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盛期(581—960)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政局平稳、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大大推动了插花的普及与发展。及至五代时期,兵荒马乱、民生疾苦,文人避难隐居,插花艺术开辟新径。
此时期宫廷插花、寺观插花、文人插花、民间插花俱已形成,各种容器插花种类繁多。插花中要求精选花材、插制考究,对花器、水养技术、插花品赏等也多有要求。此期间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以欧阳詹的《春盘赋》和罗虬的《花九锡》最为代表,郭江洲发明的占景盘也在此期间问世,表明插花艺术已成为专门的艺术学科,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也在此时传入日本。
1.《春盘赋》
唐代欧阳詹《春盘赋》:“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春。丛林具秀,百卉争新。一本一枝,叶[xié]陶甄之妙致;片花片蕊,得造化之穷神。日惟上春,时物将革。柳依门而半绿,草连河而欲碧。室有慈孝,堂居斑白。命闻可续,年知暗惜。研秘思于金闺,同献寿乎瑶席。昭然斯义,哿[gě]矣而明。春是敷荣之节,盘同馈荐之名。始曰春兮,受春有未衰之意。终为盘也,进盘则奉养之诚。傥[tǎnɡ]观表以见中,庶无言而见情。懿夫繁而不挠,类天地之无巧;杂且莫同,何才智之多工。庭前梅白,蹊畔桃红。指掌而幽深数处,分寸则芳菲几丛。呼噏旁临,作一园之朝露;衣巾暂拂,成万树之春风。原其心匠,始规神谋创运。从众象以遐览,总群形而内蕴。彼有材实,我则以短长小大而谋。彼有文华,我则以玄(黑)黄赤白而晕。故得事随意制,物逐情裁。凝神而珍奇竞集,下手而芳馨乱开。不然者,欲玩扶疏,须买青山以树;要窥菡萏,待疏绿沼而栽。将以缓愁予之思,将以逞吾人之才。此一作也,察其所由,稽其所据,匪徒为以徒设,诚有裨而有助者也。”
制作春盘是当时贺春、荐新供奉活动之一,以春日开花的花树插于盘中为之;本春盘作品是用剪取彩花完成的。从文中描述可知,在唐代盘花创作已经相当完备,追求自然美,追求形式与色彩的融合,也关注容器、花材、线条、造型、色彩、构思等如何表现作品的意境和神韵,对后世插花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春盘赋》是现存最早的插花经典名篇,也是插花造型从对称式向不对称式过渡的标志。
2.《花九锡》
唐代罗虬的《花九锡》收录在北宋陶谷编撰的《清异录·百花门》中:“《警忘录》载罗虬撰《花九锡》,然亦须兰、蕙、梅、莲辈,乃可披襟。若芙蓉、踯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锡之云乎?
重顶帷(障风)、金错刀(剪折)、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赏)、新诗(咏)。”
此文记载了唐代宫廷插花,精选花材,有严格的不容擅动的插作程序,开创了“图赏”“酒赏”“曲赏”“诗赏”等赏花形式,以“酒赏”最具代表性。
3.唐代李贤墓壁画
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其墓中壁画有宫女和太监手捧盘花供奉的场面(图1-1-10)。盘花高低错落,呼应得体,自然生动,是中国又一较早写景盘花的实证。与欧阳詹《春盘赋》的艺术观点十分吻合。
图1-1-10 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 唐
4.香赏
南唐韩熙载《五宜说》:“花宜香,故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犀宜龙脑,酴醿宜沈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对花焚香,根据不同花材的香气配燃不同的香料,使花香与香料气味相作用,相融合,相生发,有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使插花欣赏进入嗅觉美的艺术境界,是别具一格的插花欣赏形式。但是,明代袁宏道在《瓶史·瓶花之忌》中认为“香、烟、灯、煤、熏、触”对插花是有伤害的。
5.寺观插花
图1-1-11所示的绢画中有寺观插花的情景。画中高身圆几上放一圆缸,内插两朵白色牡丹,花朵盛开,枝叶扶疏,富丽端庄,芳香馥郁。下方信女跪献一写景式盘花,场面虔诚肃穆。
图1-1-11 六尊者像之一 唐 卢楞伽
图1-1-12所示画的作者贯休,又名禅月法师,本画又名《禅月心缘》,画中罗汉左方花几上放一黑色高碗,内插两枝粉色百合,色彩对比鲜明,自然流畅,甚富禅意。
图1-1-12 罗汉 前蜀 贯休
图1-1-13所示的敦煌绢画观音菩萨像,手托贤瓶,内插一花三叶,为中国佛教插花的原始形式,为三主枝一焦点花的现代构图形式的雏形,原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图1-1-13 观音菩萨像 唐
6.簪花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自创造的非容器插花形式的头花(簪花)几乎代代传承,成为古代女性装饰的习俗(图1-1-14、图1-1-15)。尤其在南方,妇女一年四季皆有花可戴。簪花不单为女子专有,从唐代起男子也簪花,宋代更盛。或用于典礼,或皇帝赐予,或朋友便宴也可戴花。及至近代男子已不戴花。
图1-1-14 广州东汉墓出土的戴花女俑
图1-1-15 敦煌130窟的都督夫人礼佛图局部
图1-1-16表现贵族仕女赏花游园的情景,她们动作悠闲,拈花、戏犬、赏鹤,花团锦簇,浓丽丰腴,极尽雍容华贵的仪态,但仍难掩其幽怨郁闷的心情。戏犬紫衫仕女,盛妆高髻,上戴一大朵牡丹花,娇艳欲滴;其他仕女头上戴荷花、海棠等花。该作品精妙地反映了贵族仕女百无聊赖的幽居生活。
图1-1-16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7.唐代彩花(人造花)
图1-1-17所示的这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人造绢花,由萱草、石竹等构成,花色鲜艳,仿真程度很高,保存完好,十分难得。说明较彩花初起时的晋代,唐代彩花制造技艺已有很大的提高。
图1-1-17 唐代彩花(人造花)
8.锦洞天
宋代陶谷《清异录》记载,南唐“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做隔筒,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
南唐后主李煜于每年春花盛开时,都举办“锦洞天”插花盛会,由此开创了春季举办大型插花展览会的先河。
9.占景盘
宋代陶谷《清异录》中:“郭江洲有巧思,多创物,见遗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余日不衰。”
占景盘(图1-1-18)是中国插花史上最早出现的固持花材的器具,可使花材在广口容器中站立起来,利于插花造型创作,对插花的器具改良有重要贡献。从此以后,陆续出现许多多管、多孔容器形式,便于插花创作的进行。
图1-1-18 占景盘 后周郭江洲发明(仿制)
10.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入日本
早期日本仰慕中国灿烂文化,从隋代及以后各朝代,不断派官员、学问僧、学生等来华学习。隋代,日本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为遣隋使两度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小野妹子遂将中国当时的插花艺术也带回了日本。从此中国插花便在日本撒下了种子。以后历代都有日本的遣华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中国也有官员、僧侣东渡日本,两国交流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