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藏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结果性表征,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产品,文化的进步是通过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决定的。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藏民族也不例外,并且是在世界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板块上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

按照角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藏族文化分成很多类型:

以社会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藏族文化;

以生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藏族农业文化、藏族牧业文化、藏族城镇文化等;

以宗教信仰的不同,可以分为史前信仰文化、本教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

以文化资源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即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以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可以分为可开发文化和不可开发文化;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以分为可再生文化和不可再生文化。

当然,还可以从许多其他的角度来进行划分。鉴于本课题是对藏族文化产业的研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6],将藏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藏族的文化进行重点探讨。

(一)藏族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代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现代重要史迹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或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在藏族文化资源中,宫殿、寺庙、园林和人类文化遗址等都属于物质文化。目前,西藏自治区有各类文物点4283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4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馆藏文物数十万件。[7]这些艺术作品体现了藏族特有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民族特征。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布达拉宫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来拉萨的大昭寺也加入了该名录。2001年12月,拉萨的罗布林卡也被补充加入此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布达拉宫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自公元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是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凭添了几分灵秀。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纪的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建筑艺术的杰作。

西藏最具盛名的宫殿,当然非布达拉宫莫属,每年总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一睹“世界屋脊明珠”的风采。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藏语音译。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壮丽雄伟的建筑之一,是西藏最典型的建筑群。相传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时期,后因雷击仅存法王洞与超凡佛殿两处。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殿的遗址上建立了白宫部分,后来第巴·桑结嘉措于1690年在白宫的西面加建红宫,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专门派人进藏参加工程建设,布达拉宫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扩建后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布达拉宫依山而建,主要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碉房建筑形式——石木结构等特点,形成独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风格,是藏族规模最大的宫殿城堡式建筑群。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从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总能给到过这里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的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五世达赖生平,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和大量佛像金刚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丝毫不为过。[8]

藏族地区的寺庙林林总总不下几千座,其中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黄教六大寺之一,也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哲蚌寺的僧众共有一万多人,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布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9]。寺庙不仅是僧众吃、住、学,进行语言、文字、诗歌等文化事业活动的场所,而且是藏族社会政教活动的中心,兼宗教活动场所,带有行政职能的经济实体等多重任务。哲蚌寺的主要建筑——大经堂雄伟壮观,立柱上的雕刻也十分细致,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以及佛像、壁画等作为修饰,使这一闻名中外的古寺显得更加庄严华丽,成为国内外佛教徒和游客朝拜观光的佛教圣地。

位于昌都镇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的卡若文化遗址,被藏学界、考古学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公认为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卡若,藏语意为“城堡”。卡若遗址是西藏2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新石器遗址,该遗址面积大,保存情况好,文物堆积层丰富,文物分类繁多,有铲类、锄类、切割器类、斧类、石钻等石制生产用具,有环、珠镯等装饰品及土陶制品,还有谷物、兽骨等,这些对研究藏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西藏早期历史和汉藏关系史有重要意义。卡若遗址的发掘不仅对研究西藏的原始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追索西藏人的祖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而且用事实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曾经使用简陋的工具,为开发这片广袤的大地付出过辛勤的汗水。

近代西藏的园林建筑以位于拉萨市西郊的罗布林卡为代表,展现了藏族特有的物质文化资源的魅力。林卡,藏语意为“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由七世达赖喇嘛命名,最早为达赖喇嘛的夏宫。从七世达赖喇嘛开始,历任达赖喇嘛在夏天都要从冬宫布达拉宫移居此处,在此处理宗教及政务。林卡内按照功能的不同,又划分成许多景区,利用树木、建筑、花草组成各种景致,亭台楼阁及壁画装饰都美不胜收、富丽堂皇、优雅别致。此外,院内有花木100余种,全盛时代达300多种,称其为西藏园林之冠也确实是名副其实。

(二)藏族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密切相关的,也是我们近些年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叫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自2005年起,西藏自治区先后向文化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4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西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2位;7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6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着包括佛教音乐、传统音乐、舞蹈、藏戏,以及藏族邦典、卡垫织造、藏族造纸、传统医药等各项传统技艺。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办公室介绍,近30年来,西藏有关部门对流传于民间的戏剧、音乐、曲艺、民歌、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积极搜集、整理,先后采录整理藏汉文资料3000多万字,发表有关藏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专著30多部。[10]

