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五色五味与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治等多方面的记载。五色五味基于五行归属,外通于自然界五时、五方,内通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色、五味与五脏相合的关系是,白色、辛味与肺相合;赤色、苦味与心相合;青色、酸味与肝相合;黄色、甘味与脾相合;黑色、咸味与肾相合。养生的目的是协调脏腑,平衡阴阳[1]。因此,可通过调整机体“五色五味”,内调五脏六腑,平衡阴阳,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