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西藏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所收藏的萨迦王朝时期(元代)的档案,噶举派帕竹时期(明代)的档案,以及大量的清朝档案和民国时期的档案,都以无可辩驳的史实证明了西藏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可以为藏学研究提供强有力证据的汉藏文古籍档案整理日益引起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研究团队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制定了符合西藏古籍档案整理实际的规章制度。如制定实施了《西藏历史档案整理办法》《西藏历史档案整理细则》。在整理环节和程序上推行以全宗整理档案的原则,全宗内的档案的分类采用机构—年代式的复合分类法,如对扎什伦布、孜康、贡德林、萨迦寺、色拉寺等的档案,就是如此划分全宗的,之后进行分类、立卷、排列案卷。现已整理的藏文历史档案不仅编制有全宗介绍、全宗目录、案卷目录、卷内目录等档案检索工具,而且还利用模数转换技术将档案原文存入计算机,为将来实现档案原件的全文检索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第二,编译出版了大量珍贵的藏文古籍档案。自治区档案馆编译出版了藏汉英文的《西藏历史档案荟萃》,藏汉对照的《铁虎清册》,《西藏历史档案灾异志丛书》:《雪灾篇》《雹灾篇》《水灾篇》《虫灾篇》《多种自然灾害篇》,以及《藏文史料译文集》《寺庙戒律汇编》等。提供底本出版了《甘珠尔目录略部》《西藏通览》《道次师承传》等多部珍本;与国家地震局合作出版了《西藏地震档案史料汇编》(上、下两册);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合作出版了《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共7本);目前正在编译《西藏自治区档案志》、“亚大地区世界记忆工程”(历史档案抢救项目)、国家编译大型工程《清代历史档案选编》之子项目《西藏清代历史档案选编》(藏汉)等。第三,开展汉藏古籍档案整理的数字化工作,成效显著。除自治区档案馆外,近年来国内各相关单位也在开展对西藏古籍档案的整理工作,由于中央政府的重视和中央财政的直接拨款,这些研究规模较大,代表成果如:前述的《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分为满、藏部分和汉文部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上下册);张羽新、张双志主编的《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汇编》;专家学者整理藏文档案的杰出代表有喜饶尼玛、苏发祥的《蒙藏委员会档案中的西藏事务》,扎西旺都的《西藏历史档案公文选·水晶明鉴》,华林的《藏文历史档案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西藏历史档案的管理做出了卓越贡献。
课题主持人侯希文教授早在1989年就开始关注西藏档案管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例如《论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管理的关系》[1]一文根据信息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从西藏历史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电子文件在西藏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西藏历史档案电子化的必要性,阐述了西藏历史档案转化成电子文件的作用、风险和对策;《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刍议》[2]一文提出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加强西藏历史档案的电子化,还要规范现行电子文件的管理,使西藏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档案信息资源达到真正的共享。在前期大量成果的基础之上,课题组申报了有关西藏历史档案管理的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来往政务公文整理研究》(XZ1010)立项。项目立项后,课题组组织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档案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到西藏地区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调研。侯希文副教授分别于2010年暑假、2011年2月、2011年11月和2012年4月走访了西藏自治区及各地区档案部门,考察了自治区档案局,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料。课题组成员则多次赴北京、陕西等档案部门收集资料。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课题组对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来往政务公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汇集成册。
“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来往政务公文整理”题解:
“西藏”,即西藏地方政府,指清朝正式定名的西藏及其管辖范围。其历史脉络为唐宋称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中期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称西藏地方;新中国成立后仍称西藏地方,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历代”是指从“吐蕃疆土归入大元帝国的版图”起,历经明、清、中华民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百余年。在这期间,“西藏地方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终处于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3]并保持着密切的文书往来。本课题辑录和选录了这一历史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来往的部分政务公文。
“政务公文”,政务即行政事务,泛指国家的管理工作,中国古代各朝对政务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公文的运作进行的,所以,公文形态往往较为集中地体现出其所依托的政治体制意义,其形态变化也反映出政治体制的变迁”。[4]《后汉书·班固传上》云:“京兆、督邮、郭基,孝行著于州里,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陈书·江总传》载:“后主之世,总当权宰,不持政务。”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十云:“凡百政务皆然,而财政亦犹是也。”政务指国家的事务。由于藏民族也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其政治生活中保留了原始民主政治的许多因素”,也有“以血统为原则的等级制度,多少具有种姓的色彩,它直接致力于巩固该民族社会的政治秩序”。[5]“藏传佛教是在我国西藏、青海、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西藏较近的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公元7世纪佛教密宗传入西藏,也称为喇嘛教。随着喇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6]并对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和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政教合一,意味着民族政治生活中政治系统与宗教系统的相互重合,世俗和宗教的权力都集中于宗教上层,宗教的道德、法规与教阶制度成为支配全社会和全民族的根本原理”。[7]因此本课题涉及的“政务公文”是指当时政务活动或宗教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表的汉藏文文字材料的总称。主要以当时西藏地方宗教界权威人士与中央政府往来的专用文书和官府文书为主,兼顾当时重大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及社会管理形成的重要公文,不包括其他领域的专用公文。
“整理”主要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主,在借鉴前人整理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典型事件的主要政务公文予以辑录。研究整合原始公文的目的在于加强西藏自治区汉藏古籍专题档案整理的针对性、整体性和应用性,为“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客观的史料依据。编辑整理的服务对象为关注西藏的所有读者、普通的藏学爱好者和藏学研究者。
限于课题组的研究水平,加上时间紧迫,尽管课题组已经投入了巨大精力,但错误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西藏档案部门的领导和档案管理业务骨干,以及国内从事西藏档案文献研究的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1] 侯希文:《论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管理的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 侯希文:《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刍议》,《兰台世界》2009年第4期。
[3]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西藏历史档案荟萃》,文物出版社,1995。
[4] 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3期。
[5] 张建新:《少数民族传统政治管理对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 藏传佛教,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5225.htm。
[7] 张建新:《少数民族传统政治管理对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