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的历程:明清以来云南石羊古镇城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研究优势与困难

一 研究优势

首先,家乡人类学的便利。家乡人类学的研究具有理解上的优势、语言的便利、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心理上的舒适和生活上的适应等。[173]大姚县是笔者的家乡,笔者所做的研究是典型的家乡人类学的研究。进入田野较为容易,无猜疑,少了出入田野“你到底来做什么的?是谁派你下来的,学校老师还是上面的人,是记者吗”的诘难,以及“你一定要说我们这个地方好的”之类的难题。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偏重历史维度的研究,在熟悉的地域探索未知的历史,亦可避免家乡人类学的局限性。笔者在实地的田野调查过程中,诸多关于石羊古镇的历史文化如璀璨珍珠一样展现在笔者的面前,更增加了笔者的研究兴趣。同时,笔者也因之心切,当地的盐业社会文化流失严重,尤其是在当地1961年洪水后,可见的历史文化遗存多毁于洪水,当地人失去了大笔可触可感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笔者坚信,虽然历史的沧桑岁月,尤其是无情的洪水让当地很多历史遗迹就此隐没,但亦没法阻止当下每一个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去尽力恢复历史的现场,去感触当地逝去的历史温度。

其次,文献资料相对丰富。笔者的文献研究有《明史》《明一统志》《明实录》《清一统志》《清史稿》《清实录》《云南省志》《云南文史资料丛刊》《申报》等史料。同时,有效地搜集和利用了有关白盐井的井志[174]和县志,亦参考相关的云南地区盐业史料,如清代李密的《滇南盐法图》《云南盐务当局答复地方参议会质询盐务问题史料选》等资料。田野过程当中,还佐以收集到的家谱和碑刻资料等。研究所涉及的三个时段均有丰富的文献材料支撑,尤其还有丰富的口述史资料补充进来。这些材料正好可以实现笔者对当地城镇化研究的夙愿,即城镇化的研究,不仅要了解“今生”,更应该对“前世”有所把握,三个阶段的充足资料,正好实现了笔者对城镇化议题连续而非割裂的研究。

最后,得到了多方力量的支持。接触了县志编撰人员、石羊诗词书画协会会员、石羊地方老人(居石羊、楚雄、昆明等)、石羊周边少数民族等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同时,笔者有幸遇到田野的关键报道人——张国信老师[175],他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其成长与工作都在白盐井区,通晓古典文献与今文,是白盐井区的“活字典”,老先生常能帮笔者答疑解惑,并且还能不断启发笔者的思考。另外,也有父亲的支持,当笔者需要到深山看墓碑、到周边村落访谈时,他总是欣然陪同,帮助笔者找报道人,帮助搜集资料,也很乐于读笔者写的文字,这无疑给了笔者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此次调查更为难得的是得到了大姚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与鼓励,笔者前往大姚县相关部门查找资料,工作人员得知笔者的来历,出于大姚县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及做大姚本土相关学术研究的考虑,均给了笔者莫大的支持。笔者感动,亦感激,权且化作学术的孜孜以求。

二 研究困难

首先,在石羊古镇城镇化时间段的节选方面,因笔者以长时段的历史研究为方法的突破点,能够选择更长时间段于笔者的研究就更为有意义,在长时段中把握城镇历程的特征及深层次的运行机理也就更能一目了然,但碍于石羊古镇文献的局限。明代之前的当地文献几近空白,明代的地方文献虽较少,但开始有部分上层的官方文献来呈现当地的盐业社会和地方性文化。到了清代,始有石羊古镇地方志的出现,也是自清代开始,石羊古镇的历史文献逐渐丰富。因明以前资料的缺乏,笔者对石羊古镇城镇化研究感到一筹莫展,因此,笔者以“明清以来”为时间节点来探究当地的城镇化,这是因资料所限而导致的笔者研究的缺憾。笔者对石羊古镇的城镇化过程的关注,时间跨度大,需要有较强的历史敏感性,同时还要有将历史与当下串联起来的功力,形成人类学关注当下的人文关怀,这是笔者在研究中要尽力去做的。

