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百年风口——商业史上罕见的指数增长时代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些疑惑:移动互联网是如何兴起的?其源头究竟在哪里?是谁发动了这一切?为何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通信巨头会突然倒下?如果说,诺基亚的倒下是因为智能手机iPhone(苹果手机)的崛起,那么,柯达和西尔斯这些和网络风马牛不相及的百年老店,怎么也骤然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用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理论似乎也无法解释清楚。为何阿里巴巴和腾讯突然脱颖而出,变得如此强大和具有影响力?为何那些曾经的互联网的象征——门户网站,突然变成了小公司,从美国的雅虎,到中国的新浪和搜狐,莫不如是?为何出现了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这样的公司,它们仿佛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成为巨人?还有更离谱的是,拼多多,这个成立仅仅几年的公司竟可以在纳斯达克上市,并获得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公司市值从零到数百亿美元,拼多多也许创造了一项财富增值的世界纪录!
为何这一切的奇迹发生在现在,就在我们的眼前?为何以往处于创新中心的电信运营商似乎走下神坛,失去了魅力?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巨变,以前闻所未闻的产品占据了年轻人的生活:快手和抖音。从拉萨到上海滩,每天上亿名年轻人沉迷在这些无穷无尽的短视频里,乐不可支、欲罢不能,这是为什么?“双十一”,这个被阿里巴巴人为制造的节日,突然变成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万众购物狂欢,交易额屡创新高。在2019年的“双十一”,阿里云支持的订单创建峰值达54.4万笔/秒。阿里巴巴的CEO(首席执行官)张勇评论说:“这相当于消费者坐满了6个鸟巢体育场,在同一秒在网上下单。钱不能算错,库存不能算错,这是‘双十一’从11年前的一个网站活动到消费者节日的基础,它甚至变成了全球商业的奥林匹克,变成社会现象,这背后是创新的力量。”在胡润的财富排行榜上,一夜暴富的名单迅速变长,财富积累之多之快,上榜的创业者之年轻,如同变戏法一样。此外,现金几乎消失了,我们出门的时候,用微信和支付宝一扫,即可完成付款。
企业的崛起和衰落甚至消失,突然变得如此快速和不可思议。基业长青,百年老店,这些企业家以往笃信的理念,似乎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难道,在商业层面,我们猝不及防地突然闯进了原子时代?在今天,一位“90后”创办的企业可能被寄予厚望,一下子就拿到数亿美元。同时,一些绵延百年的行业却突然整体陷入困境,这些式微的行业无论聚集了多少教授、学者和获奖者,往日获得过多少荣光,都宛若沉船,被资本市场弃若敝屣。
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所写的《预感》一诗:“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我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这就是对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入木三分的刻画,无论人们是选择迎接,还是躲避,创新风暴都在那里。
那么,这些创新风暴都已经过去了吗,抑或会沉寂片刻,再度卷土重来?
令人瞠目结舌的消费场景和生活方式就像空气一样笼罩着我们,我们似乎麻木地接受了这一切,所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迹,又仿佛都是理所应当的一样。关键是,我们似乎已经飞快地熟悉和适应了这一切突变,就好像我们一开始就生活在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时代一样。在我教会80多岁的老父亲使用微信后,他就时常颤颤巍巍地在微信群里分享他的见闻,甚至冷不丁地给我拨个微信电话。我常常扪心自问,我们还能离开这样的生活吗?
在京城迷人秋日的一个早晨,我坐在书桌前,聆听着钢琴曲,品一口茶,开始重温这一切疑惑,并试图找到更好的答案。
有一阵子,我彷徨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无法自拔,直到我重新回到原点,构建了一些创新工具。借用这些工具,这段人类最伟大的创新史的脉络才逐渐清晰起来,各自都找到了答案。
当我们问,这次创新潮为何引发了商业史上罕见的指数级增长时,本书的“风口创新模型”就可以做出解释。“风口”一词源自雷军,但是我已经将其完善为一个创新理论模型(详见本书第一章)。当我们问,我们为何如此快速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时,本书的“万物创新模型”也可以给出答案。这个模型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所谓的“三生万物”,就是指搭建在数字方舟之上的开放生态。凭借全球的数字软件工匠,开放生态已繁衍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数字世界。
好了,我们这就揭开移动互联网的谜底。
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作用、蓄势百年,终于形成一股创新飓风,席卷全球,在摧毁了诸多绵延百年的行业巨头,攻破诸多坚不可摧的商业城池的同时,这股创新飓风快速催生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崭新行业:移动互联网!
