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北的榨油业[1]
东北,是中国的一个好地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特产大豆,驰名中外。大豆在古代被称为菽,传说神农氏时代就有了栽培,在甲古文中也有此字,最早是在黄河流域种植。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悠久,因而种类很多,有“五月黄”“六月爆”“大粒黄”“小粒黄”和“黑脐”之分。
随着大豆栽培的发展,也就出现了榨油业。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取植物油的国家,据说,“黄帝得河图,昼夜观之,乃令力牧采木实制造为油”[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豆类可以制油,并掌握了制油的方法,如“蔬之登釜也,莫或膏之,犹啼儿之失乳焉”[3]。大约在秦汉时代就出现了制油的作坊。
东北制油业的出现要晚于关内。据史料所载,从元朝以后,中原制油技术传入,才有制油作坊的出现。进入明清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关内外贸易来往频繁,制油业也随着扩大,但具有一定规模,还是从近代开始的。清朝“海禁”开释之后,营口成了吞吐港。东北各地大豆多聚集在这里,“南省杉雕等船,来营贸易,商业日兴,始有油坊之设,虽规模简陋,而营业异常发达”[4]。营口当时约有十余家油坊,其中较大的是1826年开业的兴茂福,不仅资本雄厚,而且与津、京、沪巨商都有往来,并在辽河流域各县设有分号。此外,沈阳、安东、辽阳、新民、铁岭、法库、昌图、怀德以及松花江流域的吉林、德惠、农安、扶余等主要城镇也有许多油坊出现。这是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如没有外国入侵,也会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开埠营口,其侵略势力伸进了东北。英国资本家以不等价的交易,把东北大豆、豆油、豆饼掠走,输入欧洲市场,被视为“奇货”,轰动各国。英国资本家获利甚厚,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其贪婪的胃口,为了掠夺更多的豆油及其制成品,英国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采用机器榨油新技术,追求暴利。营口开埠后,1866年英国普拉德公司运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螺旋式榨油机。[5]1868年10月其正式开业,这是东北榨油业开始使用近代机器榨油的第一家。机器榨出油率可达20%,1小时可压50斤重豆饼10块,产量比旧式榨提高一倍。旧式木榨生产能力很低,每日只能榨数百斤大豆,出油率极低,操作起来也很笨重,轧粕用三匹骡马拉石碾滚压,蒸粕用大铁锅加热,制作豆饼用人工“踩跺”。榨油更是原始,用两根大型圆木距离80厘米,分埋地里,其上部各凿长方形透孔,中间穿一横木杠,生产时将踩制成型的豆粕,每六块为一垛,中间垫草置于两桩横杠下,在横杠两端方孔中各放梢型木楔,然后用吊锤紧楔,紧到一定程度,豆油则从粕饼中流出。旧式木榨劳动强度很大,一天达十二三个小时,夏天屋中空气污浊,冬季烟气满屋,油工异常艰苦。[6]
自从普拉德公司使用机器榨后,各地油坊业也逐渐改用新式油榨,不仅节省人力、畜力,而且劳动条件也得到改善,从而榨油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先进技术的输进,榨油行业扩拓为东北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准备条件。
东北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许多爱国士绅察觉到权利外溢,因而即起设厂自救。最初兴起的就是榨油业,从1885年至1900年的15年间,营口一地就有怡东和、昌平德、西义顺、永同庆、东永茂、升发和、福聚兴等30余家先后开业,完全采用机器榨,日产豆油5万余斤,豆饼10余万块。[7]安东有永聚成、中和、益远、兴盛栈、双合栈等10余家油坊,也均采用机器榨生产,产量比以前提高两倍以上。[8]奉天公益堂油坊、福盛油坊、兴隆园油坊、汇泉长油坊等二三十家也都采用机器榨,产量比以前提高数倍,年产豆油、芝麻油约30余万斤,可产豆饼10余万块。[9]此外,新民、锦州、辽阳、海城、复州、铁岭、开原、昌图以及郑家屯等地油坊业,也都采用新式机器榨生产。
辽宁当时是东北榨油业中心,这和营口开埠有关,英国及西方各国商船把东北大豆、豆油、豆饼等输送世界各地,从而刺激了榨油业的发展。营口从开港后,一直成为榨油业发达的城市,不仅有华商油坊,而且有英资太古洋行建立的新式榨油厂,利用东北低价的大豆与廉价的劳动力,从中获取暴利甚多。[10]