其次,从石羊古镇城镇化这一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来看,因笔者从事人类学学科专业的学习,人类学历来擅长做小型社区的研究,而笔者关注的石羊古镇城镇化的研究区域,主要涉及石羊古镇镇区范围的研究——方圆近两千米,现居民近5000人,于人类学对社区规模的选定来看,算得上是中型社区的研究。又因“城镇化”这一研究主题的特殊性,仅关注石羊古镇镇区的范围远远不够,在实际的研究中还会涉及石羊古镇镇域范围的研究——407平方千米,人口约为2.8万人,甚至还会涉及石羊古镇周边区域如县域的研究,意将石羊古镇的城镇化进程置于区域背景的范围之内来考量。

最后,石羊古镇的城镇化研究中,如何凸显人类学学科的特长,以弥补现有城镇化研究中多关注经济的城镇化而忽略了人的城镇化及文化的城镇化现状,这是笔者在研究中努力思考并且践行的问题。而人类学对城镇化的研究正在发展阶段,仍有很大发挥的空间,笔者将继续在现有人类学对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


[1] (清)檀萃:《滇海虞衡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2] 赵世瑜:《图像如何证史: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2期。

[3] 大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办公室:《大姚县志(1978—2005)》,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4] 楚雄州勘探规划设计院:《大姚县石羊古镇旅游区总体规划(2005—2020)》,内部资料,2005年,第8—9页。

[5] 历史上的石羊古镇因盐业开发,也有“白盐井”之名,后因行政建制需要改为“石羊镇”,并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本书中所提及的“白盐井”“白井”“美盐井”“石羊古镇”“石羊镇区”为同一个地域范畴。同时,在后文中,笔者还会提到“石羊镇域”的概念。镇域(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own)指镇人民政府行政的地域。镇区指(seat of government of town)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镇域与镇区概念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等编著《镇规划标准(Standard for planning of town)GB 50188—2007》,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

[6] 资料来源:大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办公室《大姚县志(1978—2005)》,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 大姚县地方志办公室:《大姚县盐业志》,内部资料,2002年,第1页。

[8] 大姚县地方志办公室:《大姚县盐业志》,内部资料,2002年,“概述”部分第1页。

[9] 大姚县地方志办公室:《大姚县盐业志》,内部资料,2002年,“概述”部分第1页。

[10] 大姚县地方志办公室:《大姚县盐业志》,内部资料,2002年,“概述”部分第1页。

[11] 大姚县地方志办公室:《大姚县盐业志》,内部资料,2002年,“概述”第1—2页。

[12] 资料来源:《白盐井图》,雍正《白盐井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第16页。

[13]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14] 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15]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16] [美]施坚雅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

[17] [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方健、何忠礼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李伯重:《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 陈国灿:《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0] 陈国灿:《中国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页。

[22] 马戎:《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23] 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24] 吴闫:《我国小城镇概念的争鸣与界定》,《城镇化研究》2014年第6期。

[25] 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规定20000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0人,如确有需要,也可设镇。

[26] 费孝通:《谈小城镇研究》,载《费孝通文集》第八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页。

[27] 许士廉:《一个市镇调查的尝试》,《社会学界》1931年第5卷。

[28] [美]施坚雅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序言”第9页。

[29] 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之二)——从小城镇的兴衰看商品经济的作用》,《瞭望周刊》1984年第3期;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之三)——社队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兴盛》,《瞭望周刊》1984年第4期;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续完)》,《瞭望周刊》1984年第5期。

[30] 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著:《小城镇发展政策与实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32] 陈光:《小城镇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3] 陈一筠主编:《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34] 许学强:《中国小市镇的发展》,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5]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城市问题》2008年第12期。

[36] 张继焦:《英美人类学界对都市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9期。

[37] 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8页。

[38] 周大鸣、郭正林:《论中国乡村都市化》,《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5期。

[39] 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40] 周大鸣:《未来的城市与都市人类学——都市人类学研究(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1] 周大鸣:《城市文化职能论——都市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42] 周大鸣:《未来的城市与都市人类学——都市人类学研究(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3] 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4] 周大鸣:《论深圳特区的乡村都市化》,《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6期。

[45] 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46] 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7] 肖桂云等:《农村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48] 周大鸣:《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49] 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50] 秦红增:《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1] 刘志军:《乡村都市化与宗教信仰变迁:张店镇个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2] 秦红增、杨恬:《乡村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实践:以桂中武台新村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53] 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巴蜀书社2005年版。

