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国际背景
随着世界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要处理好城乡关系,不仅要利用好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立足本国生产力发展,从全球视野去看待城乡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当今世界主题对处理好城乡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美国“9·11”事件以及至今尚未结束的美国次贷危机和不断深化的欧债危机,使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的主题也由“战争”转向“和平与发展”。虽然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也同时存在,但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并没有改变,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第一,冷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格局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全面深入发展的阶段。中国加强了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历经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格局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良机。
第二,美国“9·11”事件虽然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但并未改变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首的单极世界的野心。美国政府制定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再次证明了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目标。2012年1月,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为了美国的永续发展”而前所未有地提出“五怨中国”。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西化、分化、遏制”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但是“9·11”事件后美国不得不集中精力进行“反恐”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中国的压力,也使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环境并成为优秀的合作伙伴。同时,次贷危机的深化和欧债危机的出现也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运行应该以国际环境为大背景,而不应该只局限于国内范围。总之,能否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并保持和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包容性发展”是2011年海南博鳌论坛上胡锦涛同志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的一种国际战略新理念。包容性发展是当今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发展思路,同时也是未来一个阶段中国确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思路。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进一步深入;同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也使得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不断凸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包容性发展的提出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课题,还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挑战,更是负责任大国的战略主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城乡统筹与融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措施和必要路径。
2.经济全球化对处理好城乡关系提出了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对处理好城乡关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城乡融合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其一,对于农村来说,虽然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商品经济的实行,农民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中国“三农”问题凸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另外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在全球化的今天,粮食安全是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基础,是一种战略性保障。其二,城市作为全球经济系统的主要载体,代表着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和合作,正是由这些规模不等、作用不同的城市构成了全球城市体系,城市作为子系统能否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各国政府应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城市竞争力”对于城市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3.科技的发展对处理好城乡关系提出了新任务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2]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灵魂,世界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高科技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其一,对于农村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幅提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如何科学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关重要。其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深入,虽然会吸收一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增加城市入学、住房、交通拥挤等方面的困难。近些年来,一些工业逐步向农村转移,使得原本具有田园生态的农村环境也遭到破坏。
科技的发展对于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处理城乡关系必须与当今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相联系,尽可能地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世界风云的变化莫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科学发展。
二 国内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显著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病”问题也日益凸显。城乡差距加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不合理的城乡制度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并成为城乡融合进程中的“瓶颈”。
1.城乡融合是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体制和居住地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并且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3]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扭转经济落后的局面,实行了超赶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进而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具有如下影响:①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影响和谐社会的实现;②城乡二元结构加剧了社会分层,易产生不稳定因素;③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三农”问题和“城市病”的解决,并影响农村的快速稳定发展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做到城乡融合,通过制度变迁,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2.城乡融合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高学历人员失业的需要
其一,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劳均耕地只有0.27公顷,[4]这个数字虽然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05公顷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但是与发达国家如美国(0.91公顷)、加拿大(2.05公顷)、澳大利亚(1.52公顷)等相差甚远,而且中国还有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0.05公顷。近些年来,城市化和土地沙漠化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可耕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这一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使用的有限性。另外,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农村就业不充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其二,由于高校扩招、国企改革等因素,使得大量高学历人员失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数据,中国200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559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约为529万人。而麦可思《2009年吉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给出的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的人数为21.43万人,毕业半年后就业的人数约为434万人。毕业半年后失业的毕业生为73.56万人,其中包括有工作后又失业的大学生,继续寻找工作的有51.59万人,另外,还有5.46万人处于无业、准备留学和准备考研的状态,同时也有16.51万人对于继续求学和就业无意向。因此,要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高学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做到城乡就业的融合,而只有通过城乡融合这一途径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3.城乡融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2000—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1998—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61%。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3.85%。1998—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从2.47扩大至3.23。[5]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农民的收入与农村的消费需求有着极强的相关性。从农民的消费情况来看,1978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7%,当年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农民购买的社会商品占总人口的67.6%,199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1%,只购买53.2%的社会消费品,2003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8%,只购买35.1%的社会消费品。[6]总体上来看,农民消费水平要比城市居民落后10—15年。缩小这种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具有强劲的拉动力,农民消费作为整体消费的组成部分也至关重要。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消费能力迫不及待,城乡融合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和渠道。
4.城乡融合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形式及主要集聚地之一,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是人类生态系统及人居环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7]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有的土、水、气的格局被割断,原有的良好生态系统被破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城市建设动用大型的机械,大量的钢材、砂石材料,使得原有的树林被由钢筋水泥构成的“石林”所破坏和取代,汽车尾气、城市垃圾等使城市的地形、地质、土壤、水文、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遭到彻底破坏。古代著名诗人陆游曾以“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赞美过乡村田园生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成贵认为“它也是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一个纽带,能促进资源要素、信息在城乡之间流动,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产业”。“农业不仅能满足胃的需要,还能满足眼的需要、肺的需要、心的需要。”按照这种说法,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产业的融合,它包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方面。还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国10多个省份,农家乐总数估计有10万家,处处生意红火。如重庆市郊的农家乐就有3000多家,成都市周边有6000多家,湖南省长沙市、益阳市各有1000多家,大部分年利润在50万元以上。湖南省益阳市2002年共接待游客216.3万人次,收入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和351%。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有农家乐195家,床位2523个,累计接待客人277.1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02亿元,税收达600万元。江西省宁都县2005年农家乐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1700多万元。[8]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从长远来看,乡村游能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能自然而然地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相反也会将农村生态环境方面一些好的措施和做法带回城市,并改进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这种城乡融合的方式来改变城乡生态环境。
5.城乡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国内矛盾正在凸显。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加剧,基尼系数超过了0.45,20%的低收入人口获得的财富不到社会总财富的5%,而20%的富人获得的财富超过社会总财富的50%。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单从收入数字上看,已从1983年的1.82∶1扩大到2009年的3.33∶1。[9]而且穷人集中在农村,富人集中在城市,一部分居住在城市的“夹心层”也面临高房价、高消费的困境。现在许多农民好不容易脱贫,但是只要家人得一场大病,或者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花钱娶亲等,就会使刚刚脱贫的家庭重返贫困,所谓“今天攒明天攒,攒点钱买把伞,来阵大风撸了杆”。这也说明,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要缩小贫富差距,还要缩小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差距。
前文中所陈述的问题,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导致城乡二元特征的主要根源是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呈现的负面影响有:城乡贫富差距巨大,农民政治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受到威胁;农村与农业人才匮乏,村民自治受到影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高学历失业问题复杂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违背了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友爱的原则,这也就很难实现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城乡融合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综上所述,在城乡存在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融合的制度创新研究,对于解决长期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城乡统筹,形成城乡融合新机制,势必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于“一破一立”:破即破除二元结构,立即建立城乡融合的新机制,这是战略目标,也是根本要求。制度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制度创新则是解放生产力的主要推手,也是城乡融合的新引擎。研究城乡问题不能一味从“三农”问题内部找出路,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的发展需要城市的支持,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农村的支撑。城乡的统筹发展不仅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需要,还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和乡村应该是“互助合作”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发挥“1+1>2”的帮扶效应。因此,实行城乡融合,彻底破除二元结构,是解决中国城乡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