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业分工: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年来,涉及对新型产业分工现象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角度差异较大,而且国内和国外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 国外研究

1.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国外对产品内分工(产业链分工)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1)理论研究

随着海外组装、外包、转包等生产方式的出现,许多学者开始对生产环节的多国家生产进行了研究。Dixit 和 Grossman(1982)曾考察多区段生产系统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分配的,并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分析。Jones 和 Kierzkowsk(1990)研究了“生产过程分离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状态,并将其称为“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Ardnt 于1997年首次提出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提出产品内分工带来的资源节约类似于技术进步,它能提高经济效率、增加产出、促进贸易发展、增进世界福利。他选择两个国家和两种要素,建立了一个2×2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优惠国贸易协定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认为优惠国贸易协定消除了某些贸易壁垒,并导致了跨越两国的分工;如果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都实行减免,则增大了一国福利上升的可能性。关于产品内分工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原因,后来Jones(2001)等人提出了“技术说”,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产品内分工发展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由于联结各生产环节的服务成本是固定的或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呈下降趋势,因此,即便生产本身规模报酬不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边际成本也会不断下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降低了产品内分工带来的服务成本,为发展产品内分工减少了障碍。Deardorff(1998)则提出“壁垒说”来解释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他认为产品内分工本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某些壁垒的存在会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关于产品内分工会给各国福利带来何种影响,Jones 和 Kierzkowski(2001)认为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产品内分工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完整的生产制成品上没有比较优势,但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力密集工序的生产而获利。而对于发达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力来说,真实工资率下降也不是必然的,这只发生在劳动力丰裕的发达国家。Deardorff(2005)认为,可以借鉴已有的贸易利益理论来分析产品内分工可能带来的贸易利益。根据次优理论,产品内分工有益于全世界福利的提高,但它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一些国家或集团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另一些国家或集团带来损失,甚至进一步加大国家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2)实证研究

Arn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现象进行了研究,后来与其他相关研究汇集到一起,发表了《零散化——世界经济的新生产形态》一文。Feenstra 和 Hanson(1999)对传统价格回归模型进行修改和重释,引入了结构变量。在两种假设条件(结构变量独立和不独立)下对跨国贸易与技术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贸易用中间投入品的外包来衡量,技术进步以对高技术资本品(high-technology capital)的投入来衡量。Feenstra选取美国1979~199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包和高技术资本品投入都会对非生产性工人的工资产生影响,高技术资本品对工资率的影响较大。在结构变量不独立的情况中,二者的影响力分别为40%和75%,比结构变量独立的情况放大了两倍。

Feenstra(2003)将外包分为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化两种形式,分别置于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下进行研究,并采用中国1997~1999年出口加工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他将垂直分离化又分为两种形式:两权分离和两权合一(加工工厂的所有权和投入品的采购权)。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中,垂直一体化占6.8%,垂直分离化占43.5%,其中工厂由中方所有、投入品采购权由外方所有的两权分离方式占24.8%,研究结果支持了产权理论。

Amighini(2005)通过分析1991年和2001年中国ICT(信息通信产业)的RCA指数[2]和NET指数[3],对中国参与ICT产业产品内分工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ICT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优势明显,而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方面仍处于劣势,但差距正逐渐缩小。对于研究方法,他指出: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由于一国可能只参与了某产品若干工序的生产,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RCA指数比产业的RCA指数更能反映问题。而且NET指数考虑到了进口的影响,弥补了RCA指数的不足,因而将两者相结合来衡量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更为准确。另外,过去的研究大都基于SITC[4]三位数产品的贸易,这样的分析不能满足产品内分工的研究要求,要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区分开来,需要细化到对SITC四位数甚至五位数产品的贸易进行分析。

2.区域经济研究领域

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国外对新型产业分工的研究只有少量的文献,但进行了一些计量和实证研究。研究的新动向主要有两方面:(1)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多,应用性特点明显;(2)研究地域单元的选择由国家过渡到区域和城市。

国际经济学家对分工的研究较早,他们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地域单元,研究国家之间产业的分工问题。主要测度国家之间的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通过一定的指标把研究的国家分为几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差距,从而得出分工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用人均GDP来衡量)的相关关系。克鲁格曼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运用区域基尼系数来衡量国家的专业化程度,并试图发现国际分工的新趋势(Krugman,1991)。

