐的风格元素吸收运用,不断地丰富创新,拓宽了其唱腔音乐。
广东音乐,亦称粤乐。早期的广东音乐只是粤剧、粤曲中的过场曲或为舞台表演动作伴奏而烘托气氛的一些民间小曲,后来受经济、民俗、语言等地域文化的多方影响,经过了乐器改制、音乐创作实践和艺术表演的丰富实践,大批民间音乐家的努力,使它最终形成了地方性器乐乐种。[13]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与《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等岭南古琴作品大多是标题音乐,都擅长于自然景物、生活情境的描摹,对传统的生活情趣无不流露着关注,常带给人精神的享受。结构上都简单明了,形成了曲调优美流畅,色彩亮丽华美,节奏清晰明快的特点。岭南琴家后来将广东音乐《平湖秋月》《妆台秋思》《禅院钟声》等改编移植成古琴曲,以独奏或与二胡、古筝等乐器的合奏形式,丰富了古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二胡专业出身的岭南当代代表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谢导秀先生,倾向于将民间音乐、地方乐种的风格融于古琴曲中,包括打谱都融入了这种风格。
岭南琴风与戏曲、曲艺天然的一脉相承,粤剧、粤曲、粤乐为岭南琴派在演奏上善用装饰音、撮注手法、曲折迂回的旋律进行和地方语言声韵语法等特点提供了借鉴,使岭南琴风刚柔相济、活泼明朗、清淡秀丽,具有岭南地方色彩浓郁的主体风格。岭南琴派与粤剧、粤曲、粤乐的孕育、形成、发展各时期都有着相似之处,都较典型地承载和发扬了粤地“兼容并蓄”的文化性格。它们长期存在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对外来音乐文化的兼容中开创出了一条具有“岭南”特征的发展道路。
(二)岭南画派为岭南琴派提供了精神驱动力
岭南画派是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中国国画流派之一,既有传统底蕴又不保守,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笔墨特色的同时,借鉴和引进西洋画法,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特点。岭南画派有着“折中中外、融合古今”的兼容精神。[14]
清道光时,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的张敬修在东莞修筑了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可园内外处处风光如画,给予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源源不断的绘画素材与创作灵感,在可园居住长达十年之久。他们注重写生,画风逼真传神,清新秀美,为形成现代岭南画派打下了坚实基础。可园其中筑有绿绮楼,专为收藏唐代绿绮琴之所。名园名人名琴,一时传为佳话,可园成为岭南派古琴文化的重要园地。张敬修逝世后,居巢、居廉回到故乡广州,营建庭园,以夕庵、紫梨花馆、啸月琴馆为三大主体建筑的“十香园”诞生。啸月琴馆,是以居廉收藏的古琴“啸月琴”命名,写生之余,居廉常在啸月琴馆弹奏古琴。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及众多艺术家都曾先后入居廉门下,在啸月琴馆习画听琴。岭南画派与岭南琴派一直存在着“琴画合一”的关联性。古琴演奏与绘画艺术始终贯穿于岭南画家的生活,岭南琴曲犹如源源不断注入岭南画派艺术的新鲜血液,岭南画派也为岭南琴派提供了精神的驱动力,它们结合起来将内在的精神融合而共同传承发展。
(三)岭南诗歌为岭南琴派增添了更多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广州诗人结社已成风尚,大大小小的诗社不可胜数,有南园诗社、越山诗社、浮丘诗社、兰湖诗社等。涌现出像邝露、陈子壮、梁佩兰、陈恭尹、屈大均等这样有着全国影响的杰出人才。而他们皆能诗善琴,不仅以文会友推动了岭南诗歌的发展,而且是影响颇深的岭南琴人。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明末南海诗人邝露,所得“绿绮琴”及“南风琴”极为珍惜,出游必携二琴,其诗有“四壁无归尚典琴”之句。[15]诗人陈恭尹、梁佩兰曾参与其师岭南琴家云志高《蓼怀堂琴谱》的编订,并为之作序文。
岭南诗风以雄直与清淡并峙为主,岭南琴乐则多作刚健明快之声,岭南诗歌与岭南琴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历代诗社的群体性诗歌活动,均伴随着书画创作、音乐弹奏等其他的艺术活动,所以在技法运用、意境塑造、内涵建构等多方面有了共同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地域特质,使岭南琴派形成绚丽多姿、洒脱自由的丰富表现力。艺术家们基于古琴的性能,在技术表现力的开发上进行创造,与诗词韵文等吟唱声腔相互合拟,体现出别具一格的韵致,富于古琴歌唱性的特点。岭南派古琴经常在当时的诗文酒会和雅集中出现,或以吟诵配琴音的形式,或以诗词音调改编而成的吟唱形式,抒情言志,修身养性,自弹自吟,乐此不疲。诗境和琴乐的意境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丰富和强化了岭南琴派的表现形式,至今仍启发着岭南当代琴家的琴曲创作形式。
