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中的“靖江速度”
完成了规划,下面就是钱的事儿了。上面的拨款杯水车薪,大部分的资金还得靠自筹。于是张汝华一一拜访本地地主富绅,请求慷慨解囊。可是靖江的地主富绅太少了,有钱有名的大部分都搬迁到江阴去了。数日下来,所得寥寥无几。
忽一日,有一人找到一筹莫展的张知县,说:“刚刚听说知县大人造城遇到经费困难,怪我在江南不知消息,我愿意奉献绵薄之力。”那人让随从抬进几只大箱,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尽是光灿灿的白银,足有一万五千两之多。
张汝华
来人刘海,祖上打败张士诚有功,被朝廷授予千户封号,世居江阴。刘海早年在马驮沙开辟荒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平时乐善好施,扶弱济困,乡人称之“刘义士”。张汝华大喜过望,急忙呈文上奏朝廷,请求给予刘海嘉奖。朝廷后来赐予刘海五品冠带。但他只是淡然一笑地对张汝华说:“我并非图朝廷赏赐,您只要批准我入籍靖江就可以了,靖江未来将是块乐土啊!”
刘海后来迁居靖江,一生积德行善,活到92高寿。他的后代估计大家并不陌生,刘国钧、刘靖基、刘述周等。
有了银两,张汝华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了。从规划到建设,从筹备物料到组织民力,他是指挥者,也是劳动者。他的第一步是“垒土为垣”,先将城市框架搭建起来,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建设。没有县衙,他临时盖草房办公,日夜忙碌,不知疲倦。
县城是明代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必须要有一整套的国家机器。最基本的机构配置有:
县衙——行政机构
学宫(孔庙)——祭孔场所与教育机构
察院——监督机构
总铺——邮驿
城隍庙——祭祀城隍神的道教宫观
坛庙(社稷坛、风云雷电山川坛、先农坛等)——各行各业的祭祀场所
公馆——招待所
迎恩亭——接待站
仓廒——粮仓
斋房——敬佛场所
存恤院——慈善救助机构
张汝华采取齐头并进的方式,数项工程同时开工,快速推进城市建设。他到任的第二年春上正式营建,五月即建成县衙,七月即建成学宫,次年四月建成察院、总铺,八月建成城隍庙,十一月建成公馆、迎恩亭、仓廒,十二月建成各神坛,又在第三年三月建成各斋房与存恤院。从这年十月开始开挖护城河、修建城墙,十一月竣工。三年内,他建成房屋281间,楼宇24栋,池塘1口,井5口,板桥8座,内外城垣970丈。
传说在建县衙大堂时,因为缺少木料,工程只能暂停,张汝华十分焦急。当天晚上大风潮,从长江上游漂来圆木46根,恰好解了燃眉之急。所以人们说,张汝华有兴县之福。
至此,一座滨江新城蔚然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座不太大的城池里,人们看到了整齐的房屋、苍翠的树木、纵横的街道与错落的水系。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明朝,如此城建速度如同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速度”。
张汝华是一位地道的“城建县长”,却没能在新建的县衙里升过一次堂;他在草房子里办公三年,遇到阴雨天,房子内潮湿而阴暗,他得了很严重的关节炎;他的官服好像从没有干净过,因为他每天在建设工地上现场指挥,干干净净地出去,回来总是一层灰;他经手了物资千万,银两万千,但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相反,在募集造城资金时,他自己带头捐俸,有一半的俸禄捐给了靖江人民。
成化九年(1473年)秋天,已经升任兵部右侍郎的滕昭路过靖江,专程看望张汝华。当到达县城的建筑工地时,早有人向张汝华禀报,张汝华慌忙赶到滕昭面前,跪地迎接老首长。
滕昭问:“张汝华呢?让他来见我!”
张汝华抬起头来说:“学生蓬头垢面迎接老师,请恕不敬之罪。”
滕昭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张汝华吗?只是眼前的他一身泥灰,面目全非,像一个泥瓦匠。他一个箭步迎了上去,将学生搀扶起来,瞬间热泪盈眶。
成化十年(1474),张汝华因母亲去世而离开靖江。离靖时百姓顶香跪送,依依不舍。人们称颂他:“对待百姓如子女,处理公事如家事。”而张汝华却谦逊地说:“我只是运气好罢了,正好赶上了开县设治的好时机,是靖江成就了我啊!”
临别前,他面向孤山,长长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