研究产业链分工,以地区为地域单元比以国家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更有意义,因为产业链分工所形成的专业化程度加深,可能会最初集中体现为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所以这种度量更有现实意义。从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专业化已经成为反映分工的一种方式,很多对分工进行的度量都采用了专业化指标。现有文献对美国和欧洲地区的研究较多。Bruelhart(1995)用就业数据比较了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在1980~1990年间地理集中的变化情况;Dalum(1996)等对OECD国家的专业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城市为研究的地域单元,将产业研究与区域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链分工带来的城市功能变化,更能体现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加深的情况。Durantou 和 Puga(2002)用就业数据比较了美国都市在1977~1997年间部门专业化和功能专业化的变化趋势。他们认为,在产品内分工逐渐加深的条件下,城市职能分化加剧,城市功能专业化会逐步提升,大城市的经营管理职能在不断加强,而中小城市的生产制造功能在逐步强化。城市功能专业化分工加剧,尤其是企业内部管理职能与制造职能的分离,与产业组织的变化有关,而运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职能的空间分离提供了方便,并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功能专业化的提升。

二 国内研究

1.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开始了对新型产业分工的研究,他们主要将其称为“产品内分工”,以区别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或产品间分工)。卢峰(2004)最早指出产品内分工作为一种更为细致深入的国际分工形态,其分工基础和源泉是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并提出了决定产品内分工强度的四大因素,即生产过程不同工序的空间可分离性,不同生产工序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性,不同生产区段的有效规模差异度和跨境进行生产活动的交易成本。关于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内分工的关系,卢峰认为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并且由于分工与贸易存在着表里对称的关系,产品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没有交集。田文(2005)在这一问题上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产业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是有交集的。他指出,从实证的角度来看,产业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的交集关系可以从二者所发生的产业与贸易流向方面得以证明。

中国期刊网上目前有十多篇关于产品内分工的文章,其中有两篇关于实证方面的分析。田文(2005)探讨了中间产品贸易的计量口径。他将Feenstra(1997)和Hummels(2001)[5]提出的产品内分工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Feenstra的计量口径较为合理,即以一个国家进口的全部中间投入品作为测量产品内贸易的指标。张纪(2006)以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进行了研究。他采用卢锋(2004)的产品分类方法,参考Hay 和Morris(1991)的模型框架,建立成本和利润函数,对笔记本电脑各个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对收益分配的影响作出了检验。尽管国内在近两年内开始对产品内分工进行研究,但大多从现象上进行描述和归纳,而对这种分工的决定因素、内在机理的研究尚未发现。

2.区域经济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领域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较早地涉及了新型产业分工这一现象,但目前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较少,只有一些类似的思想在文章中出现,并且大都仅仅是对当前经济现象的一种直观判断,未能作深入的探讨或度量。国内学者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研究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提出新型产业分工和中国(或某些区域)面临的机遇问题。例如: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产业分工,特别要重视全球性产业链和地区性产业链对传统分工理论的挑战(魏后凯,2001);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生产要素流动得到加强,诱致了新的集聚与扩散,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分工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且在探讨发展中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区域间贸易政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孟庆民等,2001);信息技术革命克服了新型国际分工存在信息鸿沟拉大、波及效应有限等缺陷,提高了各国经济活动的一体化程度,使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出现同步化趋势(童有好,2004);为了推进中部地区更快融入全球化、适应国际分工的新形态(产业链、供应链等),以中部6省省会城市为中心,有必要亦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群或大都市圈,为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相应的平台(陈栋生,2005)。

第二,在国内区域分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中,体现了有关产业链分工和网络化的思想。例如: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三个重要来源,所以集群区域的收益递增速度必然大于其周围非集群区域的收益递增速度(李小建等,2004);在地区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等差异的情况下,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可以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樊新生等,200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大都市区内部的各种冲突也日益明显,针对大都市区面临的种种冲突尤其是产业冲突问题,推进都市区内部基于产业链分工基础上的新型分工体系的形成,是消除和缓解产业冲突的有效途径(魏后凯,2007)。

三 简要评论

从国内外对新型产业分工的研究来看,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可总结为五方面的特点:第一,目前来看,虽然对这种分工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对它的特征尤其是与以往分工的不同之处,已经有较多的探讨,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分工的影响因素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对传统分工的研究基础上,很多学者对新型产业分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虽然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等因素依然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技术、贸易壁垒等原因似乎也受到了重视。到底什么是推动新型产业分工的源泉,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三,有些文献对新型产业分工的度量提出了一些衡量指标和方法,但还需随着对分工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认识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第四,目前国际上有些学者试图在传统分工的框架下,通过一些条件的改变,对分工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重新诠释,但目前尚未形成较成熟的研究框架和体系。第五,新型产业分工不但要把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考虑进去,而且要融合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和区域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由于缺乏对企业的微观分析和经验数据的支持,目前多数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

当前分工的现状是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产品内分工)三种分工模式并存,而产业链分工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这种新型分工是否适合所有产业,还是在特定产业,像IT产业、IC产业、汽车产业以及可分性较强的一些机械制造业等更能发挥其优势,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分工具有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尤其是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区域特性更为重要,但是不同学科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从以上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际贸易领域对分工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其产业特性,而区域经济领域则重视空间特征的分析。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进行研究,必须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研究的结论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