[54] 李小云、林志斌:《性别与发展理论评述》,《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55] 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56] 杨小柳:《参与式行动——来自凉山彝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7] 叶敬忠:《发展干预中的权力滴流误区与农民组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8] 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59] 莫蓉等:《文化转型研究综述》,载安晓平、徐杰舜编《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60] 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清华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 期。

[61] 周大鸣:《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62]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第190页。

[63] 周大鸣:《文化转型:冲突、共存与整合的意义世界》,载安晓平、徐杰舜编《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4页。

[64] 刘珩:《文化转型:传统的再造与人类学的阐释》,载安晓平、徐杰舜编《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6—108页。

[65] 刘珩:《乡村建设与文化转型:欧洲人类学“本土化”的借鉴与启示》,《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

[66] 赵旭东:《在一起: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视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67] 周大鸣:《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68] 周大鸣:《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69]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3期。

[70] 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71] 王小鲁:《 对“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质疑》,《中国市场》2010年总第46期。

[72] 彭恒军:《乡镇社会论——农村工业化与新型工资劳动者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73] 此类观点将我国的城镇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1978—1984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产生的“推力”为主要动力。(2)1984—1992年。该时期的城镇化以城市改革产生的“拉力”为主要动力。(3)1992—2003年。这一时期以城镇化改革和体制转轨为主要动力;房地产与土地制度的有机结合,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4)2003—2008年。这一时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思想的初步形成。具体可参见陈锋《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规划师》2009年第1期。

[74] 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75] 卜希霆、齐骥:《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现代传播》2013年第7期。

[76] 任放:《中国市镇的历史研究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2页。

[77] 任放:《中国市镇的历史研究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页。

[78] 任放:《20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79] 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载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9—240页。

[80]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载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81] 范金民:《明清江南城市文化研究举要(1976—2000)》,《人文论丛》2003年刊。

[82]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3]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4] 赵世瑜:《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85] 吴滔:《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以苏州地区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86] 熊月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第1期。

[87] 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88] 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刘凤云:《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探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9] 丛书包括黄新亚的《消逝的太阳——唐代城市生活长卷》、李春荣的《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史卫民的《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陈宝良的《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赵世瑜的《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2006年版)。

[90] 李孝悌:《中国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91]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2]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3]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江溶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5] [法]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袁燮铭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6] [美]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7] 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6期;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8]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3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9] 刘海岩:《近代华北自然灾害与天津边缘化的贫民阶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00] 苏智良:《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1] 李瑊:《上海的宁波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102] 秦树才:《明代云南城镇初探》,《昆明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103] 陆韧:《明代汉族移民与云南城镇发展》,《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04] 赵小平:《试论云南盐矿生产、移民与工商业市镇形成、发展的关系》,《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05] 吴海波:《清中叶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以湖广、江西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第10—11页。

[106] [日]佐伯富:《盐和中国社会》,《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六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2页。

[107] 景学铃:《盐政问题商榷书》之七(盐政丛刊),盐政杂志社,1921年。

[108] 纪丽真:《清代山东私盐问题研究》,《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

[109] 王澈:《乾隆四十二年山东峄县私盐贩拒捕伤差案》,《历史档案》1991年第3期。

[110] 吴海波:《清中叶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以湖广、江西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111] 王小荷:《清代两广盐区私盐初探》,《历史档案》1986年第4期。

[112] 黄国信:《清代两广盐区私盐贸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1992年;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3] 张小也:《清代私盐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4] 宋良曦:《清代中国盐商的社会定位》,《盐业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15] 刘德仁、薛培:《略论清政府对盐商的控制与利用》,《盐业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16] 卜奇文:《论明清粤商与广西圩镇经济的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17] 关文斌:《文明初曙——近代天津盐商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8] 王振忠关于两淮盐商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方面的成果,可参见《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青楼文化》,《复旦学报》1991年第3期;《明清扬州盐商社区文化及其影响》,《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清代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区域之变迁》,《盐业史研究》1992年第4期;《歙县明清徽州盐商故里寻访记》,《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2期;《明清两淮盐业与扬州城市人口数的再认识》,《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3期;《明清淮南盐业与仪征民俗》,《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4期;《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城市文化》,《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3期;《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城市的地域结构》,载《历史地理》第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9] 王果:《移民入川与四川井盐的开发》,《盐业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20] 李绍明:《少数民族对开发盐源盐业的贡献》,载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编《四川井盐史论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121] 张学君、张莉红:《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食盐贸易》,《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4期。

[122] 李清清:《唐代西南地区盐的产销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年。

[123] 舒瑜:《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124] 舒瑜:《从清末到民国云南诺邓盐的“交换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125] 李何春:《动力与桎梏:澜沧江峡谷的盐与税》,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14年。

[126] Lash and Scott,Another ModernityA Different Rationality,Oxford:Blackwell,1999.

