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西藏文化产业类型划分

西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体系,包括民族传统手工业、绘画艺术业、藏毯、藏药生产加工业、影视传媒业、文化旅游业、建筑业(包括文物保护和维修业)、艺术表演业、会展业、广播电视业、餐饮业等。

根据我国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和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层级的划分,结合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划分和归类,西藏文化产业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民族手工工艺品。包括唐卡、雕塑、壁画、藏毯、服饰、藏纸、藏式木雕家具、面具以及青铜铸造等,这些手工艺品与佛教息息相关,同时与藏族人民的生活也密切相关,是传统民族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它们是藏族典型的传统文化产业。氆氇、藏毯、卡垫等手工艺品独具藏民族特色,至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一代代的手工匠艺人传承下来的符合高原特色的独特工艺;而茶壶、祭器、法器、银碗等日用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同样是藏族工艺品中的瑰宝。此外,人们经常提到的拉孜和南木林的藏刀,是藏族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在刀的打制工艺上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定式。刀鞘上面镂刻的一些吉祥图案,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气息。又如藏纸的制作工艺,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纸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野草,也正是因为有毒,藏纸不怕虫咬,具有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的特点,用藏纸印制的经典古籍,保存千年仍完好无损。[17]这许许多多独特的工艺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入藏旅游者一般都要购置一些作为赠送亲友的礼物或自己珍藏,藏族工艺品也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

二是藏医药业。它是西藏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藏族的医学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同中医一样有着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2000多年历史。藏族人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碰撞斗争中,形成了特殊的医药治病疗法体系,是藏族的一大法宝。藏医讲究望、闻、问、切,兼有针砭、按摩及外科手术。藏药原材料博采动物、植物、矿物之精华,讲求炮制技术,藏药生产过程中有藏传佛教中的宗教仪轨。目前藏药业正将传统优势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据统计,目前西藏已有24家藏药厂,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也有藏药企业10多个,我国也首次颁布了藏药的有关标准,有41种藏药材、97种藏成药达到国家标准,200多种藏药进入国家药典,14个药品被列为国家传统医药保护品种,有25种藏药被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用药目录。[18]以奇正药业为首的藏医药业,慢慢将高新科学技术融入藏药产业化开发中。随着藏医药向内地乃至全世界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笃信藏药的神奇疗效。

三是文化旅游业。主要依托藏传佛教圣地的神秘性而形成和发展的。旅游资源往往都是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景观构成,青藏高原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具有发展高原旅游业的优势资源和条件。在藏族文化产业中,高原人文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不论是一探民俗风情的文化古迹游,还是饱览大好河山的自然风景游,西藏都有相当丰厚的资源,随之而来的以旅游与餐饮服务业为内容的“珠峰经济”,作为一个产业链开始呈现,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珠峰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以“格萨尔故里”为文化品牌的产品营销,都很好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是歌舞影视业。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十分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底蕴,藏族人民也把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融入舞蹈、戏剧中。《幸福在路上》作为一场大型的舞台剧,每天都要吸引成百上千的游客前来欣赏,它将藏戏、舞台艺术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将藏族文化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赢得了无数的赞誉。藏戏作为我国民间戏剧艺术宝库中灿烂的一支,在每年的雪顿节上都有大规模的演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赏。雪巴拉姆、娘热藏戏团、西藏自治区藏戏团等藏戏团体甚至受邀将藏戏带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让全世界的人们也都能领略到藏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近年来,藏族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高科技化已经成为现代藏族影视网络文化产业生产、流通、传播的重要形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网络时代,以文字、音像来表现的文化产品,具有信息化、数字化的特征,容易进行网络传播。藏族影视网络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和消费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大,影响也会越来越深,这也加强了西藏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了解。

五是出版发行业。藏文各种古典文献卷帙浩繁,举世瞩目。这些资源为藏族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源。西藏自治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西藏的新闻出版发行体系,仅西藏一地就先后建立了四家出版社,发行图书几千种,与和平解放前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藏汉文的报纸、杂志也慢慢在藏族人民中间传播与普及,《中国西藏》等杂志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人们开始通过报纸、书刊、杂志等文化出版物去了解今天的西藏。

