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由于汉末政局的混乱

汉朝末年经过黄巾、董卓、李傕、郭汜几次的大乱,弄到民不聊生,流离转徙。我们看《董卓传》:

《后汉书·董卓传》:“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籍,饥饿寇掠,积尸盈路。”(28)

便可想见一斑。这还是被驱迫而迁徙的,其他自动逃乱的,如《荀彧》《管宁》等传所说:

《后汉书·荀彧传》:“同郡韩融时将亲族千余家,避乱密西山中。”(29)

《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时避乱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30)

当时这种情形非常之多。人民既没有定居,州郡察举自然也很困难。况且天下纷乱,州郡守相时常变动,察举的制度,更不能适用,所以魏文之立九品中正的制度,也是为应付这种情形。

《晋书·卫瓘传》:“与太尉亮上疏曰:‘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世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31)

因为中正是在朝的官吏,由他考察本地的人物,就是有迁移的,他们因为同籍的关系,比较的还可知道。比较一个人地生疏的守宰,似乎容易得多。不过这仅是原因之一,李重说:“九品是军中之政,非经国之法。”则简直视此为唯一的原因。

《晋书·李重传》:“上疏陈九品曰:‘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非经国不刊之法也。且其检防转碎,征刑失实,故朝野之论,佥谓驱动风俗,为弊已甚,而至于议改。’”(32)

大概因为这种制度有了流弊,所以不觉发为偏僻之论。其实陈群建立这种制度,是受当时政治风气种种的影响,经过详细的考察,决不仅是一种权宜的办法。

《宋书·恩幸传》:“论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猝,权立九品……”(33)

这种制度能够施行三四百年之久,虽然另有他的原因。

《廿二史劄记》:“选举之弊至此而极,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盖当时执权者即中正高品之人,各自顾其门户,固不肯变法;且习俗已久,自帝王以及士庶,皆视为固然而无可如何也。”(34)

可见也自有他的立脚点,不是随便立法可比。

《文献通考》:“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公元589—605)中方罢。”(35)

大概这三种原因,前面两种比较重要,后面这一种止可说是促成这种制度之一个偶然的近因罢了。前人把他视为唯一的原因,未免太藐视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罢。


(1) 《三国志》,卷二二,页四,四部备要本(下同)。

(2) 《文献通考》,卷二八,页一五,浙江书局本(下同)。

(3) 《太平御览引》,卷二六五,页九—一〇,日本安政乙卯(清咸丰五年)重椠宋本(下同)。

(4) 同上,页九。

(5) 《后汉书》,卷九一,页一九—二〇,四部备要本(下同)。

(6) 《晋书》,卷三,页一〇,吴氏西爽堂校刻本(下同)。

(7) 《宋书》,卷六,页二〇,万历二六年明刊本(下同)。

(8) 《梁书》,卷三,页三,万历三年明刊本(下同)。

(9) 《宋书》,卷四〇,页一六。

(10) 同上,页一七。

(11) 《日知录集释》,卷一三,页一〇—一一,四部备要本(下同)。

(12) 《后汉书》,卷三,页三。

(13) 《后汉书》,卷四,页六。

(14) 同上,卷九一,页四。

(15) 《抱朴子》,外一五,页二,四部备要本(下同)。

(16) 《后汉书》,卷五六,页一六。

(17) 《文献通考》,卷二八,页一五。

(18) 《廿二史劄记》,卷八,页一一,文渊山房石印本(下同)。

(19) 《日知录集释》,卷一三,页三。

(20) 《后汉书》,卷九七,页二。

(21) 同上,页三。

(22) 同上,页三。

(23) 同上,卷九八,页一。

(24) 同上,页七。

(25) 《后汉书》,卷九八,页一—二。

(26) 同上,卷九七,页三。

(27) 《晋书》,卷五六,页一六。

(28) 《后汉书》,卷一〇二,页六。

(29) 同上,卷一〇〇,页一五。

(30) 《三国志》,卷一一,页一七。

(31) 《晋书》,卷三六,页四。

(32) 同上,卷四六,页一九。

(33) 《宋书》,卷九九,页一。

(34) 《廿二史劄记》,卷八,页一一—一二。

(35) 《文献通考》,卷二八,页一五—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