[127] Miller and Daniel,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Oxford:Blackwell,1987.

[128] 李如菁:《物质文化研究文献评述》,《设计研究》2002年第2期。

[129] 孟悦:《什么是“物”及其文化——关于物质文化的断想》,载孟悦、罗钢《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9页。

[130] 孟悦:《什么是“物”及其文化——关于物质文化的断想》,载孟悦、罗钢《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131] 舒瑜:《物的生命传记:读〈物的社会生命:文化视野中的商品〉》,《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32] 闫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3] 杨涛、吴国清:《物的社会生命:人情伦理与等级秩序——兼论〈礼物的流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34] 王铭铭:《心与物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186页。

[135] 吴兴帜:《延伸的平行线:滇越铁路与边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136] 孙晓舒:《山参之“野”——关于意义与价格之生成的人类学研究》,载庄孔韶《人类学研究·第二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0—158页。

[137] 林淑蓉:《有机食品与自我修养——身体、消费与生活风格》,“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006年。

[138] 黄培林等:《滇盐史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9] 根据CNKI检索信息,赵小平发表的关于盐的研究论文有30余篇。

[140] 李兴福:《历史文化名镇黑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8年。

[141] 徐建平、文正祥:《清代云南盐业法律制度与工商市镇的形成和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142] 訚柏:《古镇的兴衰对滇中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云南楚雄黑井和石羊古镇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43] 张崇荣:《清代白盐井盐业与市镇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44] 焦华富、陆林:《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资源学报》2000年第3期。

[145] 朱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评价——以贾汪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第7页。

[146] J.H.,Bradbury,“Towards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Resource-Based Town Development in Canada”,Economic Geography,1979,Vol.55,No.2,pp.147-166.

[147] J.Bradbury,I.,St-Martin,“Winding down in a Qubic Town:A Case Study of Schefferville”,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83,Vol.27,No.2,pp.128-144.

[148] B.,Marsh,“Continuity and Decline in the Anthracite Towns of Pennsylvania”,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7,Vol.3,pp.337-352.

[149] A.M.,Gill,“Enhanc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New Resource Towns:Planning Perspectives”,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TESG),1990,Vol.5,pp.348-363.

[150] 汉斯·彼得·诺尔、日尔诺特·帕伦、黄剑:《鲁尔区棕地再开发》,《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3期;唐彦:《鲁尔工业区棕地复兴策略》,《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3期。

[151] 潘惠正、王道闻、徐启敏:《日本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与政府的支持政策》,《中国煤炭》1995年第11期。

[152] 李文彦:《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地理学报》1978年第1期。

[153] 沈镭、程静:《大同市煤炭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第1期。

[154] 许光洪:《我国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第1期。

[155] 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张米尔:《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156] 何一民:《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

[157]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158] 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59] 张国兴:《关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60] 梅方权:《中国工人阶级的变迁——以安源矿工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5年。

[161] 韩全芳:《矿山社区分化与社区重构——云南大姚铜矿的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9年。

[162] 李霞:《锡都个旧:资源开发与族群认同》,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10年。

[163] 代启福:《人、资源与自治:凉山矿产和雅克玛森林开发案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64] 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165] 马戎:《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166] [英]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明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1989年版,第124—130页。

[167]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168] [法]布罗代尔:《为市场定位》,载许宝强、渠敬东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69] 张小军、王思琦:《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市场”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70] 陈映芳:《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171] [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王超、朱健刚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4页。

[172] 周全德:《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理论建构》,《学术界》2014年第9期。

[173] 王明珂:《寻羌:羌乡田野杂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页。

[174] 盐井志独见于云南,具体有白盐井志、黑盐井志、琅盐井志,其中,白盐井志有雍正《白盐井志》、乾隆《白盐井志》、光绪《白盐井志》,是笔者难得的研究资料。

[175] 张国信老师生于1929年,笔者主要在2013—2015年开展对张国信老师的访谈,2017年9月23日,张老师因病与世长辞,特此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