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马侍御〔1〕
仆老矣,唯以得朋为益,故虽老而驱驰不止也。盘山古佛道场〔2〕,宝积、普化〔3〕,高风千古〔4〕,何幸得从公一游耶〔5〕!时见太丘〔6〕,令人心醉纪、群之间〔7〕,又不意孔北海因是而获拜两益之友也〔8〕。已买舟潞下〔9〕,迩龙门即先登矣〔10〕。先此奉复不备〔11〕。
注释
〔1〕本文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写于北京。 马侍御:指马经纶。见《复陶石篑》注〔2〕。 万历二十八年(1600),湖广按察司佥事冯应京烧了龙潭湖的芝佛院,拆了李贽的藏骨塔,并驱逐李贽。李贽弟子杨定见设法先行把李贽藏匿,然后避入河南商城县的黄蘗山中。十月,极为钦佩李贽的马经纶自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启程来楚向李贽问《易》。恰逢李贽避难黄蘗山中,马经纶即到山中会见李贽。万历二十九年,马经纶在写了《与湖广冯佥宪(冯应京)》、《与当道书》等为李贽辩护的同时,又携同李贽到了北通州家中。夏季,马经纶与李贽先后同游盘山(在今河北蓟县西北)和房山(今北京房山)。此信即写于此时。在这封信中,李贽又一次表示了“得朋为益”的思想。
〔2〕道场:和尚或道士诵经、礼拜、做法事的场所。
〔3〕宝积、普化:唐代两僧人。宝积,得法于马祖道一,住幽州盘山。敕谥凝寂大师。事迹见《景德传灯录》卷七、《统要续集》卷四、《联灯录》卷四、《五灯会元》卷三等。普化(?~860),曾在盘山师事宝积,为南岳下第三世。游化于镇州(今河北正定)。秉性直率,常佯狂于市,出言无度。或随身携带一铃,于他人耳边振响,并唱偈云:“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时人称之为“普化和尚”。与临济义玄来往甚密。一日,普化入临济院吃生菜,义玄谓其“大似一头驴”,他便作驴鸣,并说:“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二〇、《统要续集》卷六、《联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四、《六学僧传》卷七等。
〔4〕高风:美善的风俗教化。
〔5〕公:指马经纶。
〔6〕太丘:太丘道。东汉陈寔(shí),颍川人,曾为太丘长,有名望,交游甚广。许劭到颍川后,独不拜访寔。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见《后汉书》卷六八《许诏传》)后因称广交游为“太丘道”。
〔7〕纪、群之间:指累世之交。《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群传》:“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陈纪为陈群之父,故后世称“纪群交”为累世之交。
〔8〕孔北海:即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末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曾做过北海相,故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恃才负气,后因触怒曹操被杀。能文善诗,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后汉书》卷七〇、《三国志》卷一二、《藏书》卷三〇等有传。 两益之友:即上面所引《魏书·陈群传》所载孔融与陈纪陈群父子的累世之交。
〔9〕潞下:潞河下。潞,即潞河,北京通州以下的白河。一般代指通州。下,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
〔10〕迩:接近,逼近。 龙门:指龙门村。臧励龢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龙门村,在河北房山县西北,与涿鹿县连界。”龙门村是通往房山小西天(即房山西南五十里的石径山)的途经之地。 先登:先于众人而登。
〔11〕奉复:敬复,答复。奉,敬辞。 不备:不详尽。书信结尾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