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小麦
【性味与归经】 凉,甘,入心、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泻痢、痈肿、外伤出血、烫伤等症。
【主要成分】 约含淀粉53%~70%,蛋白质11%,糊精2%~10%,脂肪1.6%,粗纤维2%,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淀粉酶等。小麦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粳米,并含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粗纤维,尤其富含维生素E。所含脂肪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还含胆碱、卵磷脂、精氨酸,以及钙、磷、铁、锌,其中钙的含量远高于粳米。又有帮助消化的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小麦胚芽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也非常丰富。
【药用价值】 进食全麦可以预防乳腺癌;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麦:除热、止烦渴、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补养心气,有心脏病的人适宜食用。
面粉: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治中暑、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麦麸:主治瘟疫和热疮,烫疮溃疡,跌伤、折伤的瘀血,用醋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可治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
【食疗方举例】
小麦桂圆红枣粥
桂圆肉、红枣各15克,小麦5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小麦洗净,温水泡软;大米、红枣分别洗净;桂圆肉切成小粒。将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碗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成粥状.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小麦具有补心神、敛虚汗、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心虚肾亏、烦躁不安的人群适合饮用此粥[1]。
小麦黄芪粥
小麦50克,黄芪20克,白糖适量。将黄芪布包与小麦加水煮成粥,除黄芪,加白糖,拌匀后早晚服用。功效:安神除烦,补中养气[2]。
小麦瘦肉粥
小麦100克,瘦猪肉80克,清水500毫升,食盐l克,植物油10毫升,葱花2克。将小麦淘洗干净;将猪肉洗净,切成细丝。起锅,倒入植物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猪肉丝反复煸炒,待肉色变白后捞出。随后,将炒好的猪肉丝和小麦一同置入锅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继续熬煮40~50分钟。待煮至肉、小麦烂熟后,调入食盐,撒上葱花,搅拌均匀,稍煮片刻,即可出锅食用。功效:滋阴补虚。适合阴虚所致的盗汗、形体消瘦、四肢乏力等症状[3]。
小麦百合粥
小麦50克,百合20克,粳米50克。先将百合剥开,洗净,入沸水中烫一下,取出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加入淘净的小麦及百合,改用小火煮成稠粥。早晚2次分服。对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尤为适宜[4]。
洋参小麦饮
西洋参、竹茹各15克,小麦25克,芦根10克,白茯苓30克。将以上各品捣成粗末,每次取15克,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不拘时温服。适用于心热多汗及脾胃湿热,呕逆不睡者[5]。
小麦米粥
小麦30克,粳米100克,大枣5枚。将小麦洗净后,用水煮熟,捞去小麦取汁。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大枣加入小麦汁共煮为粥。功效:健脾养胃、养心神、止虚汗。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2]。
小麦红豆玉米粥
水发小麦80克,水发红豆90克,水发大米130克,鲜玉米粒90克,盐2克。砂锅中注入适量水烧开,倒入洗净的大米,放入洗好的玉米,再放入洗净的小麦、红豆,搅拌均匀,盖上盖子,烧开后用小火煮40分钟,至食材熟透。揭盖,放入盐,拌匀调味。关火将煮好的粥盛出,装入碗中即可。此膳食有养血安神、缓解疲劳的作用[6]。
糯米小麦粥
糯米500克,小麦600克,白糖适量。将糯米、小麦加水煮粥,进食前调入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自汗神疲、妇女心神不定、神经衰弱等症。
【使用注意】 舌苔厚腻、胃脘痞满者忌吃小麦面食。
【参 考 文 献】
[1]李卉,王梅康.本草纲目家庭药膳大全轻图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李永来.中华食疗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范晓清.实用中医养生手册[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
[4]陈绪荣.家常食疗、菜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5]李明,关庆举.西洋参的保健食疗与药用配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6]何富乐.控制心脑血管病从饮食开始[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