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拳术类、传统手工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10个类别。藏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一是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民间故事和民间说唱艺术;二是表演艺术,包括歌舞、藏戏;三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藏族人生礼仪和民俗节日;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包括本教、藏传佛教;五是传统手工艺技能,包括藏毯、藏纸的制作工艺、藏式木雕家具的制作和面具的制作艺术;六是藏医药;七是文化空间,主要指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晒佛”活动的各地藏传佛教寺院及其所在的较大区域。

具体来讲,藏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以下六大类(见表1-1)。

第一,口头传说和表述,主要指的是神话、传说、歌谣、民间故事与民间说唱艺术。藏族的神话故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人类起源的猕猴神话、天和地是怎样来的,到青稞种子的来历、大地和庄稼的由来,可谓包罗万象。另外,对于各路神仙的记载也不计其数。而提到传说,就不得不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是吐蕃时期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见证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中原王朝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对于他们的传说数量也是最多的,禄东赞破难题为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娶公主的传说在藏族人民中就广泛流传。人们赋予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这两位历史中本就存在的人物以神话色彩,如说文成公主带进了绿、蓝、黄、白和黑的五种颜色的羊;又如描写金城公主带的一个神奇的宝镜,在西宁附近的地方被打碎,变成日月山,阻挡了退路,她便勇往直前,终于到达了拉萨。还有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女神贡唐拉姆的传说等。

藏族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是藏族悠久丰富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记录整理的故事。

表1-1 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

续表

藏族民间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因为它来自民间,这些故事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西藏社会的现实,传递了藏族人民内心深处的爱憎,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前景的强烈愿望。正因为这些故事反映的是广大群众的心声,给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所以人民爱听它、爱传它,使它富有生命力。在藏族的说唱艺术中,有一部享誉中外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那就是《格萨尔》。它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其传播地域之广、涉及语言之多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格萨尔》史诗堪称人类伟大的口头表达艺术生动鲜活的样本。《格萨尔》不仅是相关族群社区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的主要载体,还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

第二,表演艺术,主要包括歌舞和藏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是众所周知的,藏族舞蹈的步伐和动作也很特别,能给看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其他民族舞蹈相比,辨识度很高。就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分布的现状来看,藏族舞蹈的种类众多,异彩纷呈:有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集体圆圈舞蹈“果谐”;有乐器伴奏,脚下发出各种连点踏步,抒发人们活泼热情的“堆谐”;有吸收内地音乐文化发展起来的华丽典雅的“朗玛谐”;有舞姿舒展,曲调悠扬流畅的弦子舞——“康谐”;有男性舞姿矫健奔放、女性动作优美开放的锅庄——“果卓”;有腾跃飞旋、翩翩起舞、动作粗犷、技巧性很强的铃鼓舞——“热巴”;有由拟兽舞、法器舞和本教仪轨中的面具舞混杂而成的跳神舞蹈——“羌姆”;有兼具宴乐舞、祭祀乐舞和仪礼乐舞为一体的宫廷乐舞——“噶尔”;等等。[11]从韵律上讲,既有平实圆滑,又有抑扬顿挫;既有“线”的流动,又有“点”的震撼,呈现出一个民族中不同形态的多种风格特征。正因如此,藏族舞蹈可以说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

第三,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主要包括藏族人生礼仪和民俗节日。人生礼仪一般包括出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藏族的丧葬习俗很有特点,其中土葬、水葬、火葬等方式都是和许多其他民族共通的,而天葬是藏族和蒙古族这两个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所特有的丧葬形式,也是藏族聚居区最为常见和最为一般藏族群众所接受的处理死者的方式。至于节庆那更可谓不胜枚举。藏族的民俗节日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等,各地藏族还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节日:如青海、甘肃藏族的正月十五“酥油花灯节”,四川藏族的四月初八“转山会”,甘肃舟曲藏族的五月初五“采花节”,迪庆藏族的五月初五“赛马会”,等等。[12]

