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李建平[1]

黄丽云博士著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即将付梓。这是在她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作为她所在的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负责人,经历了她博士论文的开题、中期报告、预答辩和答辩的全过程。今天她希望我能为其著作作序,我首先表示祝贺,并欣然命笔。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并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大规模转移的特定时期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此起彼伏的“民工潮”到这几年所谓的“民工荒”,农民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大规模流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800万~900万人。现有的农民工总数尚未确切统计,有的说有1亿多人,有的说已超过2亿人。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即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群体。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工厂的主体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建筑、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90%是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国社会转型、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技能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镇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们的价值观现状及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然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全过程,贯穿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阶段。如何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央有关文件多次指出,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当前理论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特征:既有微观行为的特别关注,也有宏观动态的深层透析,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工资待遇、子女教育、融入城市社会乃至户籍制度改革等诸多内容形成了相当丰富的研究。这些研究本着不同的理论视野和理性关怀形成各自的理论逻辑和侧重点,但都一致呼吁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制度性的社会支持。而对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构建,尤其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把握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现状,探究其生成、冲突、建构则相对有所忽视。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结果?如何看待他们所遇到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如何反省他们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又如何在市民化中表征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和阶级意识?概言之,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如何界定和诠释自身的阶级意识和社会意识是有待于深入探讨的新情况和新方向。

黄丽云博士的新作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该书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引导看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激发其主体性的过程,并将新生代农民工还原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大写的人,置之于中国经济社会剧烈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重大制度变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价值观的影响。该书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引导看做一个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将制度创新规范化的主体与客体进行相互适应、相互统一的过程。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力图揭示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机制,探寻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引领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构建一种能达到个人与社会协调平衡的具有持久意义的价值观实现机制,这显然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但值得投入的尝试。该书就是这一努力的重要成果。

黄丽云攻读博士三年来,勤于钻研、善于思考,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她对于调查研究情有独钟,攻博期间主持完成了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并组织出版了《海西战略视角下的福州青少年发展报告》。她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前后进行了将近十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结识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朋友,她了解他们的所忧所乐、所思所求。从书中可以看出,她是倾注了相当的心血,以极大的热情来进行研究的,实属难能可贵!其博士论文送审和答辩,专家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当然,作为一个全新领域的探索,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需运用意识形态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来加大对相关热点难点问题的解释力。

希望黄丽云博士以此书为起点,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是为序。

李建平

2012年8月


[1] 李建平,原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论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福建省科协副主席以及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