这个百年创新风口已至,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快速的一次创新盛宴,它将突破人类过往的哲学、数学、物理学乃至所有商业理论层面的众多原则。比如,之前人们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现在就有人在“一日”内建成了“罗马”:成立不到7年的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是750亿美元!如果我们把字节跳动看作一家数字媒体公司,那么对比一下,媒体行业的标杆和鼻祖之一,创办超过百年的《纽约时报》的市值却不足50亿美元!我们暂且不论《纽约时报》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么显赫的地位和荣光,即使在今天,《纽约时报》的各类高级人才也是车载斗量。而字节跳动的创办者张一鸣,只是一位毕业于南开大学的中国“80后”软件工程师。以他此前的简历,他可能都无法获得《纽约时报》网站部门的职位。然而,张一鸣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就创办了一家相当于《纽约时报》财富价值15倍的媒体公司!如果这都不能称作传奇,我真不知道传奇为何物了。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这样的商业传奇在人类商业史上曾经出现过吗?答案当然是没有。糟糕的是,我们根本没有找寻答案的时间,可能还把这样的商业传奇视为理所当然,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2019年夏天,就在中美贸易摩擦激烈之时,美国以国家机器之力打压华为,任正非却以宽阔的胸襟赞叹一家美国公司,他说:“苹果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没有苹果就没有移动互联网。如果没有苹果来展现这个互联网世界,我们也无法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华为作为世界顶级的电信设备公司,其实是数字世界诸多创新的源头,任先生的见解正是打开创新领域诸多谜团的一把钥匙。
的确,关于移动互联网,如果只是言及一人之功,这个人就非乔布斯莫属。当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铺设完毕时,通信终端还停留在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生意正处在历史的巅峰。与此同时,创新停滞了,在豪华的3G网络之上,只有日本的一些零星的微创新带来的小打小闹。整个地球的电信运营商凝视着3G巨大的沉没成本,压力巨大。这个时候,刚刚拿到3G牌照的中国联通还找到我,试图共同寻找一些破解3G难题的解决方案。
正当世界陷入沉寂的时候,苹果公司总部正在秘密打造一款智能手机——iPhone。埋头于产品创新的乔布斯并不知晓,其实,iPhone正叠加在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积聚百年的创新风口上。滔天洪水将至,这是数字洪水,它对一些人意味着灾难,对另一些人则意味着传奇。世界需要一艘伟大的数字方舟,来承载人类,将人类整体迁徙到数字世界。而iPhone,就是这艘数字之舟。
本书试图追溯至数字世界的源头,找到一块块最早的界碑,咀嚼那些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的伟大事件和人物。又或者,我们可以沿着乔布斯先生的足迹,去窥探历史何以选择此人锻造数字方舟,他又是如何百炼成钢,铸就如此大业的。
如果谈论1976年的乔布斯,我们会说,他只是无数早期创业者中的一个,和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他打算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简称“沃兹”)一起创办一家叫苹果的电脑公司。
如果谈论1981年的乔布斯,我们会说,他是个人电脑的缔造者之一,苹果公司的Apple Ⅱ(苹果第二代个人电脑)是如此成功,主流媒体会众口一词地称乔布斯是电脑天才。
如果谈论1985年的乔布斯,主流媒体又会说,他是个被他雇来的约翰·斯卡利开除出苹果公司的失败者,他需要对苹果的困境背负大部分责任。
如果谈论1990年的乔布斯,我们会说,他再度创办的NeXT电脑公司并不成功,他投资的皮克斯还不错,但是,他只是其中的出资人和大股东而已。这个时候的乔布斯还是那个万众瞩目的创业家吗?多数主流媒体会表示怀疑。
如果谈论1995年的乔布斯,主流媒体会说,他看上去很难拯救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甚至就像迈克尔·戴尔所言,他还不如把公司关闭,把钱还给股东们算了。经历了坐过山车般的创业之后,乔布斯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成功挽救苹果,他一度不敢担任苹果公司的CEO,而是以顾问的身份试探性地管理公司。
如果谈论2009年的乔布斯,主流媒体会说,他是苹果公司的救世主,他正在把苹果公司带至巅峰,关于他是天才的评价又卷土重来。
如果谈论2011年的乔布斯,主流媒体会说,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和创业家之一,他改变了很多行业,甚至,他真的改变了世界。
如果今天谈论乔布斯,我们会维持2011年的说法,人人都对他充满了敬意,说他太了不起了,他的成就无人能望其项背。这个时候,我们似乎忘了,乔布斯曾经被他创办的公司解雇,他陷入过长期的低迷,甚至对自己是否能够拯救苹果迟疑不决。我们对乔布斯曾经的低潮,选择性地遗忘了,好像乔布斯从始至终都非常伟大,从未经历过挫折。这个时候,乔布斯就被神化了。
事实上,乔布斯创业早期太过顺利,事业在其身心尚未成熟时即达到巅峰。此后,因迷失方向而坠入事业低谷,他就一点一点地,从被人们遗忘的山谷深处向上攀爬,他在这种攀爬中得到了历练和成长。幸运的是,他手中握有一块让他回归苹果的“鱼符”——NeXT,这是苹果之幸事,也是乔布斯之幸事。当他重返苹果时,公司已经濒临倒闭,奄奄一息。
