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企业家与经营战略管理

企业家,英文为entrepreneur,它源于法文,原意就是冒险或承担风险的意思。通常认为,企业家是创建、拥有和管理企业,并承担企业风险的人。然而,一个人仅仅拥有一个企业还不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应当是那些能够抓住市场机会,引进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的企业所有者。他能够筹集必需的资金,调集各种生产要素,并组织企业管理机构的运行。随着近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产生了职业化的经理阶层,即职业经理人。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大都由职业经理人承担。在当代,企业家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特别是企业的总经理。所以,今天的企业家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企业的所有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们不仅需要具有一般管理水平的企业家,更需要有战略意识和战略观念的企业家。

一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企业家概念

创新的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动力是来自事物的内在因素,企业家和创新活动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传统的企业家概念认为,企业家不过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完成生产过程的人。企业家进行生产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但也是仅此而已。传统的企业家概念实际上把企业家当做了一种简单的,与其他生产要素没有根本区别的,处于技术层面的例行因素而已。但是熊彼特给企业家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定义,他认为企业家不仅要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进行生产,而且还要进行创新活动。

所谓创新活动,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由企业家进行的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以下五种情况都属于创新:

①引进新产品或生产出新质量的产品;

②使用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商品市场;

④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

⑤实行了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组合和变化,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而不属于技术范畴。发明和创新是两个必须严格区别的不同概念。发明说的是新的技术的发明,新产品的发明,本身是一种技术上的概念。但是创新在熊彼特看来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现象,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指的是把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法、新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创造性地应用于经济活动中,推向市场的动态过程。一项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如果仅停留在科学论文和技术实验室的阶段,而没有商业化的应用,并推向市场,那么它仍然停留在发明阶段,称不上什么创新。相反,即便一项很小的技术发现或发明,如果得到商业化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它仍然可以称为创新。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为生产当事人带来利润时,才成为创新。单就科学技术发明而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伟大贡献。然而,罗盘针不是用于航海和开拓世界市场,而是用于看风水之类的迷信活动;火药发明并没有摧毁古老帝国的封建墙垣,而是用于除旧迎新、婚丧嫁娶;活字印刷术的使用不仅没有启迪明智,活跃学术,反而成了思想禁锢与制造大量文字冤狱的一种工具。这个事实说明,单纯的科技发明并不等于创新机制。

熊彼特特别强调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活动主要是由企业家进行的。虽然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不一定就是拥有千万资产的资本家,甚至他也不必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发明家或技术专家。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他必须具有远见卓识,不仅对新技术、新发明的技术层面有透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和对市场机会和市场前景的把握能力,是把发现和发明的经济潜力通过市场性的应用得到发挥,并使之日臻完善的能力。企业家实际上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断地寻找机会,把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原料和新的工艺引入到生产过程,并且不断进行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新组合和新创造。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家。只有那些对新企业的发展具有远见卓识和捕捉机会的能力,对技术和市场有深刻的理解力及敏锐的洞察力,对发明或资源开发能够高瞻远瞩,对审度其经济潜力具有特殊天资并使其在投入使用后不断臻于完善的人,才堪称企业家。

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的目的并不一定是攫取利润,利润只是企业家创新活动动机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还受到三方面的力量驱使。

①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

②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③创造价值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快乐。

正是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企业家才出现创新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冲动,但是,在本质上毋宁是精神的。因为物质上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极限,但是精神上的愿望和冲动才可能不受任何极限的限制。正是企业家的这种远见卓识,首创精神,预见性,敢于承担风险,锐意进取的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

正因为企业家对推动科技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也因为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所以,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成为促进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家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活跃在社会的中心舞台上,利用他们的创新活动推动社会的新陈代谢。他们具有远见卓识,富于首创精神,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以他们的创新活动维系着整个社会生产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生产率的巨大差异可以从创新的角度,从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与壮大得到一些说明。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培育和创造企业家阶层,推动创新活动作为加速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

二 企业家的战略意识

企业家的战略意识,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在处理一系列重大经济关系,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经营活动做出长期的、全局性的和根本性的谋划时的重大指导思想。

企业家战略意识的基本内容是由战略意识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它表现为企业家为使其主观目标与客观环境相适应,从而求得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超前意识和应变意识等。

1.创新意识

创新是指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的精神潜力,也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例如,日本索尼公司的企业家把“从事别人没有搞的事情”视为公司的基本原则,把“研究和发展还没有的新产品”视为公司的宗旨。正是在这种创新意识的指导下,索尼公司才成为世界优秀企业之一。

2.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为活力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必然趋势。企业家必须懂得,只有树立和提高质量意识,才能提高企业效能,将企业的优势凝聚起来。

3.风险意识

所谓风险,是指某种行为作用于未来的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企业中任何一项经营决策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家可以运用市场分析与预测,依靠企业的集体智慧和民主管理手段,将经营决策建立在比较稳定的基础上,使其风险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但风险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由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再加上企业预测和分析手段的局限性,企业必然会面临风险。作为企业家必须充分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