三 岭南地区相关古琴活动对岭南琴派的生存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了岭南第一个颇具影响的学术流派——岭南学派。这一学派为岭南文化的理论特色、思维取向、风格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心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为宗”和“自得之学”上,重视心的主体性,主张静坐澄心。
陈白沙通过多样的教育形式传播其学术思想,当时在江门传授六艺,古琴便成了岭南学派门生的必修课程。白沙先生好琴,写过许多琴诗,他倡导的“雅健之美”,不仅为岭南诗词、书法所推崇,也为岭南琴派所追慕。这一风格与江浙一带清婉典丽的琴风形成鲜明的对比。直到今天,岭南琴派依然表现出古淡天真、雅健鲜活的艺术特点,而与其他琴派有明显的区别。[16]
岭南学派的门生大多能琴,各地弟子们不但传承白沙心学,而且还将白沙琴学及其手抄琴谱在各地广泛传播。特别是湛甘泉,继承了白沙学说,又加以发展提高,他为纪念白沙先生,到各地创设书院,讲学传琴。有广州天关书舍、白云山白沙书院及其他城市的40多间兴建和扩修的书院。由此可见,陈白沙创立的岭南学派为岭南琴派在人才培养上做了充分准备。岭南学派对岭南琴派艺术性及思想性的奠基作用,是岭南琴派最重要的价值。
四 岭南琴派在广州当代文化环境中的发展现状
古琴艺术当下的发展已趋繁荣的景象,这种繁荣是一种大环境使然。近年国家重视非遗保护工作,自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它的推广力度在不断增大,包括央视的音乐大赛中有古琴,奥运会的节目中有古琴,影视剧中也常出现古琴,传播和传媒的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古琴。这种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古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岭南琴派同时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每年都有补助经费下发至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广州市设有相关文化管理组织与机构指导着岭南琴派古琴活动的开展。
海珠区是广州具有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个区,2010年海珠区文化馆成为岭南古琴的保护单位,并于2011年10月在文化馆内设置了岭南古琴艺术馆,方便琴事活动的开展。广州市文化馆下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是直接负责与支持岭南古琴传承的单位,将古琴活动项目纳入其工作内容安排中,进行展览、宣传、组织实施及交流传播工作,为活动提供场地。2012年7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开办岭南古琴青少年培训班,面向社会公益开放。早在1980年成立的广东古琴研究会,多年来在岭南古琴文化传播、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古琴研究会具体组织和指导着广州众琴家琴社及学员爱好者的活动,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导秀老师在岭南派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为岭南古琴的传承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他将《古冈遗谱》重新记录整理并打谱改编了一些地方乐曲,集成《宝树堂琴谱》,传授岭南琴学,至今教导的弟子已逾千位;广东古琴研究会副会长、省级岭南派古琴传承人谢东笑老师,2008年创办七木琴社,致力于古琴社会教育、古琴交流、琴曲创作等多方面,担任了岭南古琴国家级传承基地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的授课导师,开设了岭南古琴特色课堂,为岭南古琴的启蒙教育搭建了平台,同时在广州各高校进行着广泛的岭南古琴教育传承;广东省古琴研究会理事许海帆老师在古琴教学与古谱的挖掘与整理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还有天虹琴馆、大佛寺古琴班、中山大学澄心琴社等当代岭南古琴社团,都随着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倡导推动,积极开展古琴传承活动。广州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岭南古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