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价格指数与全收益指数
很多投资者要查看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时,常常会在同花顺等行情软件中输入代码000300,这样就能查询到指数点位及指数每年的涨幅。截至2019年12月31日,你会查询到沪深300指数点位为4097点,这就意味着从2004年12月31日基日1000点以来,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了309.7%,年化收益率为9.85%。
其实这个收益率并不能反映沪深300的真实收益率水平,老罗通常会搜索代码H00300,发现这个代码在2019年12月31日为5228点,这就意味着沪深300从基日起累计收益率为422.8%,年化收益率为11.65%,也意味着大家通常计算沪深300年化收益率的时候少计算了1.8%,这可不是小数目。
初入股市的小基民是不是会纳闷:“沪深300的代码难道不是000300吗?怎么冒出了H00300的沪深300?指数‘身份证’还能换号吗?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其实指数也是有所不同的,大家常搜索的指数代码000300是沪深300价格指数,而老罗用的指数代码H00300是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它们就像孪生兄弟,我们稍不留神就分不清!接下来,老罗给大家科普一下两者的差别。
1.价格指数与全收益指数区别
价格指数(Price Return Index)是以某个时期为基期,用价格变动反映一篮子股票变化水平的指数。顾名思义,价格指数仅计算股票价格的波动,不考虑上市公司分红因素的影响,即若指数内一篮子股票价格变了,则指数能直接反映出来。
通俗点讲,价格指数就像股票进行分红派息除权后的价格,例如某只股票分红前价格为10元,当天进行了1元的分红,股价在除权后就变成了9元。价格指数也是同样的道理,指数里面的成份股不断进行分红,那么指数的点位也不断进行除权,指数点位自然会因为成份股分红的原因导致指数点位回落。
全收益指数(Total Return Index)也称“总回报指数”“总收益指数”。全收益指数就考虑得更全面了,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股票会有分红,如果将现金分红所得再投资到原组合中,就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收益,即“全收益”。所以,全收益指数除反映股价波动外,还包含所有股票分红再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相较而言,其更能准确反映指数内一篮子股票的真实表现。
通俗点讲,全收益指数就像股票进行分红派息、复权后的价格,例如某只股票分红前价格为10元,当天进行了1元的分红,股价复权后的价格仍然为10元。客观来说,全收益指数更能反映指数的真实表现,而在实际的指数基金过程中,基金经理也会将成份股分红的股息重新投入指数基金中。
小贴士:
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公司的分红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股票分红、以股代息、现金分红等,全收益指数主要考虑了现金分红这种形式,以原组合成份股所得到的现金分红再投资到原有组合,分红再投收益+原收益一起,构成了全收益指数的收益。
相信大家大概知道两者的差异在哪里了,老罗在这里简单梳理一下:
(1)从指数本身来看,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的区别,就是对分红派息的处理方式不同。正常情况下,当有样本股分红派息时,股价一般都会下降,价格指数任其股价自然回落(分多少降多少);而全收益指数会将分红款再投资获得的收益考虑进去,对股价进行修正,因此其回落幅度相较更小。
(2)从收益来看,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表现的差异来源于分红金额及其再投资的累计收益。分红金额越高、时间越长、投资收益率越高,则全收益指数相对于价格指数的差异就越不能忽视。例如我们分别用沪深300、中证100的价格指数与全收益指数进行比较。
由于每年分红的原因,沪深300全收益率指数比沪深300价格指数高2%左右,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约为100%,而价格指数累计收益率仅有近76%,两者相差约24%,如表2.9所示。
表2.9 沪深300价格指数与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收益率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13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由于每年分红的原因,中证100全收益率指数比中证100价格指数高3%左右,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1日,中证100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34%左右,而同期的中证100价格指数累计收益率仅为100%左右,两者相差34%左右,如表2.10所示。
表2.10 中证100价格指数与中证100全收益指数收益率比较
续表
数据来源:Wind,2013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我们进一步看中证100全收益指数和主动型股票型基金的情况:从表2.11可以看到,2017年至2019年期间,在同类可比的712只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偏股型基金中,仅106只主动基金收益战胜中证100,相比之下中证100全收益指数表现更亮眼,如表2.11所示。
表2.11 中证100全收益指数与主动基金收益率比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9年9月30日。此处主动管理基金为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偏股型基金。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预示相关基金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2.为什么指数基金跟踪基准是价格指数
A股市场上有很多指数基金,尤其是2018年ETF迎来了大爆发。许多投资者在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都会积极对比基金超业绩基准多少,也知道基金跟踪的指数是哪一个,但是问题来了:跟踪指数是价格指数还是全收益指数,大家注意到了吗?
正常来说,指数基金是与其跟踪的指数比较的。目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指数基金跟踪的是价格指数,所以自然价格指数是业绩比较基准了,而大多数QDII指数是跟踪全收益指数。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以完全复制指数表现的普通指数基金跟踪的是价格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行业指数等,指数基金跑赢跟踪的价格指数相对容易(如图),但是想要跑赢对应的全收益指数就有一定难度了,一方面价格指数基金跟踪标的本身没有考虑分红再投的收益;另一方面指数基金运作有成本,除了交易费用、税收等摩擦成本,指数基金还有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用。
简单来说,如果要拿普通指数基金和全收益指数的表现来对比,普通指数基金里面的成份股虽然可以红利再投,但是考虑基金运作过程中管理费及交易费等成本,所以要超越全收益指数的表现,难度较大。
既然运作成本是基金运作过程中没法避免的支出成本,那么指数基金能否在承担这些成本的基础上还有可能跑赢全收益指数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指数基金经理通常会用到下面两个方法:
(1)辅助一些确定增强的投资策略。通过股票大宗交易及打新股等投资策略提高收益率,如图2.5所示,由于打新股有门槛,不满足市值要求无法申购全部可申购的新股,所以基金的规模不能过小,但也不能太大,规模过大会稀释打新的收益,目前打新基金较优增厚收益的规模在2亿元左右,所以规模在2~5亿元区间以内的指数基金都可以通过打新做到较好的增强。
图2.5 部分基金产品2018年超额基准情况
(2)尽可能降低指数基金运作过程的相关费用。投资者在投资前务必认真比较各指数基金的各项费用,在全市场中选择费率更低廉的指数基金,例如选择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指数基金,可以考虑选择管理费、托管费及交易费费率较低的指数基金。
老罗有话说:
很多投资者经常用价格指数去计算指数的收益率,价格指数忽略了红利再投的收益,理论上股票分红得到分红收益后,基金经理通常会将红利再投,所以对于分红较高的指数,指数基金经理战胜价格指数的基准较为容易,理论上指数基金的基准设置为全收益指数会更为科学。当然,这对于指数基金经理而言,跟踪难度挑战不小,因为会有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对基金收益进行侵蚀。另外,通常基金经理会通过参与打新股、大宗交易等方式对指数基金进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