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包括藏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本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众所周知,藏民族是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民族,所以宗教文化在藏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教是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在藏传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本教在藏族地区占据着绝对主要的地位。现在的本教在康定地区和安多地区如四川阿坝州、甘孜州,甘肃甘南州,青海同仁县等还有较多的信徒,拥有一定数量的寺院。而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资源之一,又称为喇嘛教,是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并用藏语来传播佛教经典。藏传佛教并不是藏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宗教,但在历史上,藏族全民信教并且非常笃诚。雪域圣地,寺院比比皆是,顶礼膜拜者摩肩接踵,玛尼堆处处可见,香烟袅袅,经文经幡悬于山口、路道,俨然是一派佛国天界。一般认为佛教大规模传入吐蕃是在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时期,后来经过一个和本教长期融合的复杂过程,到了10世纪后半叶最终形成藏传佛教。其实即使是对藏族文化知之甚少的人来说,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制度、“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以及扎什伦布寺等藏传佛教寺庙都应该是略有耳闻的。位于北京东城区的雍和宫就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每个月(农历)的初一、十五,它都接待数以万计的各地的朝拜者前来烧香拜佛,祈祷祝福,这其中有很多人虽然不是藏族,但是他们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仰却十分虔诚,这也足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藏族文化的影响之深。

第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包括藏毯、藏纸、藏香、藏式木雕家具、面具以及唐卡等。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炕毯、座毯、挂毯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他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藏毯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它的主要原料是藏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藏毯图案带有浓厚的宗教艺术风格,并融合了汉地、印度和尼泊尔的艺术精华,表现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艺术风格十分相像。面具在藏族地区是非常多见的,尤其是在许多宗教仪式和活动中经常出现。藏族面具在西藏、甘肃、云南、青海和四川五个藏族聚居区十分常见。藏族面具主要有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主要形式。形态各异的面具就好像京剧中的脸谱一样,让人很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善恶美丑。藏纸产生于吐蕃王朝统治的公元7世纪的中期,文成公主入藏带来造纸术后,藏、汉两族的能工巧匠们经过多年摸索,生产出工艺独特的藏纸,这也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许多大型寺庙中收藏的各类经文典籍所采用的纸张都是藏纸,直到20世纪50年代,藏纸还在西藏广泛使用。几千年来,它默默地记录着西藏的历史,见证了西藏的文明进程。严寒的高原气候、恶劣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勇敢刚毅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藏族地区独特的雪域文化,藏式家具作为我国传统家具中的一朵奇葩,更是引人注目。因为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藏式家具早期主要存在于宫殿、寺庙和贵族上层人物家中,普通家庭只有一些粗糙、简陋的家具。在藏族固定民居中,室内陈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主要部分是主居室和经堂,其他部位则十分简陋。主居室是家庭集体生活的多功能房间,一般比其他房间大,家具陈设也多于其他房间。经堂是供主人礼佛之用,装修布置庄严整洁,整体宽敞华丽。藏式家具虽然形式单调,品种不多,但它们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绚丽文饰和古朴造型,如今已经成为小资的时尚精品。对于热衷者而言,藏式家具绝不仅仅是用品,而是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藏式家具1990年首次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它们大部分来源于寺院等宗教场所,还有许多是从藏民手里收集到的。[13]

据2009年普查,西藏自治区全区共发现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知识、民间游艺和传统体育竞技、传统医药等1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所有资源,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6个。其中包括拉萨雪顿节等岁时节令品种30个,藏医外治法等民间知识品种9个,赛牦牛等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品种20个,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等传统医药品种15个,格萨尔等民间文学品种20个,直孔噶举派音乐等民间音乐品种20个,噶尔舞等民间舞蹈品种116个,觉木隆藏戏等传统戏剧品种19个,喇嘛玛尼等曲艺品种7个,唐卡嘎玛嘎赤画派等民间美术品种7个,拉孜藏刀制作等民间手工技艺品种104个,达隆集市等商贸习俗品种7个,巴扎服饰等消费习俗品种27个,藏北婚俗等人生礼仪品种5个。[14]以上项目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全区六地一市,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拉萨市、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15]

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论是舞蹈艺术,还是节日礼仪民俗,都极具文化艺术、审美和历史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而非物质文化是藏民族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