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名师精解
一、行文结构
1.交代天子喜好亲自搏击野兽,此乃劝谏之因。
2.援引人中殊能,将围追猛兽之险与四方蛮夷作乱类比,表明劝谏立场。
3.陈述戒备森严尚有意外之险,遑论险情丛生之境,推导出打猎当为天子所不取。
4.进而分析危险之潜显,以小喻大,引俚语作结,真挚劝谏天子自爱。
二、主旨概括
本文因汉武帝沉溺游猎搏兽而作,司马相如作为侍臣,劝阻天子打猎是职责所在。文章从狩猎的对象——猛兽,狩猎的环境——丰草邱墟,狩猎者心理——无戒备等角度具体分析了天子狩猎的危险,进一步阐释危险的潜显状态,奉劝一代君王为“明者”“知者”。
三、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汉书·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汉武帝有雄才大略,但也沉湎游猎,不仅迷恋驰逐野兽,还喜好亲自搏击熊和野猪。司马相如为郎时,曾作为随从行猎长杨宫,见此而作本篇谏猎书呈上。由于行文语意委婉,正面劝谏和侧面描述结合适宜,极尽夸张渲染,充分发挥辞赋特长,有极强的说服力,汉武帝看后也称“善”。
四、语言风格
语言委婉迂回,援引丰富,抽象说理与生动叙事紧密结合。
五、思维拓展
1.汉赋
【解读】汉赋是汉代涌现的一种有韵味的散文,其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的写作内容一般为五类: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前两者为汉赋之代表。其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序、本文、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写法上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汉赋主要代表人物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其中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标志着大赋内容和风格的成熟。
2.司马相如
【解读】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年),名相如,字长卿,因仰慕赵国上卿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度宽厚、为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更名为相如,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著名辞赋家。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遂称病免官,至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后汉武帝时,因辞赋受赏识,召为郎,升封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后被免官,岁余,复召为郎,后转迁孝文园令。郁郁不得志,“常称疾闲居”,病卒。
作赋二十九篇,其中以《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等最为有名。其赋辞藻绮丽,气象宏大,冠绝当时。“文章西汉两司马”就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辞赋家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在赋这一文体的发展和定型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汉赋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3.帝王游猎
【解读】近代发现的殷墟甲骨中留有殷王狩猎记载,载明狩猎日期和狩猎兽名,可见三千年前的帝王即有兴狩猎,刻骨记载,更是重视这种活动。读司马相如《上林赋》、扬雄《羽猎赋》则知汉代帝王畋猎规模亦盛,古风未泯。畋猎犹如今之体育运动,不仅遣兴消闲,而且有益身体。汉之后,入主中原的塞外民族帝王,将畋猎视为每年常例。
辽、金有“春水秋山,夏冬捺钵”之惯例。因地理环境及民族习性,辽民以畋猎畜牧为主,帝王亦定期游猎。春天到水边用海东青(鹰名)猎取天鹅,秋天到山中猎鹿及其他野兽,冬夏多以违寒避暑为主,居于畋猎时的行宫捺钵,间亦狩猎。金灭辽自立后,金帝春水畋猎,纵鹰猎鹅,凿冰钩鱼。
至元代,元帝秋猎,事前先筑围场,使兽无他逸,故又名打围,设立“四季行营”的狩猎制度。元代帝王行猎之兽,总类较多,不限于鹿与虎,且畜有驯豹,猎时纵以搏兽。
清代之“秋狝行围”,有合围——散八旗兵勇射手出围场后,渐提渐进,使兽不得逸,而帝于围内追逐;有哨鹿——假作鹿鸣,以诱鹿出而击之。清人原本精于骑射,入主中原,仍不脱游牧习性。康熙、乾隆两帝孔武有力,打猎亦有精彩表现。
4.卓文君
【解读】司马相如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使得他千年来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崇高声誉,然而他给人们留下更深刻印象的却是他与卓文君的传奇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一无所有之时,回成都路过临邛时,结识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双方互生爱慕之心。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大胆多情表白,让久慕其才华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面对来自家庭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坚定追求,毅然决然逃出卓府,与司马相如私奔。两人安于清贫生活,典衣沽酒,脱钏换粮,虽艰辛窘迫,却浪漫温馨。后两人回到临邛,变卖车马,购置酒垆。卓文君淡妆素抹,当垆卖酒,不卑不亢,神态自若;司马相如着短脚裤,提壶洗碗,扫地打杂,谈笑风生。生活虽清苦,却幸福美满,不为世俗所累。
