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句丽灭亡与靺鞨诸部的重新整合
高句丽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的古老民族,最初分布于今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一带。公元前37年,朱蒙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建国,史称高句丽王国,接受汉朝玄菟郡的节制。后来,尽管其势力不断扩张,南入今朝鲜半岛北部,西据辽东之地,并于427年迁都于王险城(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市),但辖境始终没有超出汉魏以来我国东北地区的传统疆域;而且不论其势力如何强大,都始终保持着对历代中原王朝的臣属和藩封的地位,是当时中国境内的国中之“国”。
高句丽曾是东北以及东北亚地区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1],“胜兵”三十余万,曾先后与隋、唐两个王朝抗衡达70年之久,所以668年高句丽的灭亡确实是当时东北地区的重大事件。唐灭高句丽既改变了这一区域原有的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也在附近诸部中引起强烈的震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靺鞨等有关部落的动荡、分化以及新的组合与崛起。
靺鞨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南北朝时期,挹娄被称为勿吉,其活动范围在挹娄人的基础上已扩大到今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七个较大的部落,即黑水、号室、拂涅、安车骨、伯咄、白山和粟末部。隋唐时期,勿吉被称为靺鞨。上述七部中,生活于今吉林省境内的有粟末部、白山部和伯咄部,其中粟末部居住于最南端,“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粟末水即今松花江)[2],也就是松花江中上游一带;而白山部则居住于今吉林省东部的延边地区。
靺鞨诸部在此前唐与高句丽的对抗中持有不同立场和表现,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高句丽灭亡后的不同命运。粟末部和白山部都曾受到高句丽的统治,其中粟末部还经常和高句丽发生战争。隋朝初年,粟末部在战争中被高句丽打败,成为“本臣高丽”的靺鞨人。而部分粟末靺鞨人在其首领、厥稽部大莫弗瞒出(渠帅)突地稽的带领下,南迁到柳城(柳城郡郡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定居。在后来唐灭高句丽的战争中,白山、粟末二部的许多人因为站在了高句丽一边,结果受到了“株连”。唐朝灭掉高句丽后,又有一部分粟末靺鞨人被强行迁到营州(唐朝时,改柳城郡为营州都督府),其中就包括后来渤海国的建国者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与此同时,很多的白山靺鞨和高句丽人也被迁到这里。还有许多人被作为高句丽人的同伙而徙往中原各地,即所谓的“其众多入唐”[3];再加上战争中的伤亡和流散,其留在原地者的数量很少,已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势力。而其他曾“附高丽”的靺鞨部落,如“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非复昔比,显也遭到唐军及其盟友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后无闻焉”[4],其余众或纷纷潜入山林躲藏,或投奔及并入黑水靺鞨诸部。不过,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今榆树市老河深、永吉县杨屯、查里巴和舒兰市黄鱼圈珠山等地均发现了六七世纪靺鞨人的早期墓葬。[5]说明仍有大批的靺鞨人生活在松花江中游一带。反之,“臣附”于唐朝和站在唐朝方面的靺鞨人,则是另一种境遇,即有可能与唐朝一起分享胜利果实,至少也是受到了封赏,其势力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黑水靺鞨诸部,由于其“最处北方,尤称劲健,每恃其勇,恒为邻境之患”[6],曾是唐同高句丽斗争的主要盟友之一,也即贞观二十年(646)唐校尉宇文法予以联络的主要对象,似曾在高句丽的背后起到牵制的作用。当然,他们也就有可能乘高句丽灭亡、南系诸部靺鞨奔散微弱的机会逐渐南进,收纳其他靺鞨诸部余众,占据安车骨、伯咄、号室、拂涅诸部的地盘。不仅如此,他们还乘高句丽遗民大规模反唐的机会进一步南下,故其势力发展较快,后逐渐组合并形成为拥有16部的强大的部落联盟,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