4.超前意识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超前意识”不过就是人类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超前意识”不是任意地、无限地“超前”,而是离不开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础的超前意识。企业家的超前意识的可行性来源于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准确性。没有大量而真实的市场信息,没有对这些信息加以综合分析、评估论证而得出正确结论,再好的超前意识也只能是一种空想。作为企业家不仅要着手于当前,更要放眼于未来;不仅要善于捕捉最新的和最可靠的市场信息,更要善于通过这些信息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并由此做出具有预见性、科学性的决定。

5.应变意识

企业家根据外部条件变化而适时地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向的一系列的战略指导思想,叫做“应变意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制约,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开展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以取得满意的经营效果。作为企业家必须树立强烈的应变意识。“应变”绝非是毫无根据和盲目的随机应变,也不是不讲物质条件的随机应变。“应变”必须建立在对市场进行科学的调研和对本企业各种条件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具体说就是要从信息反馈、分析论证到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各个环节密切衔接,既符合市场变化,又符合企业内部条件。

三 企业家的战略观念

树立战略观念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的现代化。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实质是新旧两大体系观念的交锋。陈旧落后的观念已经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没有观念的现代化,改革就很难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难以建成。所谓企业家的战略观念,也就是企业家在制定企业的远景发展规划时集中反映的一些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新思想或新观点。战略观念并非是孤立的,它与战略意识一样是由一个体系组成,战略观念体系包括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信誉观念、系统观念、服务观念和群众观念等。

1.市场观念

市场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企业的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企业的着眼点应落在企业外部的市场上,企业家必须具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观念。企业家必须牢固树立“用户就是上帝”的经营思想,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为用户提供最适宜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

2.竞争观念

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是优胜劣汰,作为企业家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观念。企业家应该勇敢地面对竞争,同时还要学会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竞争的主要目标是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家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组合、市场地位、销售系统、促销活动、财务状况等,一切促使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竞争中的有利条件与劣势都应加以分析研究。企业家树立竞争观念还必须同质量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信誉观念联系起来,才能使企业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3.信息观念

所谓信息,即通常我们说的消息、情况、指令等。信息技术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新的技术革命,其本质与核心就是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即信息革命。信息的最基本特点是传播性、反馈性和时效性。企业家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即没有信息的传递,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就不能实现。同时,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向起着指导作用。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应能明察秋毫,随时关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本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人才观念

有人说,技术和管理是经济起飞的两只轮子,而最关键的还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极大,一个企业如果拥有第一流的人才,就会产生第一流的领导、第一流的经营成绩和第一流的产品,就一定能在竞争中取胜。企业家应该知人善任、因事用人、按人定岗、人尽其才。成功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人才,一个兴旺发达的企业,是与人才的大批聚集和他们作用的充分发挥相联系的。

5.系统观念

系统的方法是现代科学的主导思想方法。企业家树立系统观念、掌握系统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家获得战略意识和战略观念的首要原则。企业家的系统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企业家应对决策有系统的认识。在决策过程中,用系统观念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才可能全面认识到决策对象的内外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确定有效的决策打下基础。②企业家要有明确的目标观念。企业中每一项决策首先有整体目标,其次还要有由层次分明、互相协调的大小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③企业家还要有整体效能的思想。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是在各子系统相互协调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能单独使整个系统的效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因此,企业家在决策中必须着眼于整体,突出整体效能。

四 企业家与经营战略管理

由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工作性质和承担的角色所决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是企业家最主要的工作,企业家必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1.企业家与战略制定

企业家在制定企业战略计划时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通过企业计划的制定,企业家为自己的企业选择正确的时机,设置正确的方向,按照正确的顺序,并尽可能以最高的效率去做正确的事情。企业家精神体现在企业战略计划制定之中,就是要使企业不断地追求成功。这意味着企业家要努力维持企业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不断地探索和把握新的市场机会,改进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寻求满足顾客的最好的办法,随时准备应付来自环境和竞争者的威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企业家还要正确地、不失时机地决定企业应当放弃哪些业务,保持哪些业务,开发哪些新业务,怎样以正确的方式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调整,将企业的资源从低收益下降的业务部门转移到高收益或收益增长的业务部门,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运用,以取得最好的企业经营效益。

2.企业家与战略实施

企业战略的实施是一件行政管理性的事务,然而,它也是企业家的主要工作之一。制定一个完善的企业战略计划,不是为了将它束之高阁。贯彻落实战略计划,并取得预想的成绩,是企业家最主要的管理工作之一。战略计划的实施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工作,它包括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系统,刺激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环境;调整工作计划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偏离预期目标时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予以干预和纠正;等等。总之,企业家必须尽一切努力使既定的企业战略计划在客观条件的允许下得到顺利的实施,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在一定意义上,对企业家来讲,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一件比企业战略的实施更为重要的工作。道理很简单,无论一个企业的条件是如何优越,它的运行是多么有效率,一旦它选错了方向和目标,它就永远不会获得成功。它的资源越丰富,管理越有效,它所犯的错误也就越大,损失也就越严重。因此,正确的企业战略是有效实施战略的前提,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保证。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企业如果在经营上一团糟,即使它选定了正确的方向,它也不能获得成功。可以说,企业战略的正确制定是企业家工作中头等重要的事情。然而,一旦战略已定,战略实施中的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