后司马相如因《子虚赋》得到汉武帝召见,又以《上林赋》得郎官,升至中郎将,自觉身份不凡,遂生纳妾之念。面对司马相如的休妻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大字,卓文君不假思索,挥毫疾书: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收到此信的司马相如惊叹不已,深深震撼于妻子的敏捷才思和一往情深,于是打消休妻念头。
卓文君大胆追求爱情、摒弃封建世俗观念、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成就千年爱情佳话,造就夙世因缘,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锦绣诗篇,吟咏唱叹。
5.魏徵
【解读】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展示为人臣的忠良。事君以谏,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为臣之道的基本要求,是文臣武将应尽的职责。武死战,文死谏,历来被视为忠臣之举。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不乏以诤谏而闻名的诤臣谏士,然而能称得上中国古代诤臣谏士之典范者,当首推唐初名相魏徵。
魏徵,大唐开国名相,以直言敢谏名扬天下。隋末投身瓦岗,兵败归唐,辅佐太子李建成。玄武兵变后,易主辅秦王李世民。唐太宗时,进为宰相,成为大唐王朝决策的重要人物之一,辅唐太宗成就天下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屡屡给予高度评价,在魏徵去世后更赞誉他是助君知得失的“人镜”。魏徵直言敢谏的精神影响着历代王朝君主官僚,影响着大批志士仁人,成为千秋金鉴。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天津市和平区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模拟卷)
2017年1月29日下午两点左右,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名饲养员突然发现,老虎进食区竟闯进了一名男性游客,随即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警告。但没过多久,该男子竟再次折返老虎进食区,引起了围观游客的拍照和惊呼,老虎也发现了闯入者,朝他靠近。饲养员试图以投喂食物来引开老虎,却没有成功。老虎扑向了闯入的男子并撕咬,一小时后,老虎被特警击毙,该男子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2016年7月23日下午3点,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世界发生老虎咬人事件,一位女性赵某在东北虎园内下车后遭老虎攻击咬伤,其母周某下车救女被老虎咬死。时隔半年的两次老虎伤人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热议。关于规则、关于法理、关于情理、关于赔偿与否、关于规则意识与文化。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此类“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只是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不同,因此引起关注的程度也不同。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
本题是一个时评类材料作文。材料给出了社会上发生的两则老虎伤人的热点事件,要求考生结合个人生活体验,针对生活中此类“意外”来写作。“意外”是指出乎人们的意料,不合一般的过程或结果。正如材料中两起事件,共同的起因均是对危险的轻视,对意外的疏忽,对规则的漠视,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现代人往往有一种潜在的投机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是那“意外中枪”的一个,可结果往往相反。据此,可立意为珍惜规则,杜绝意外;尊重法理,言行谨慎;有规则意识等。
示范文段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并非夸赞挑战危险的勇气,而是告诫人们:山中有猛虎,自知应远离,鲁莽出意外。
近年来,驴友涉险遇难事件频发,不听管理,擅闯保护区隐患重重,科研人员无奈成保安。意外从来没有一刻远离我们。爆破拆除废弃建筑意外倒塌,人伤屋毁,损失惨重;豪华邮轮正常行驶意外失控,撞向岸边,冲毁房屋;在建高楼艳阳四月意外降雨,轰然倒塌,舆论哗然;资深驴友徒步穿越意外被困,遇险罹难,引人唏嘘;粤式甜品香滑可口意外爆炸,灼伤皮肤,几近毁容。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无视意外,漠视规则,一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循规则,敬畏规则,那么,我们身边的意外情况就会减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