营口榨油业的中心地位,一直维持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为止,长达40余年。日俄战后,日本强占大连、旅顺,修筑港口,利用南满铁路,疯狂掠夺东北农特产品大豆及豆制品,由于交通便利,大连一跃成了东北榨油业的中心,而营口日趋衰落。1906年以后,大连逐渐增建榨油业,据记载资金在15万银元以上的油厂有双和栈、公成玉、三泰、天兴福、裕成东、双聚福、东永茂等30余家。1907年,日商大仓组以中日合办名义建立日清制油株式会社,资金600万日元,全部采用蒸汽机新式设备生产,日产豆油万余斤,豆饼10余万块,成为东北制油业最大的工厂。[11]据民国初年统计,大连榨油业总投资额为1112万银元,其中日商占半数以上,而且都是现代化生产,产品优良,销售中外,华商无力与之竞争,因此东北各地许多很发达的榨油厂也先后倒闭或转业。
营口自从1898年日商建立小寺油坊后,第二年又建立东生怡油坊,完全采用先进机器榨,又利用其在华的特权,排挤了许多华商油坊。例如,1901年有油坊35户,到民国初年已剩13户,这13户也存在资金不足、生产落后等危机,到1918年仅有10户。从此,东北制油业为日本资本家所操纵和独霸,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国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东北民族工商业乘此机会有了较大发展。大连有乾聚和等13家华商榨油厂开业,资本都在180万元以上,生产规模仅次于日商。1924年又有福顺厚等26家华商油厂建立,投资约有500万元,完全采用新式生产方法,出油率可达12%。除了大连之外,辽宁还有许多较大榨油厂,如本溪广泰盛,年产豆油10万余斤、豆饼40万块,铁岭有泰记和新台子镇泰合东等,资金都在10万元以上。抚顺、开原、昌图、法库、四平和郑家屯等地油坊,也都拥有雄厚资本,所出产的豆油、豆饼销售国内外,在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据统计,全省约有887家油坊,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年产豆油2430余万斤,居东北第一位,成为榨油业中心。
与此同时,北满民族工商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帝俄忙于欧战和国内危机,暂时放松了对哈尔滨的经济侵略,因而有许多制油业出现。其中较著名的有东和、东益、增远、广泰、恒盛、双兴、丰泰源、恒记德、同聚祥、同发隆、恒顺和、裕兴盛等21家油坊先后开业,投入生产。其投资总额可达190余万卢布,日产豆油63700余斤,出豆饼16万块,比以前提高一两倍。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各主要城市榨油业又有新的发展,这与关内向黑龙江移民,不断扩大播种大豆面积是分不开的。1922~1928年,各地又出现许多榨油坊,如哈尔滨的和聚公、双合盛、源兴义、东兴昌、未和盛、恒利东、德顺福、广信丰、协昌永、广信昌、同盛和等28家油坊开始营业。此外,齐齐哈尔有3家、昂昂溪有3家、克山有3家、青岗有8家、安达有4家、肇州有15家、拜泉有28家、兰西有10家、明水有5家、大资有8家、巴彦有4家等,这些油坊也都建成或投入生产。黑龙江全省统计,约有500余家油坊,投资总额可达1300多万元。北满榨油业主要是以哈尔滨为中心,不仅资金充足、从业人员数量多、采用新式榨油机生产,而且产品远销欧洲各国和苏联西伯利亚与海滨省各地。
吉林省各地油坊,虽不如辽、黑两省多,但也有许多大厂,如吉林的裕德隆,资本金约有12万吊银元,长春的顺发会、益发合等共有资金25万元。此外,延吉、磐石、双阳、蛟河、德惠、五常、舒兰、东宁、宁安等县也有一些大油厂,资金都在10万元以上。东北民族制油业的发展,受到外商的严重排挤。东北除了英国和丹麦在华投资建立制油厂外,日商在各地设立油坊最多,主要有大连日清制油厂、三泰制油厂、丰年制油厂和长春满洲制油株式会社等。这些外商利用在东北的政治特权,以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制油技术,对东北大豆、豆油、豆饼进行疯狂掠夺,严重排挤和打击我国民族制油业的发展。日商还利用所谓中日合办的名义,进一步控制了制油权,把东北变成了其原料掠夺供给地,从而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1] 原载《东北地方史研究》1984年创刊号。
[2]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第307页。
[3] 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通志》,商务印书馆,1933,第678页。
[4] 王庆云:《营口县志》(商务篇),1932,第70页。
[5]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第123页。
[6] 政协法库县文史办《法库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第22页。
[7] 大连商工会议所 《满蒙全书》,1930,第259页。
[8] 《安东县志》,实业篇。
[9] 东北文化社《东北年鉴》,工业篇。《东三省经济调查录》,奉天商工会议所,1930,第64页。
[10] 大连商工会议所《满蒙全书》,1930,第259页。
[11] 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通志》,商务印书馆,1933,第6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