乔布斯一生最辉煌的事业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他辗转腾挪,拯救苹果于水火。在苹果站稳之后,乔布斯才涉足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产品创新。乔布斯为苹果召集了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他带领这些一流高手绝地反击,做出了革命性的“i系列”产品,这些伟大的产品彼此勾连,相互成就,凭借积聚百年的创新风口,真正地改变了世界,也将苹果公司推向了全球之巅。因此,在我看来,乔布斯的故事是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毕其功于一役和英雄归来的传奇。过往,他曾经跌落深渊,后来他却登上了比谁都更高的巅峰。
乔布斯重回巅峰,是基于他倾其一生的积累,以及与移动互联网创新风口的相互加持和成就。这就像移动互联网在等待乔布斯的王者归来,而乔布斯则历经磨难,不辱使命,在恰当的时间祭出了石破天惊的十倍创新巨作:iPhone和iOS(苹果操作系统)。
我们都屏住呼吸,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
乔布斯带领团队缔造了数字方舟iPhone,通过一部手机,把世界子民迁徙到美丽的数字世界之中。而谷歌富有远见并且及时地复制了苹果的创意,乔布斯固守一生的封闭系统恰好就为谷歌留下了这样的空间。数字方舟是苹果和安卓所建,可称“苹安方舟”。当它落成之际,有远见的企业家立刻意识到创新的飓风将至。“船票争夺战”是一场资源和赛道的博弈,其中的赢家,连同苹果和安卓一起,进一步拓展了数字世界的疆域。
iPhone封闭,安卓开放,它们如同阴阳两极,共建了史上最大的数字舟楫,而iOS、安卓,连同应用商店就是方舟的船体。同时,它们向世界开放了软件应用商店,召集全球数字工匠,相约打造一个万花筒般的数字世界。中国数字工匠也闻风而动,在“船票争夺战”中雄冠全球。迅即,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随之诞生,中国企业傲然跻身其中,整个世界的商业体系也为之重塑。此时,全球的子民蜂拥而至,迁徙到数字方舟之上,感受数字世界的美好,2008年到2018年,“苹安方舟”恰好运行十载。
过往,乔布斯常常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这一次,改变世界的期许终于如愿,他将把整个世界带入移动数字时代!此时,我不禁想起孙中山先生的名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移动数字洪流席卷而来之时,眼见得,获得船票者昌,未获得船票者或式微或消亡。那登堂入室的昌者中,就有寂寂无名之辈;而那被无情掀翻的亡者中,抑或就有度过了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历经百年风雨而不倒的行业巨头。
待伟大舟楫建成后,乔布斯却像是完成了上天托付的伟大使命,那么早就撒手人寰。王兴知晓美团缘何而起,缘何而大。在美团上市那天,他意味深长地说,感谢乔布斯,如果没有乔布斯,没有移动互联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实现。读到此,我报以笑意。马化腾一直说要搞到船票,否则腾讯危矣,只是他并未言明,微信这张堪比天大的船票在手,舟楫安在呢?是了是了,我相信,在“小马哥”心中,他早就看到了这艘石破天惊的数字方舟了吧。
我认为,iPhone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单一产品,我们如何赞美它都不为过,而且与此相关的成功的创新者,都以不可思议的火箭般的速度获得了巨额财富。人类和一款创新产品的连接,从未如此密不可分。你听,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说:“现在我们已经和手机、电脑连在一起了,我们已经成为带有机器特征的人了,机器相当于你生命的延伸,你离开手机就好像少了一条手臂。”那是因为,超过半数的世界子民看到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迁徙至数字方舟,搭乘这艘无远弗届的舟楫,数字世界如同一个绚丽多彩的万花筒,令人目不暇接。正如任正非所言,我们得以“领略了这个世界之美”。
正当沉浸于移动互联网这首气势磅礴的世纪交响曲之时,我翻开《黄河之旅》这本书。一个美国人,从黄河入海口出发,一路追寻到黄河的源头。这给我带来巨大的启示:如果我们将人类数字经济也比作一条大河,这条河的源头安在呢?我发现,移动互联网创新史,其实是一条浩浩荡荡的数字河流,当接近入海口时,我们唯有逆流而上,才能追溯到这条数字大河的真正源头。我相信,数字河流自电脑和电脑的普及开始,接着是PC(个人电脑)互联网,最后是移动互联网。我发现,数字经济的历史,可以归结为一条人工数字河流和一艘数字方舟的创新史。于是,本书就从数字河流的源头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其研发的大型计算机写起,一直写到精彩纷呈的移动互联网船票争夺战。终局,数字河流积聚磅礴之力,托着承载了全体人类的数字方舟,奋力涌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一切戛然而止!
积聚百年的创新风口,因3G网络的铺设而聚集起堰塞湖般的巨大势能,十倍创新产品iPhone击穿了堰塞湖的坚实外壁,软件应用商店的千万名开发者制造了海陆空的破壁工具,而安卓呢,它是一个神奇的加速器,与iPhone合并成舟。
这场创新风暴从2007年起,于2020年终。
当然,下一场创新风暴又开始蓄力,我分明听到,十倍创新大作和新的方舟正在叮叮当当地铸造中,科技就是这样迭代轮回。
生于此时,受惠于此,是何等幸福之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