六是民族餐饮业。西藏民族餐饮对传统的烹饪方式或原料进行改良、制作。如玛吉阿米餐馆集藏式建筑风格、藏族传统饮食和藏族歌舞弹唱为一体,成为藏族餐饮业的“领头羊”。到了拉萨,人们总会在闲暇之余去领略当地的特色美食,而遍布满街的甜茶店正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藏面和甜茶的完美组合成就了民间藏餐的典范。高海拔地区才有的食材使藏餐显得更加独特,如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在第一集开篇的时候介绍了一种只能在高海拔、无污染的环境下才可以生长的珍贵食材——松茸,这也可以看出高原地区的食材在地大物博的整个中国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大量藏族餐饮文化,更是吸引了很多外国客人,藏鸡蛋、酥油、糌粑等充满藏族风情的藏族美食,为在场的游客带去了一次美的饕餮盛宴。

七是节庆会展业,如雪顿节、藏历新年、雅砻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和唐卡展等会展。

以上划分的这七类文化产业,基本上涵盖了目前以藏族文化资源为载体所形成的所有特色产业,其中不乏许多新型的产业模式,它们对于推进藏族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一些代表企业和特色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拥有独具特色的历史和文化,它既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既是这块土地上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其他各民族人民精神创造的成果。[19]但是这个地域民族的经济却是落后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出现这种“富饶的贫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摆在这个古老民族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发展藏族地区的经济。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即开发藏族特色文化产业。以西藏为首的青藏高原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文化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对特色产业的选择。藏族特色文化产业包含了藏族服饰文化产业、藏餐业、建筑业、藏医药业、藏传佛教文化产业、藏族工艺产业、藏族歌舞戏剧文化产业、藏族影视网络文化产业、藏族文字文化出版业、文化旅游产业。这样的划分基本上说明了目前西藏以藏族文化资源为载体所形成的特色产业。以藏族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现今西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


[1] 李春华、傅西红:《论全球视野下的西藏文化产业》,http://www.tibetcn/ture.net/lsmy/x21w/201202/t20120223_1664779.thm,最后坊问日期:2012年2月23日。

[2] 罗莉:《藏族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 张明、扎嘎:《西藏的手工业和工艺品》,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第1页。

[4] 《西藏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精品首次亮相广州》,http:tibetinfor.com/news/xzxw/whhb/201010/t20101013_755870.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3日。

[5]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西藏公司以客户体验和需求为中心,不断优化音乐产品,致力打造当地老百姓喜爱的歌手与歌曲,不断提升客户活跃度,无线音乐内容营销得到新的提升。公司主推的特色铃音包“传唱雪域”与“通俗藏歌”,创造了本土音乐下载量的神话。

[6] 王菲:《2012年西藏新闻出版总产出达7.77亿元》,《西藏日报》2013年2月22日。

[7] 晓勇、刘文军:《西藏传媒集团“铸造”文化产业链》,《西藏日报》2012年12月24日。

[8] 晓勇:《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领域开拓出全新事业》,《西藏商报》2012年7月18日。

[9] 杜永彬:《向往西藏》,西藏文化网,2005年9月5日。

[10] 桂立:《论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5期。转引自〔苏联〕波波夫、休休卡洛夫《社会认识与管理》,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3。

[11] 索文清:《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继承和发展》,华夏经纬网,2006年10月11日。

[12] 刘文军:《西藏新批准成立了16支县民间艺术团》,《西藏日报》2013年2月20日。

[1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造纸技艺》,http://www.tibet.cn/holiday/xxzx/201106/t20110624_109334.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6月24日。

[14] 《西藏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传承人名录》,http://www.tibet.cn/holiday/yscl/201210/t20121011_1789278.htm,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10月14日。

[15] 河淑花、杨志刚:《韩国文化遗产法制建设的历史考察》,《文化遗产研究》第2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6] 罗莉:《藏族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7] 罗莉:《藏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探析》,刘永佶主编《民族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第32页。

[18] 罗莉:《简析西藏特色资源与绿色产品》,《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5月第3期。

[19] 廉湘民:《充满活力的藏族文化》,《人民论坛》2001年第8期。

[20] 罗莉:《文化产业:藏区经济的增长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1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