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古隶《马王堆汉简》
一、《马王堆汉简》初识
马王堆汉墓发现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3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医书简两卷200支,一卷内容与《黄帝内经》相似,讲的是养生之道;另一卷则为房中术。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
马王堆汉墓于1972~1974年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其中有逾50篇“百科全书”式的简帛,传承了先哲们的学识与智慧。帛书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方知共有28件。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绝大多数是古佚书。
二、如何写好《马王堆汉简》
1.《马王堆汉简》历史背景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3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余个,所用药物计240余种。
《马王堆汉简》局部
马王堆一共挖掘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500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此外,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2.《马王堆汉简》基本特征
马王堆汉墓出土大批帛书和书简,在反映汉初文字的隶变情况方面最具代表性。简幅较宽,书写时便于发挥书法特性。
从《马王堆汉简》用笔上看,书写者颇能随心所欲地将刚柔不同的笔画糅合在一起。其结构上中宫紧凑,四周舒展,左右避让,上下呼应,顾盼有情,特别是其波挑披拂之处,有一种变化奇丽的特殊意蕴。整体布局上黑白布局随意自然,疏朗有致,毫无匠气,显得神采飞扬。
《马王堆汉简》非一人一时所书,风格各异。有的秀美婉约,字体和成熟的汉隶大体相近,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体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出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从中可见汉隶从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轨迹,反映了汉初文字的隶变情况。
三、古隶临摹和创作对比
杨远征书法作品
作者临《马王堆汉简》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